「长篇小说连载」赵喆 ‖ 徐福东渡 第七章 攮蝗灾泰山封禅、避儒难瑯琊上书
第七章
攮蝗灾泰山封禅、避儒难瑯琊上书
诗曰
战争初定闹灾荒 旱涝蝗虫一起来
九洲儿女灾难重 水深火热凄哀哀
苛捐杂税徭役苦 饿殍遍野无人埋
焚书坑儒施暴政 法酷刑重心胆惊
人心惶惶求自保 东躲西藏去逃生
散沙一盘难凝聚 各族百姓共猜疑
高压之下出奇谋 海外仙山可自立
泰山封禅攮蝗灾 冰清玉洁一片心
瑯琊上书避儒难 韬光养晦施妙计
跳出樊笼龙长吟 英雄从此美名扬
徐福率领鲁国四杰奔上崂士山,这下可乐坏了他的师叔阳子居。阳子居本来就是一个老顽童似的人物,平日里最喜欢热闹玩耍,见了这么多英俊少年,高兴得手舞足蹈,安排好众人的住处之后,第二天,便率领他们游览了巨峰、澄瀛、流清、太清、上清、仰口、北九水、骆驼峰、金色望日石、飞来石、连云崖、潮音瀑等多处风景名胜。
最后,他们便在一处平坦的大石前坐了下来,极目远眺,那一瀛大海近在脚下,远上天边。
这块平坦的大石名为棋盘石,是当年徐福在这里学艺时,刻下的棋盘,他和师叔阳子居经常在这里对弈。此时,二人旧地重游,正想再杀一盘,突然阳子居兴奋地欢呼起来:“儒生们快点看呐!东海之中的仙山楼阁又出现了!”
徐福和鲁国四杰昨天傍晚时分就已经朦朦胧胧地看到了东海远方的灯光,现在借着朝霞的晨曦看得更加清晰了,只见在目所能及的东方海面上,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高高地矗立在海水之中,山腰的平坦处,高楼林立,街道整齐,大理石砌成的街道都看得清清楚楚,街道上熙熙攘攘地走动着很多人,像是走亲访友的,也像是娶亲或出殡的,更多的却像是牵着牛马猪羊赶早市的。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骑马的,有步行的,还有乘车坐轿子的。街市繁华,好不热闹。众人正看的诧异,心往神驰,一阵海风吹来,隐隐约约地还能听到晨鸡“喔喔喽”的报晓声和“汪汪”的狗吠声。鲁西激动地跳跃起来,兴奋地高呼:“我看到仙山了!我看到仙山了!”
东海中的仙山楼阁,海市蜃楼转眼间便慢慢地消失了。
阳子居说:“海中的仙山楼阁,一般人是难以看到的,我们今天既然看到了,切莫外扬,仙人们都是非常神秘的,一旦发觉有人偷窥了仙境,定会生气,永不再现!”
徐福五人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不敢多言。从此,他们每日里在崂士山中跟随阳子居练武,一有空闲便乘筏下海,去寻找东海中的仙山楼阁。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多月便过去了,鲁国四杰武艺精湛,决定离开崂士山去咸京寻找秦始皇报坑师灭儒之仇,天命真人外出云游还没有回来,徐福和阳子居苦苦相劝,鲁南、鲁北、鲁东、鲁西还是决意要去。并且说:“兄长和师叔请放心,我们进京后见机行事,绝不会像荆轲那样白白地去送死!”
徐福把他们送到山下,含泪道:“众家兄弟,咸京戒备森严,切切谨慎,我让二鸾跟踪你们,遇到危难或不测,速速送信来告!”
四杰和徐福含泪而别。
此时,正值仲夏,酷热难挡。徐福送走了四杰正准备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只听得山脚下的村庄里哭声震天。徐福十分惊异,便想去看个究竟。他迈步向村庄里走去,村头上,一群男女老少正围聚在几具尸体旁大放悲声。
徐福赶上前去,扯住一位老者问道:“老伯,天下一统,概无战乱,这些人都是因何而亡?”
老翁捶胸顿足道:“天灾人祸,天灭吾也!天灭我们也!”
死尸堆旁,有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还没有咽气,正在痛苦地抽搐着,作最后的挣扎。
徐福分开众人走上前去,翻开眼皮看了看他的眼球,又把了一下他的脉搏说:“毒邪攻心,还未入脉,乡亲们,快把他搀扶起来,我要给他喂些药品!”
众人的心早已被死亡弄麻木了,都用冰冷的眼光望着他,似乎没有听见他的言语,一动也不动。
徐福大吼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后生还活着,他还活着呢!你们快把他掺扶起来,我这里有药!”
人群之中没有一个人是青壮年,因为青壮年都被征调去修筑长城和骊山陵墓了。
徐福把小孩抱起,从药囊里取出一粒自制的“还魂丹”塞进了他的嘴里,又喂了他一口清水。
小孩停止了抽搐,四肢一伸不动了。
众人都认为小孩死了,皆用仇恨的眼光逼视着徐福。
然而徐福却自信地微笑着说:“不必害怕,他太疲劳了!让他休息一会儿便好了。”过了一会儿,果不其然,小孩睁开了双眼,众人惊喜地大叫:“活了!活了!小痴巴活过来了!”
骄阳似火,路边上的几俱尸体散发出阵阵腐臭,徐福说:“乡亲们,人有一线之路就要活下去,他们得的是一种瘟疫,你们千万不可麻木不仁,眼睁睁地等死啊!快点寻找一些柴草把他们火化了吧!不然会传染给你们众人,会有更多的人死掉的!”
众人看到起死回生的小痴巴,都一起跪倒在地,向徐福磕头表示感谢,对徐福说:“神医,我们听你的,你大慈大悲,救救我们吧!”他们从山坡上捡来了一些枯树干枝架于尸堆之上,点了一把火,放声大哭。这时,有人从村子里跑来报告说:“村头郡尉府贴了告示,说是若有人能制止住瘟疫,不论官宦庶民,还是黔首劳役,一律官升三级,奖金百两!”
徐福听到这一消息,倏然一惊,叫声:“不好!”立刻便返回崂士山上,向师叔阳子居禀明了山下瘟疫盛行的情况,对阳子居说:“师叔,我父母现在琅玡山下,村庄里瘟疫盛行,我要下山去拯救她们!”阳子居说:“瘟疫猖獗,刻不容缓,徒儿你去吧!”徐福磕头行礼,道声别,骑上白鹿下山而去。他先来到了胶东湾胶城徐家村故居,门前那两株高大的扶桑树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了。他在大扶桑树底下稍憩片刻,越过三里河去了舅舅家。舅舅齐鲁并没有官复原职,而是因为生女儿齐姬当了秦始皇妃的气,发誓不做秦朝的官,离开胶城,进了崂士山,隐居了起来。只不过,此时的胶城,已被王贲、李信改名为欠揍县。欠揍县的老百姓因为‘欠揍’二字不雅,便把‘欠揍’二字篡改成‘黔陬’二字。从此,胶城便成了黔陬县。当徐福来到黔陬县舅舅家时,家里只有舅母和两位表兄。
徐福拜见了舅母和两位表兄,齐文、齐武俱一起高兴地大叫:“徐福呀,徐福,许多年不见,你怎么不来看望我们呢?”
徐福和两位表兄亲切地拥抱在一起。
齐文、齐武都是齐国的将军,现如今齐国军队土崩瓦解,天下归秦,他们不愿意再去秦国从军,便打造了两只大船下海淘盐打渔为生。
大表兄齐文握住徐福的手说:“表弟,想当年你多亏没有从军入伍,要不然,你也会生生被齐王气死!”
徐福苦涩地一笑说:“想当年齐湣王到处揖拿我,已经伤透了我的心,我即使想把满腔的热血奉献给亲爱的齐国,昏君也不会招募我参军的!”
“昏君!昏君!齐湣王和齐王建都是桀纣一样的昏君!”
齐武想起了当年刚入伍的时候,练兵场上高悬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比武夺帅”便走了过去,心里想:凭自己的一身好武艺,即使夺不了帅,最起码也能夺个将印。因为齐文、齐武在徐福五岁那年被驺衍以化名带去稷下学宫之后,也随鲁儒老先生去了鲁国曲阜,在那里学习儒学。后来,被泰山上的一位高人泰山大侠檐下雀收为弟子,练习骑马、射箭诸般武艺。
泰山大侠檐下雀是当地有名的武林高手,练就了一身轻功,飞檐走壁,十分了得。手下培养了一帮弟子,一个个都是武功高强,飞檐走壁的高手。特别是他的儿子燕北飞,武功更是出类拔萃,有蜻蜓点水之功,百步穿杨之技。
齐文、齐武被带上泰山之后,檐下雀见二人聪明伶俐,便把他们收为弟子和自己的儿子燕北飞一起学习武艺。
齐文、齐武非常聪明,又十分好学,仅仅只用了两年的功夫,便尽得泰山大侠檐下雀武功之精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后来,齐国招兵,齐文、齐武便应征入伍去了临淄军营。
齐武站在比武夺帅的擂台上,接连打败了二十多位武功高手。进入了最后的决赛。最后登台的是齐王建的小舅子太史雳。太史雳五大三粗,膀乍腰圆,一脸横肉,一上来便冷不防捣了齐武一拳,齐武忍受着疼痛与太史雳对打起来,二人进入了比武的程序。
比武开始第一项:射箭。校武场上百步之外,有三个士兵把一根擀面杖粗细的坚竹插在地上作为箭靶。
坚竹挺立。
众人个个睁大了眼睛。
新擢升为将军的齐霸走进赛场高声宣布道:“贯穿坚竹者上,射中坚竹者中,勿中者下!”
齐湣王正在病中,代他阅兵的是他的儿子齐王建,齐王建看了看齐武,又看了看自己的小舅子太史雳,下令说:“比武开始!”
太史雳当仁不让,领先而上,站立在射台上,张弓拉箭,双臂用力,弦响处,一箭飞出,那支箭“嗖嗖”地飞了一阵,后劲不继,飘落在草地上。
太史雳心中着乱,又放一箭,这一箭比上一箭更糟,力度更弱,没飞多远便也落了下来。太史雳连射三箭,箭箭落空,直羞得满脸通红,站立在一边。
齐武上台拱手向赛场上的众人行了一礼,搭弓上箭,弓满如月,觑得准确“嗖”得一声响,箭似流星,一箭飞去,贯穿坚竹。
众人鼓掌喝彩,叫好声不绝,齐武又“嗖嗖”连发两箭,箭箭洞穿,夺得了射箭的头彩。
第二项:相扑。
相扑也叫角抵,也叫摔角,太史雳人高马大占了优势,第二项扯了个平手。
第三项:格斗。
二人手中各持刀剑站立在擂台上,齐霸又宣布了此项比赛的特殊规定:比赛双方只可点到为止,绝不能有意伤害对方。
比赛到了关键环节,众人都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
齐武用的是一柄青铜戈,太史雳用的是鬼头大刀。齐霸一声令下:“比武开始!”齐武、太史雳二人打斗在一起。擂台上,鬼头刀呼呼生风,青铜戈烁烁闪光。刀碰戈叮当作响,戈磕刀火花四溅。两个人一来一往,一分一合,一进一退,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只听得“呛啷啷”一声响,太史雳的鬼头大刀被齐武的青铜戈一挑,脱手而出,飞上了天空。太史雳踉跄了几步,摔倒在地。齐武面不改色,气不发喘,站立当地吐纳一口气,收回青铜戈,退出战圈。正在向观众抱拳作揖致谢众人时,忽听得脑后“呜”得一声响,猛地把头一偏,一只飞镖“呛啷”一声,钉进了身旁的一根柱子上。他扭头一看,原来是太史雳暗箭伤人。
齐武大怒,火冒三丈,骂了一声:“小贼为何不守规矩暗箭伤人?”飞起一脚把太史雳踢下台去。
赛场上一片哗然,齐霸急忙率领武士上前制止,方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赛场上的风波虽然平息了,但太史雳并不善罢甘休,他找到他的姐姐太子妃,大骂齐武目无尊长,没有把太子和太子妃放在眼里。太子建为了给自己的小舅子洗刷耻辱,不但没有按比武夺帅的规定把帅印交付给齐武,还让众人按倒齐武鞭挞了二十杀威棒。
齐武讲到这里,徐福已气得牙根生痛,痛恨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齐国当灭,这乃是天之报应!”
兄弟三人历数齐湣王和齐王建的昏庸,亡国之恨也就在胸中淡化了许多。
徐福在黔陬县舅舅家中住了一宿,和两位久违了的表兄一直促膝交谈到深夜。他们从三皇五帝、夏商桀汤一直谈论到西周、东周,最后话题落到了秦始皇的身上。
秦始皇究意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他统一了六国,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天下的百姓都已经俯首贴耳,成了他的子民,他为何还要焚书坑儒,酷征徭役,劳民丧财去修筑长城,建造骊山陵墓呢?天下尽踏脚下,他应该满足了啊。
三个人谈论了一夜,谁也猜不透秦始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但是他们却都真心地希望秦始皇应该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应该是一个能使天下百姓们安居乐业的人。
徐福经过和二位表兄的长夜交谈,对秦始皇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一贯主张天命真人‘无为而治’的理论,但更尊奉孔丘‘仁者爱人’的思想。现在这两种思想又充实进了他的大脑之中,相互左右着他,熏陶着他,使他寄希望于秦始皇。既然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就一定有能力给天下的百姓带来太平和幸福!
徐福的心里又想到了齐姬,姬妹被侯生这个大骗子、大混蛋出卖进咸阳宫已经六、七个年头了,她每日生活在秦始皇的身边,于虎狼共枕,难道她竟然忘记了家仇国恨了吗?难道她就心甘情愿陪侍秦王嬴政这样的虎狼之君吗?人啊,不亏是世界上的高级动物,因为他们生长着一颗难以猜测和琢磨不透的变化无常的心!
秦王啊秦王,六国贵族虽然对你恨之入骨,但老百姓们的心却是善良的,他们对生活从来也没有过高的奢望,只要你不辜负他们,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不会辜负你,也会支持你,拥护你的。现如今,瘟疫盛行,灾难重重,你应该听一听天下老百姓们的哀痛之声了!
徐福一夜没睡,他决定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回瑯琊新居去悬壶济世,争取做一个救苦救难的好郎中。
那匹白鹿是一匹十分有灵性的神兽,无论徐福走到哪里,它都会以嗅觉找到自己的主人。
第二天早晨,白鹿奔来,徐福告别了舅母一家人,骑上白鹿,离开了黔陬县,返回到了瑯琊新郡。他的父亲徐猛和兄长徐禄正在琅玡山下新建的医馆里忙得不可开交,正在给满医馆的人诊病兑药。这些病人一个个满脸红斑,眼睛青紫,和他在山下救活的那个小痴巴一个症状。于是他便向父亲招了招手,把父亲叫到跟前说:“父亲,这种病不是寻常的疾病,再用平常的医疗方法医治已经很难奏效了!”
他的父亲是一代名医,给世人看了一辈子的病,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神速蔓延的恶疾。这几天,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而看好痊愈的病人却寥寥无几。
医馆门口人声嘈杂,一顶青色小轿停了下来,从轿里面走出来瑯琊郡尉乜方。
乜方已经知晓徐家和黔陬县齐贵妃的娘家是亲戚,所以对徐猛一家格外关照,就连李云杀死刘班头一案也不再追究。徐福骑白鹿而来,早有人报告给他,所以他便借此机会登门造访。
徐猛知是瑯琊郡郡尉到来,心中又犯起了嘀咕,急忙迎上前去礼节性地躬身一揖说:“不知郡尉大人光临寒舍,有何吩咐?”
瑯琊郡尉乜方急忙下轿,握住徐猛的手亲热地说:“下官无事不登三宝殿,只因为眼下瘟疫盛行,特请名医大显身手,消除病魔,解救百姓的疾患!”
徐猛见乜方一团和气,并无恶意,略有好感地说:“治病救人乃是行医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劳郡尉大人亲自登门?”
“乜方身为父母官,百姓有灾令我寝食难安呀!现如今瘟疫盛行,再不迅速遏制,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请问徐名医,不知这种瘟病因何而引起?有没有什么灵丹秒药可以医治?”
徐福和徐禄听着乜方和父亲的交谈走了出来,上前拜见了郡尉大人。徐福接过话头回答道:“此病乃受腐尸污染所致,只因为战争云涌,杀戮惨重,血流成河,尸堆如山,无人去掩埋,再经烈日炎炎的熏蒸,长期干旱,尸菌蔓延,导致了这场瘟疫,才使百姓遭此劫难!”
乜方听徐福讲得颇有道理,又见徐福一表人材,气宇轩昂,惊喜地问道:“贵公子就是传说中的智慧圣人徐福吧?”
徐福谦和地一笑说:“郡尉过奖了,在下正是徐福。”
瑯琊郡尉乜方虽为父母官,只因为瑯琊新立,居民都是从四面八方迁徙而来的,所以与徐福各不相识。
乜方看了看满院子的病人,活又转入正题,担忧地说:“徐名医,瘟疫严重,刻不容缓,只要能把瘟疫控制住,皇帝定有重赏,我乜方也甘愿听从您的使唤!”
徐福见乜方情真意笃,便对他说:“要想控制疫情,必须火化深埋腐尸,然后派人入山采药,把采来的中草药装入布袋,投放进各邑各村的井中,让人们随意取水饮用,就能奏效!”
瑯琊郡尉听得此方,拍手称妙,非常欢喜,即刻回府招集人马按徐福开的药方入山采药,并把采回来的药草按比例配伍装入袋内,投放井中。仅一月余病员大减,瘟疫全消。
瑯琊郡尉大喜,速拟奏章派人进京向秦始皇禀报,并替徐猛、徐禄、徐福父子三人邀功请赏。
秦始皇正在咸阳宫中寻欢作乐,二十四名歌伎弹筝的弹筝,抚琴的抚琴,笙、簧、箫、筑一齐奏鸣。咸阳宫中乐声缭绕,舞姿婆娑,一队队舞女伴随着美妙的旋律翩翩起舞。
秦始皇看得入迷,兴趣正浓,忽见赵高怀抱着一摞竹简走了进来,双膝跪地道:“启奏皇帝陛下,今有会稽、衡山、南郡、九江、陈都、泗水等十几位郡尉送来奏章,请陛下圣览!”
自从建立了大秦帝国之后,秦始皇事必躬亲,不论大事小事都亲自审批,即使在退朝之后,哪怕卧榻之上,只要有地方上送来的奏章,他也会让内侍即刻呈上,毫不迟缓。
秦始皇接过奏章,一卷卷阅览完毕,眉头竖起,怒极大吼道:“蝗灾,蝗灾,又是蝗灾!不是大涝就是大旱,瘟疫肆虐,现在又闹蝗灾!天父啊!你还让不让朕过一天安静的日子?”
秦始皇大怒,把怀抱中的美姬一推,手一摆,把所有的歌伎都轰了出去。
李斯、赵高等一帮近臣陪侍在左右,见龙颜大怒,瑟瑟发抖,小心翼翼地劝道:“皇帝不必心焦,小小蝗灾算不了什么,史书上记载过,历代圣王若遇灾害,必到泰山顶上攮灾封禅,就能消灾避难。皇帝既已平定了海内,放逐蛮夷,上承天意,下得民望,四海之内无不宾服。今东南诸郡又闹蝗灾,再加上王星坠于东南,陛下正当借此机会去巡游泰山,一来压制东南王气,二来攮灾封禅,三来嘛……李斯说到此处缄口不言,观察着秦始皇的脸色。
秦始皇板着的面孔慢慢松弛了下来说:“三来怎么着?怎么不说了?就让朕来替你说吧!这三来么,还可以顺路到东海岸边去寻找一下那两个大骗子说的那些仙山神岛!”
李斯、赵高倒身下拜,磕头恭维道:“皇帝圣明!”
秦始皇说:“此奏甚妙!正可谓一举三得,好吧,朕决定登泰山攮灾封禅,此事就交给你们两位爱卿去准备吧!”
瑯琊山上,四万名从全国各地迁徙而来的黔首们正顶着四月的骄阳抬土搬石,在官吏们的催逼下,挥汗如雨地修筑瑯琊台。
瑯琊台依附瑯琊西山而建,是秦始皇在采纳了李斯、赵高泰山封禅的建议之后下的诏令。他准备在泰山封禅之后继续东巡,直至海边。瑯琊台东邻大海是为天尽头,所以秦始皇要登台探海,就必须在这里打造行营,修建宫殿,驻宿休息。再者,瑯琊台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那就是数百年前吴王夫差亲率大兵十万,分水、陆两路大军袭击越国,战榫李、下查浦、夺西城、横渡钱塘江,一举拿下了越都诸暨,擒获了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被俘后,被吴王夫差押到了吴国,被迫做了吴王夫差的马奴。
在做马奴的日子里,勾践受尽了屈辱,学狗吠,献爱妃,尝粪便,历尽人间屈辱,倍尝世上辛酸。后来,因为他的忠诚终于感动了夫差,夫差便把他放回到了越国。
越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了便于联合秦、晋、齐、楚四国盟军,在海上会师作战,便把京都迁徙到了瑯琊。
他们在瑯琊会盟,打造战船,训练水师,兵力逐渐强大。
勾践誓报为奴之仇,于是,便派丞相范蠡和大将军舌庸率大小战船四百余艘,从瑯琊港出发,一直挺进到了姑苏城,打败了吴王夫差。
从此,瑯琊山上便留下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许多真实故事……
黔首们筑台夯土的号子声铿锵有力地响了起来:“咳哟!咳哟!咳咳哟哟!咳哟!咳哟!咳咳哟哟……骄阳似火汗珠子流哇!日夜夯土筑瑯琊台呀!瑯琊台筑得比山高呀!黔首们流干了血和汗呀!压弯了脊梁、累断了腰呀……咳哟!咳哟!咳咳哟哟……”
为了赶在秦始皇东巡之前把瑯琊台筑好,黔首们日夜劳作,稍有休息,军卒们便鞭打棒喝,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这时,一阵海风吹来,波浪涌起,浩瀚的海面上飞来一朵乌云,那朵乌云先是巴掌大的一片,再后来就变成了席大的一片,再飞近前来,却是遮天蔽日,弥漫了整个天空。黔首们抬起头来,用披肩擦抹着脸上的汗水说:“这下可好了,阴天了,老天爷若能下一场透雨,不但麦子保住了丰收,我们还能趁此机会休息两天呢!”
黔首们正说着,只听得那片飞来的乌云突然发出了“嗡嗡”的轰鸣,紧接着“噼哩啪啦”地落下来了几十只活蹦乱跳的昆虫,众黔首深为怪异。
年长的黔首们经历的事情多,顿时面容失色,惊恐地跪倒在地,如丧考妣似地大哭起来:“老天爷呀!您就放我们一条生路吧!若是再闹蝗灾,我们这一代人可就真的没法活啦!”
众黔首听得老人们的呼嚎,看着铺天盖地飞来的蝗虫,都一齐跪了下来。他们向苍天磕头,向太阳神磕头,向气势磅礴的大海叩头,向嗡嗡飞来的蝗虫们叩头……他们每一个人都叩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头,把额头都磕破了,流了满地的鲜血,然而还是无济于事。那扑天盖地而来的蝗虫飞越过他们的头顶,飞越过瑯琊山,径直地扑向那平原上丰收在望的麦田。此时,正是杏黄麦熟季节,几千亩丰收在望的小麦,转眼间,便被蝗虫“咕咂,咕咂”给啃噬了个精光。
黔首们的汗水流干了,眼泪流干了,他们的脸上再也见不到一丝笑容,他们一个个就像是运动着的木乃伊,在官吏们的皮鞭下,依然麻木地做着砌石夯土的工作。
瑯琊台!瑯琊台!尸骨堆成山,鲜血汇成海!
两个多月下来,四万多名黔首缩减了一半,一部分人被累死;一部分人被饿死;还有一部分人患了饿痨,浑身浮肿,歪倒在草窠里呻吟着等死。
瑯琊台越筑越高,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台上哀声震天,台下尸横遍野。
官吏们哪管这些,他们为了不耽误交工的日期,硬是逼迫着黔首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劳作,稍有歇息,便鞭杖相加。官吏们的残暴似乎激怒了山神,瑯琊台每筑高一层,紧傍着的瑯琊西山也就再长高一层,瑯琊台不停地筑,瑯琊西山也就不停地长,无休无止。
从崂士山上归来的徐福听说了这件事,感到非常的气愤。于是,便抛下新婚燕尔的妻子妫嫣独自一人背上药囊,拿上药锄,登上了瑯琊台。他走进患病的黔首们当中,细心地为他们治病用药,药囊里的药用完了,他便不畏艰险亲自登上琅琊西山去采。
黔首们的病渐渐好转,徐福的威信也一天天提高。这一天,他又蹬上了瑯琊台西边的瑯琊西山。
徐福屹立在瑯琊西山上,眼望着黔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来的瑯琊台一天天比山高,正在感慨万千,却突然觉得脚下一耸,瑯琊西山又长高了一截。徐福心想:不好!秦始皇诏令黔首们,要求人工修建的瑯琊台要比大自然形成的瑯琊西山还要高,照这样台高山长,何年何月才是个头?长此下去,非得把所有的人都累死不可。想到这里,他抬脚就跺,嘴里愤愤不平地说:“我让你长!我让你长!”
那座瑯琊西山的顶端被徐福狠狠地跺了几脚,立刻便出现了一道山沟,后来人们便把这条沟,称之为‘跺脚沟’。从此,瑯琊西山也就不再与瑯琊台争高比低了。所以,到如今人工修筑的瑯琊台还要比大自然形成的争高山琅玡西山要高出一截子。
琅琊西山不再长高,黔首们终于可以峻工了,他们一个个欢呼雀跃,都把徐福当成了下凡而来的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秦始皇东巡之事准备得差不多了,他问大臣们:“泰山封禅都需要哪方面的仪式?”班墀之中走出来一位82岁高龄的旧鲁国大臣鲁青说:“封者祭天也,禅者祭地也,封禅即是圣君祭告天地的仪式,也是为民祈祷福祉的诚意,其用意是向天地禀告人君承天命治理天下生灵,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又有一大臣姬周说:“泰山高四千九百丈零二尺,周围两千里,其中蕴藏灵芝仙草和玉石,长津甘泉及仙人室,又有地狱六处,曰‘鬼神之府’,从西而上,可见岩下有洞天,周围三千里,乃鬼神受考谪刑罚之处,据传言泰山近天也通地,所以历代先圣们封禅都选在泰山!”
李斯也说:“在泰山顶上筑坛以祭天,表示在极高的泰山上再加高,可以接近上帝,在泰山之麓的梁父小山平地为墠,以示地更为宽广,然后用以祭地,以示与地更为亲密。凡墠皆十二丈见方,坛则高三尺,阶三等。祭祀供品皆用酱色酒和煮熟的鱼,不用三牲!”
秦始皇又问:“这四月酷暑季节,是否适合登山?”
众人都说:“可!因为泰山顶上极高极寒,虽是酷暑,山顶却是凉爽,正可登山!”
于是,秦始皇便选用了主御车一部,外加备用车五部,共六部,供自己使用。副车三十六部,乘随近侍及大臣。并以武士六百人近卫皇帝,六千虎贲军护卫车队,六万精锐部队随行,择日而行,浩浩荡荡地向泰山进发了。
大队人马一路东行,过洛阳、经开封,来到鲁国旧地。当路过邹城时,秦始皇问李斯曰:“此处乃孔、孟之乡,又有‘谈天雕龙’的驺衍先生在此,我们不防稍住几日,上峄山一观,以作休息!”
李斯答:“陛下圣明,这峄山乃是圣母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地方,我们正可登山一观!”
秦始皇兴奋地“哦”了一声问:“还有这样的典故?爱卿不妨讲来听听!”
李斯紧打几鞭跟上辒辌车讲道:“开天辟地之初,天上有两个神仙,一个是水神共工,一个是火神祝融。常言道:水火不相容,这两个恶神一见面就争,一见面就吵。有一次,二神都动起了肝火,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你打他一拳,他踢你一脚,互不相让。水神共工是有名的凶神,长着人的脑袋,蟒蛇的身子,青绿而狰狞的面孔,红头发,黄眼睛,那模样要多么可怕就有多么可怕。他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相柳,是一条生长着九颗脑袋的白花蛇,既勇猛又凶残。
火神祝融生长得也很吓人,通红的面孔上嵌着一对铜铃一样的暴眼,嘴里鼻孔里都呼呼地喷着火焰。他乘坐在由两条火龙拉着的火云车上,所过之处,都会成为一片焦土。
二神功力旗鼓相当,打得不可开交。他们先在天上打,只见天空中一会儿乌云滚滚;一会儿火云千里;一会儿大雨滂沱;一会儿烈焰熊熊。再后来,两个凶神便从天上打到了人间,老百姓都吓得躲藏了起来。共工唤起长江、黄河里的虾兵蟹将,掀动起大波大浪,一下子就淹没了田野。祝融也不示弱,命令手下的三百条火龙和三千只火乌鸦,喷出了熊熊烈焰和滚滚黑烟,把大地烧得通红。水和火疯狂地搏斗着,不是你泼灭了我,就是我烧干了你。终于,共工的部下敌不住炎炎烈火的薰烤,鱼鳖虾蟹被烤红了肚皮,长蛇巨蛟也被烧得焦头烂额,九头怪蛇相柳见大势不好,早已逃窜到昆仑山后躲藏了起来,其余的无名小卒只好躲藏在江河深处再也不敢露面了。
共工自己却根本不把祝融的大火放在眼里,他抡着青龙大刀继续苦战,东杀西砍了半天,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往前后左右一看,四处都是祝融的将士,自己的部下早就遛得没有了踪影。共工的心里又气又恼,眼看自己就要被擒,哪还敢恋战?一跺脚,撒腿便跑。他转身一跑不要紧,恐慌之中,却一头撞在了不周山上,这一撞可不得了啦,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天旋地转,斗晃星移,好端端一座直入云霄的不周山,顿时被撞得歪倒在了一边。
不周山原来是一根撑天的大柱子,擎天柱倒了,天也就蹋了下来,露出一个大窟窿。
这时,女娲正在微山湖里洗澡,她看见天黑了下来,天河里的水又“哗啦、哗啦”
地往下倒,眼皮一眨,便知道了这一切,摸索着来到了邹城。邹城有座山,名叫峄山,峄山上的石头又坚又硬,她便又返回到微山湖,把微山湖里的芦苇收割起来,背到峄山上堆成了堆,直堆到几乎要碰到了天穹,她便把石头放进芦火之内,开始点火冶炼。
大火整整燃烧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天,山上的石头都被烧软了,都被烧化了,变成了粘糊糊的石液,女娲便仰起头,举着手,把一点一点的石液抹到了天塌下来的窟窿上。
后来,所有的窟窿和裂缝都被补上了,最后还剩下了一堆被芦火烧化了的石头,这堆石头后来就变成了峄山。所以,峄山上的石头大大小小都光如鹅卵!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
李斯讲完了故事,秦始皇的大队车马也已经来到了邹城,天黑了,他们便在邹城歇息了下来。
第二天,秦始皇便召集当地的儒生们上峄山刻石留念,并封坛祭祀圣母的功德,还出资修建了圣母庙。
秦始皇一到邹城,便把邹城的儒生们都召集了起来问:“你们中间哪一位是‘谈天雕龙’的驺衍先生?”
众人都说:“不是!”
其中有一位名叫驺成的儒生说:“卑人与驺衍是同宗,仅知道他在数年之前便去了稷下学宫,现在听得传言说他收了一个徒弟,名叫徐福,是一个奇人,他有可能会住在徐福的家中!”
“徐福?是黔陬县的徐福吗?”这时,秦始皇突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他和母亲被仲父吕不韦从邯郸接回来时,为了躲避华阳夫人和樊於期的追杀,背道而驰来黔陬县避难时的情景。那时,小徐福才刚好一百天。时间过得真快呀,白驹过隙,一眨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日月轮转,苍海桑田,我嬴政已经成了天下人的皇帝,而徐福也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呀。否则,他怎么能虚设八卦阵阻挡住了我的五十万大军呢?徐福呀!徐福!我们从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你怎么也好与朕作对呢?难道你不知道,这平定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是当年落入荷花池中,被你呼救而获生的小赵政哥哥吗?嗨,不打情不深,不知不为罪,这一次东巡,我一定要见见他!
秦始皇得知驺衍不在邹城,便在邹城休息了三天,继续开始北上。大队兵马过曲阜、经泗水直达泰山,在泰山脚下安扎了营帐。
泰山位于黄河的东部,齐鲁大地的中段,高1532.8米,面积462万平方公里,被推崇为五岳之尊,是中原地区最雄伟的大山,孔子登泰山时赋诗赞美:“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秦始皇眼望着这耸入云端的高山,召集随臣们制订登山的方案。
众大臣都说:“为了表示对上帝的尊敬,不论任何人都得一步一步地走上山顶,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灵气,都不能动。否则,就可能会见不到上帝,听不到上帝的指示,更严重一点还可能会因为轻慢了上帝而惹得上帝愤怒,不但祈不到福,反而还会降祸!”
秦始皇一贯唯我独尊,并没有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传诏地方官,征集了一批民夫,斩木除草,开山辟路,自己稳坐辇车,登上了山顶。
在泰山之巅,他筑坛祭天,攮灾封禅,刻石颂德。
按照仪式祭拜完毕,所有的人都得下山,只留下秦始皇一人在泰山顶上接受上帝的指示。
众人下山而去,秦始皇绕着祭坛走了几圈,再度虔诚地跪倒在坛前,默默祷祈上帝成全他如下的心愿:一、愿江山永固,社稷久远;二、愿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蝗灾早除;三、愿黎姜再现,永结伉俪;四、愿生命不老,长寿万年……他的心愿还没有许完,山风拂面,寒气袭来,他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冷战,睁开了双眼。抬起头,只见顶峰四周云蒸雾起,像棉絮,像浪花,汹涌澎湃。群峰有的被全部盖住了,失去了踪迹;有的被云雾缠绕着露出了峰顶,就像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更奇妙的景致是,云就在他的头顶上,偏西的太阳从云层的缝隙中照射下来,头顶上出现了五彩缤纷的光环。
秦始皇看着这美丽壮观的景象,忍不住地感叹道:“生命多美呀!但遗憾的却是如此的短暂!”
秦始皇想到了在邯郸时,那贫穷而又欢乐的童年。岁月一晃而逝,转眼之间,人到中年。秦始皇看着逐渐西沉的夕阳,看着东方凝聚的暮霭,看着西方落日的余晖,喃喃自语:“唉,太阳落山了,过不多久,我就会像这落日一样沉没,再多的努力,再大的成就,到时候也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但是,太阳落了明天还会再度升起,而我嬴政呢?还会再有第二次生命吗?”
秦始皇感叹着生命的短暂,心头升起无限的凄凉,忍不住泪水盈盈。他大概是累了吧?不知不觉中竟然跪伏在祭坛前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醒来过,秦始皇恍恍惚惚之间,直觉得天上乌云密布,见不到一点星光,四周漆黑一团,仿佛面前的崇山峻岭,在他睡着的时候都被人偷走了。
突然,一道闪电像一条银龙似的扭曲着冲上天际,耳边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
秦始皇终于有了感应,他仿佛听到云端里有个声音在说:“秦始皇,我将天下子民都交给了你,你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们!”
云端里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这是上帝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上帝给予他的指示。
雷声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最后完全消失。
秦始皇的眼前突然飞来扑天盖地的蚂蝗,爬满了他的身上,又啃又咬,他还看到了一片片被啃啮光了的麦田和光秃秃的秸杆,还有一具具因饥饿而死的尸体,他激凌清醒过来。这时,天上正下着倾盆大雨,然而,他的身上却一滴雨水也没有沾。他看了看四周,发觉自己竟然在五棵枝叶交错的大松树下躺着,大松树繁茂的枝叶覆盖着他,犹如一把黄罗伞,使一滴雨水也没有淋到他的身上。心中欢喜,赋诗一首曰:
登山攮灾来封禅,
上帝启示在云端。
倾盆大雨谁护驾?
五松大夫不一般!
瑯琊台赶在秦始皇东临之前建好了,徐福的心里轻松了许多,他在瑯琊台上坐了下来,眼望着浩渺无垠,波浪翻滚的大海沉思遐想。突然间,他看到波涛翻滚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座小岛,那小岛在浪山雾海中漂浮,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他唯恐自己看花了眼,用双手使劲地揉搓了一下眼睛,又仔仔细细地看。那小岛依然存在,并且越来越分明,越来越清晰,只见岛上云蒸霞蔚,一幢幢高楼大厦富丽堂皇。
徐福欣喜若狂,他突然想起了驺衍老师所讲过的小神洲之外还有大神洲的推断,飞步下山赶回家中,找到驺衍激动地说:“义父,我看到你所说的海外神洲了!”
驺衍和徐名医正在谈论着什么,没有理会他的话。徐猛却沉重地对他说:“秦始皇的快马已经到了,大队人马随后就到。秦始皇东巡之前,因为你的二位师兄侯生和卢生的事迁怒于儒生们,坑杀了七百六十多人。今听得人说暴君远在邹城就打探你义父和你的消息,十有八九他还要拿你义父和你问罪,不知这事该当如何应对才好?”
徐福也深知秦始皇重吏轻儒,但却没有想到他是如此的残忍,竟做出“焚书坑儒”如此大逆不道的暴行来,一怒之下,“呛啷啷”拔出腰间佩带着的那柄辟邪宝剑说:“义父莫惧,大不了我也去学做一次荆轲,不弑杀暴君势不回头!”话毕,抬脚就走,却被驺衍拦阻道:“福儿,莫急!这事且不可鲁莽,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徐福停住了脚步,把刚才在瑯琊台上所看到的海上仙岛的事情,向驺衍和父亲叙说了一遍。
驺衍随即占了一卦说:“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有惊无险矣。即使暴君要对我们下毒手,我们也已经有去处了!”
徐猛、徐福二人不解,异口同声地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五湖四海皆被暴君霸占,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驺衍说:“你刚才不是看到海市蜃楼了吗?实话告诉你们,我们生活的五湖四海乃是赤县神洲。赤县神洲共有九个,被称为九洲,外面有小瀛海环绕。小瀛海环绕的九洲为一洲,这样的洲又共有九个,外面有大瀛海环绕,再往外便是天地的边际了。刚才福儿在瑯琊台上所见到的,正是小九洲之外的大九洲。我们暂且先躲避一下,待暴君走后,我们便移民海外神洲,到那里去寻找安身之地!”
于是,三个人便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办法。
秦始皇登上了瑯琊台,琅玡台已经竣工,恰比琅玡西山高九百九十九尺。黔首们为了让皇帝取九九之尊,登峰造极之意,又在琅玡台上修铺了九百九十九级台阶。
秦始皇登阶而上,踏上琅玡台顶,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听得山脚下风吼雷鸣,轰隆隆巨响。那声音像是阴天打雷,又像是钟鼓齐鸣,直震得脚下的瑯琊台瑟瑟发抖。
秦始皇侧耳细听,那巨大的响声之中似乎还夹杂着悦耳的呼啸声。犹如狮吼,更似虎啸。仔细观望,只见瑯琊台下的海湾里千万条巨龙在奔腾,那巨大的呼啸声便是相互追逐的龙群所发出。
秦始皇十分惊讶,忍不住高呼:“龙!有龙!爱卿们快来看!海湾里有龙!”
众大臣急忙过来,放眼一望,只见千万条巨龙正在海水中翻波逐浪,涌向瑯琊台下,好像在向秦始皇朝拜。
李斯、赵高万分惊讶,更感秦始皇的神威,慌忙跪倒,放声高呼:“皇帝万岁!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始皇非常得意,自负地说:“我乃是龙!龙乃是我!我是真龙天子!众爱卿,你们都退下吧,让朕一个人饱览一下这大海的神威!”
大臣们都退了下去,秦始皇一个人坐在琅琊台上遥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呐呐自语:“侯生、卢生他们到哪里去了呢?这茫茫苍海之中真的会有神仙吗?”
龙的呼啸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秦始皇正在想入非非,突然听到身后有一个声音道:“虚幻莫望空中求,成仙得道须自修,十八罗汉成大道,伽逻山上无忧愁!”急忙转身,只见一位白发、白眉、白须的老道向他打了个揖手道:“无量寿福!”
秦始皇见那老道鹤发雪髯,道貌岸然,又被他说中了心思,顿生疑云,心想:“我的满腹心思他怎么会知道呢?莫非此翁乃是神仙?我何不向他请教一二求仙的事情呢?”于是,便把绣墩让于老者坐,向他请教道:“老人家,您是何方高人?是否知道这茫茫大海之中有没有仙山?有没有神仙?”
老道将佛尘一挥,坐于绣墩之上,微微地笑了一笑说:“不知生,焉知死?不知祸,焉知福?神仙是信其有则有,信其无则无的事。只是能够真正相信的人才会得福!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帮助着他,支持着他,还会使他认为在他死亡之后展开的会是另外一个无穷无尽的生命!彭祖活了800岁,周穆王半人半仙,施主可是知道的?”
秦始皇点了点头,因为他读过《庄子》一书,那上面就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彭祖和周穆王的故事。
老道又说:“海中仙岛是有,只是陛下用人不当罢了!陛下即为天下之王,殿下贤士如云,为何就没有一二贤士甘愿为您去冒险求仙呢?”
秦始皇被道士揭开了伤疤,惭愧地说:“朕两年之前也曾遣人入海求仙,可至今却杳无音讯,不知为何?”
那老道挥动拂尘,站立起来,用手指着巨浪翻滚的大海说:“海中波浪千丈,鲸鱼肆虐,一般人是可以得渡的吗?你派去的那两个儒生早入鱼腹身亡,你不但不为他们祭奠,超度他们的亡魂,反而却坑杀了他们的同类,那么今后,还能有谁再敢冒死入海为您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呢?”
秦始皇被老道痛斥了一顿,深感内疚,忏悔地说:“仙人指责的是,寡人是有过必改,还望仙人能为寡人指点迷津!”
那老道让秦始皇伸出手来,在他的手心里写下了一个“徐”字,倏然下山。
秦始皇犹如从梦中醒来,四处寻找,哪里还有老道的踪影。正自纳闷,却见丞相李斯带领着一个而立之年的英俊儒生登上瑯琊台。
那人虎额豹眼,高鼻方唇,眉清目秀,身材端正,气宇轩昂,走上台来,气舒身轻地向秦始皇行了一个叩拜大礼道:“故人徐福见过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年无极,万年无期,万寿无疆!”
徐福说完这句话,可把李斯给吓坏了,在一旁埋怨徐福道:“山野草民,怎敢与皇帝攀亲!”
秦始皇听到“徐福”二字,蓦地从绣墩上站立起来,急忙把徐福搀起,亲切地牵着徐福的手说:“叫得好!叫得好!你就是徐福?故人!故人!我们的的确确算得上是故人!当年我们见面的时候你还在襁褓之中!”秦始皇见到徐福显得特别的高兴。
他让内侍在瑯琊台上设下了御宴,便和徐福在瑯琊台上一边观海一边对饮起来。
秦始皇兴致勃勃地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朕当时只有9岁,卿才一百天。今日再次相见已是如日中天,人过中年了啊!”秦始皇一提起年龄,便对岁月的流逝莫名其妙地伤感。此刻,故人相见,他更加显得特别伤心,特别的无奈!
徐福斟满了一樽酒,双手举起,礼敬秦始皇道:“陛下万岁!故人徐福蹬上台来特意代替恩师驺衍向皇帝陛下请罪的,敦请陛下满饮此樽!”
秦始皇端起酒樽欲饮,刚触唇边,却滞留住问:“这么说‘谈天雕龙’的驺衍圣人真的住在你家中?”
徐福饮干了樽中酒,又重新斟满了一杯,不亢不卑地回答道:“正是,只不过恩师重病在身,不能亲自前来拜谒,所以只得有不才代替前来叩拜了!”说完倒身再拜。
秦始皇赦他免礼,让他坐下说话,徐福便试探性地问:“敢问陛下,召见恩师但为何事?”
秦始皇饮干了樽中酒问:“侯生、卢生可是驺衍圣人的学生?”
徐福心想:“坏事了,秦始皇果真是为那桩事而来。但却强作镇静地站立起来回答说:“是!不但侯生、卢生是恩师的学生,故人也是!”
秦始皇亲切地摆手,示意徐福坐下,又问道:“既然故人和侯生、卢生是师兄弟,那么一定知道他们二人去了哪里了?”
徐福答:“知道,去了东海!”
“去了东海!两年多了呀!可他们却怎么还没有回来呢?”秦始皇有些不悦的问。
徐福虽然担心秦始皇会追问侯生、卢生之事,但却“腾”地一下子站立了起来,用手指着海中的涛天巨浪说:“陛下呀!陛下!你看到了吗?他二人就在那滔天巨浪之下!”
秦始皇见徐福在生他的气,对他有意见,不便再说什么,沉默之中把目光落在了遥远的海面上。
徐福想起了登山时父亲和师父的再三嘱咐,自劝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沉住气,一定要沉住气!我今天不是来找昏君报仇吵架的,而是……他压抑住愤怒,走向秦始皇,和秦始皇并肩而坐,谈笑风生地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
太阳偏向西沉,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海面上飞起一群归巢的大鸟。
秦始皇想到了刚才老道对他说过的话,还有在他的手心里写下的那个‘徐’字,他偷偷地把手掌伸开,悄悄地看了一眼那个‘徐’,那个‘徐’字赫然还在,他不知道老道为什么在他的手心里写下这个‘徐’字,难道说这个‘徐’字,指的就是徐福?
秦始皇想到这里,又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老相邦吕不韦临终前遗留下来的那片竹简上,刀迹模糊的最后一句话:“……须防东海巿……这个‘巿’是城市的市呢?还是徐巿的巿呢?若是‘巿’,是不是指的徐巿呢?”
老相邦经常讲:东海边上有个神童,名叫徐巿,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全身还长满了鳞甲。
秦始皇那个时侯还小,还没有登基坐殿,所以就没有在意,便把它当成了故事听。
自从平定了六国,四海归顺之后,特别是在收复了胶城,侯生、卢生入海之后,无一件事不是和徐福有关,难道说徐福真的和朕有不解之缘?真的是上天派遣下来帮助朕入海求仙的鱼神?刚才老神仙说得对,东海波浪涛天,一般人是难以得渡的,只有落水不死的鱼儿方才得渡,而徐巿一生下来就浑身长满了鱼鳞,那他不是神鱼转生又是什么转生呢?秦始皇浮想联翩,暗暗心语:老相邦临终还为朕尽了一次忠言,让朕须访东海巿,笔画不清的“防”字,大概就是寻访的“访”字吧?他如此煞费苦心地照顾朕,是朕错怪了他,辜负了他呀。待朕忙完了这一阵子,是该了却他终生的遗憾,把他的坟墓移入京都了。
秦始皇把白发白眉白须老道人写在手心里的‘徐’字和吕不韦留在自身竹简上的“须防东海巿”的‘巿’字联想在了一起,冥冥之中更加感觉到徐福是他要找的人,是唯一能担当入海求仙大任的人,更何况徐福,知天文、识地理、善堪舆,又是一流的名医,他对徐福的器重更增加了十分,暗暗地思虑着、反复地琢磨着……看来入海求仙这等大事,只有徐福,也唯有徐福是最佳人选了!
秦始皇想到这里,看了看面前道貌岸然、气度非凡的徐福,轻柔地说:“故人徐博士,朕一时听信了官吏们的谗言,错怪了二位方士,既然二位方士,入海殉职,朕一定不会亏待了他们的家人!”
秦始皇亲眼目睹了那能够吞噬掉一切的惊涛骇浪,真的相信了徐福和老道人的话,认为侯生和卢生二位方士不是逃匿,而是在大海之中遇难了。
秦始皇重新回到膳桌前坐了下来,呷了一口酒说:“徐博士,你是朕幼年时的故人,也是一位饱读经书之士,朕已经把你当成了最好的朋友,朕是非常羡慕神仙的,朕只问你一句话,你从小就居住在东海边上,你一定知道不少海中仙山和神仙的事情吧?”
徐福镇静下来,却没有坐下,走到瑯琊台边上的护栏前,用手指着东方海面上的一群大鸟,招呼秦始皇说:“陛下,快来看!”
秦始皇急忙起身,走向徐福,顺着徐福手指的方向一看,一群灰色的大鸟在海面上飞翔盘旋。
徐福问:“陛下,你看到什么了吗?”
秦始皇答:“看到了,有一群大鸟!”
徐福又问:“陛下可知道为什么那群大鸟在茫茫的大海深处盘旋翱翔吗?”
秦始皇摇了摇头。
徐福肯定地说:“那是因为那个地方有仙岛呀!”
秦始皇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道:“对呀!假如海中没有仙岛,它们又到何处去栖息呢?”
徐福说:“陛下圣明,那些大鸟名叫海鸫,是一种仙鸟,居住在海岛的礁崖上,故人小时候经常听长辈们说,东海之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上面有仙人居住,仙人们长生不老,逍遥自在,日子过得十分快活!”
二人正说着,丞相李斯走了上来插言道:“鬼神仙人,信则有,不信则无,传说虽然众多,却没有一个人亲眼见到过,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谈趣闻罢了!”
秦始皇正听得入迷,不料徐福的话却被李斯打断,暗暗地骂了一句:“多嘴驴!”不悦地说:“丞相不可插言,朕想听一听故人徐博士谈一谈仙岛的事情!”
李斯劝谏道:“孔丘不言神仙鬼怪,因为这些事似有似无,谈论多了常常会使人想入非非!”
秦始皇讨厌李斯用教训人的口吻对他说话,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你下去吧,不要对徐博士胡说八道!”
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秦始皇和徐福才恋恋不舍地走下瑯琊台。
第二天,秦始皇又在瑯琊行宫里单独诏见了方士徐福。
徐福向他行过君臣大礼,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卷竹简,双手呈上曰:“陛下欲知神仙之事,阅罢此书便知!”
二人重又上下坐定。
秦始皇展开竹简,只见上面记述的是一则小故事。那则小故事这样写道:“老子未成仙之前,常骑青牛来海边。一日,偶得一小舟,于是,便驾舟入海寻找仙人。孰料,飙风骤起,小船左摇右晃在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偶然停在了一个小岛上。那岛上四季如春,花草树木长绿,唯一能分辨季节的是岛中的一座高山。春天冰雪开始融化,山溪泉水淙淙而流,夏季山顶的火山口会冒出火焰,直冲云霄,烟焰弥空,甚为壮观,冒出来的岩浆冷却后即可以当作种田用的肥料,还可以冶炼金银;秋季,有很多鸟儿纷纷从北方飞来,在岛上避寒,所以岛上聚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类,有羽毛颜色特别鲜艳的,也有啾啭鸣叫声音美妙的,到了冬季,气温仍旧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那座山已不再喷火冒烟,而是被冰雪所封,山溪也干涸,人们就知道冬季已经来到了。岛上所有居民一个个都非常的英俊,随便挑一个男女,到了中原都会是弥子瑕和西施再生。他们虽也有老幼之分,但是到了五十岁,只要到那座山上饮一种名为“青春之泉”的圣水,就能恢复到十八岁的模样,所以有很多祖父看起来比孙子还年轻。为了控制岛上的人口增长,他们已经多年都不再生育,所以老子在岛上见到的都是些青春少年模样的人。”
秦始皇读到这里,呷了一口水,又继续读下去:“老子在岛上蒙岛上仙人的垂怜,赐“青春之泉”的泉水仅一小杯,饮后三天,脸上身上的皮肤就逐渐枯干破裂,变成鳞屑纷纷脱落,就像出穴后的金蝉脱皮那样,十几天后就变成翩翩少年了。
老子在岛上住了数天,临别时,欲多带些“青春之泉”的圣水回来,却被岛上的仙人们拒绝了说:“这种圣水不多,不能任意取用,即是本岛上的人也只能活到了五十岁之后才准许饮用,然后,长壮变老后再饮。先生能饮上一杯圣水也是天大的仙缘了,还是莫生奢望,速速请回吧!”
老子被仙人们送上了岸,便骑上自己的青牛回到大山里修炼去了,后来,便真的成了长生不老的神仙。
秦始皇读罢了徐福上书的这则小故事,拍案叫奇,忍不住地问:“李老聃要是还活在人间的话,大概也会有三百多岁了吧?只可惜,朕无缘和他结识,徐爱卿你有没有见过这位真人?”
徐福本来想把自己的恩师天命真人说出来,但转念一想,又怕秦始皇喜怒无常,节外生枝,只好说:“故人没见过,只知道他是我们道家的祖师爷!”
“噢!朕倒忘了,徐博士您还是道门的俗家弟子呢!这么说,你与道家也算是有缘了。那么,朕欲请故人辛苦一趟,入海去仙岛上为朕取回一杯‘青春之泉’的圣水,如何?”
徐福连忙跪下说:“陛下之命,焉敢不从?取回取不回,那就要看陛下有没有这份仙缘了!”
秦始皇想起了泰山顶上似真似幻的声音,相信自己是有仙缘的。于是,便笑着对徐福说:“朕相信是有这份仙缘的,就要看故人有没有这份入海的胆量了,就请故人辛苦一趟吧!”
“陛下是天之骄子,自然会有这份仙缘,臣愿为陛下效劳,万死不辞,一定把青春之泉的长生不老圣水取来!”
秦始皇大喜,于是,便封徐福为“寻仙真人”,命令瑯琊郡尉乜方征集能工巧匠砍伐楸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造了六艘大船,每船配备水手三十六人,还有其它炊事、医药、占卜、勤杂佣工等十四人,共计三百人,专等吉日良辰扬帆出征。
有诗为证:
登山攮灾来封禅
东巡瑯琊为求仙
始皇长生想不老
徐福妙计作周旋
足智多谋出樊笼
转移诗书避儒难
海中紫雾蓬莱岛
山外青山天外天
- 上一篇:上一篇:「长篇小说连载」赵喆 ‖ 徐福东渡 第六章 秦始皇焚书坑儒、徐君房舍命藏书
- 下一篇:下一篇:「小说连载」马加强 ‖ 失联(第三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