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家雷 | 要为子孙留什么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丰家雷 | 要为子孙留什么

来源:本站    作者:丰家雷    时间:2023-10-08      分享到:

 

林则徐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段反对给子孙后代留过多财产的名言,应该成为警示钟,让人们不再做这种劳而有过、劳而有害的蠢事、傻事。

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故事一孙叔敖之子请封寝丘之地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后来的丞相。他以贤能闻名于世,是个全能型人才,清廉自守、执法严明、公正无私,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循吏”第一。孙叔敖担任令尹期间,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全盛期,楚庄王就是在他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可惜天妒英才,孙叔敖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就在他弥留之际,再三叮嘱儿子孙安:“楚王为嘉奖我的功劳,曾多次要给我封地,我都拒绝了。我死后,楚王如果要封你官,你要坚决推辞,以你的能力承担不起安邦治国的重任。如果楚王非要给你封地,你就请封寝丘之地,其他的肥沃土地坚决不能要。”

果不其然,楚庄王坚持要赐给孙安封地,孙安听从了父亲的话执意推辞并肯求,楚王只好同意将寝丘之地封赐给了他。

这是一处地处楚越交界的贫瘠山地,名声十分不好可谓无人问津之处。多年之后,其他人受封赐的土地都没保住,不是被新的宠臣霸占,便是被后来的楚王收回,有的还成了两国交兵的战场。只有寝丘之地安然无恙,孙叔敖的后人便能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故事二许狂后人在苦地安生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东吴,一统天下,开创西晋,定都洛阳,便大赏功臣。许狂在灭吴之战中立下大功,且负伤很重。司马炎带众人前去探望,并许诺,京城洛阳周边的土地你尽管随便挑。

闻听晋武帝此言,身边的文臣武将都羡慕不已,因为最先挑选,自然就能拿到最肥沃的土地。

然而,让大家十分诧异的是,许狂竟然说,我请求赐凉州之地,以供养老。

凉州位于现在的甘肃省,西晋时期的凉州很是荒凉贫瘠,是典型的苦寒之地。

晋武帝很是纳闷问他为何?许狂说,自己的子孙没有多少学识和能耐,去荒凉之地正好,请求陛下恩准。

过了不久,许狂带领全家老小去了众人眼里的这一不毛之地,过起了“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

而后,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儿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主。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恣意妄为,朝堂上下乌烟瘴气。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不聊生。

年之后的公元291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前后持续16年,皇室子孙几乎被杀光,当初选择京城周围封地的功臣也都遭到叛军轮番洗劫,大多性命不保,境况惨不忍睹,少数幸存者也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由于战乱而被迫逃亡到凉州的人们这才惊奇发现,原来的不毛之地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这时候许狂已故多年,他的后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免受了战乱之苦。

此时,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狂的高明和睿智。


创业难,守业更难。没有德才做底子,再大的家业也会被不肖子孙败光的。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同手电筒,照别人容易,照自己难。孙叔敖和许狂就是世间少有的清醒人。他们深知自己子孙的本事,巨大的财产放在他们手中是难以守住的,极有可能因财招祸。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一辈子为孩子遮风挡雨。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民间的这句俗语,也是多少年来人们的深刻总结。生命是一场旅行,需要历练。父母过分溺爱,过多包办代替,往往会使孩子不会操心不懂做事,不明处世,迟迟挺不起生活的脊梁。事非经过不知难,如果没有良好的生存技能,恐怕前人就是留下金山银山,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温室里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极易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惰性和奢侈的习气,难以激发自身奋斗的热情和动力。一个人的成长皆来自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见过的人。

给子孙留什么非留钱财与溺爱,当留家风与精神。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吃苦中战胜难,获得未来日子幸福生活的资本和底气,能够自如驾驭跌宕起伏的人生。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是根植人心的“信仰”,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因”。这才是家族传承最珍贵的不动产。读书明理,勤俭持家,方能过上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日子。一个人事业再辉煌,如果子女教育出现了问题,也是人生的最大败笔。

给子孙留什么,的确是个大问题也确实是门大学问!

(作者系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讲授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特聘教授,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作于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