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存道 | 武氏祠汉画像石中的孝文化
武氏祠简介
“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碑数嘉祥。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北麓的武氏祠,是建于东汉桓灵帝时期(公元147—189年)的一座武氏祠堂,历经数十年间建造而成。宋代以后因黄河多次改道淤积,原祠及石室逐渐没入土中,清乾隆五十年(1785),经黄易率领发掘,终于让举世闻名的画像石重见天日。原址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4组40余个。汉画像石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对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等均有生动表现。画像线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形象传神,浑朴凝重、清丽飞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汉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被誉为“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瓶画并称“世界三绝”。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图的画像是把墙壁分成上中下三大部分。上层是山墙尖顶的三角部分是神仙的世界,东王公和西王母高居在上;中层是古圣先贤和历史人物故事;下层主要是表现墓主人出游、拜谒的场面,同时也插有部分历史故事。三层之间以直线、联弧、菱形等花纹加以区分。
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宣传孝道思想,特别以汉代最为突出,许多介绍孝子、烈女的事迹传说,在汉代画像石中均有体现,有些人物和故事仍为今天的人们所熟悉。在武氏祠的画像中,许多人物故事按照不同内容相对集中在一起。与三皇五帝共处一个空间的是表现孝义、节烈的人物和故事,有丁兰刻木、老莱子娱亲、闵子骞敬事后母、曾参孝母、邢渠哺父、伯俞伤亲、董永佣耕养父、孝子魏汤、杨伯雍义浆、孝孙原毂(谷)、休屠王敬母等;表彰节烈的人物和故事,有京师节女、齐义继母、梁节姑姊、楚昭贞姜、无盐丑女、鲁义姑姊、秋胡妻、梁高行。 与墓主人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则是忠臣烈士,有为国家或君主舍身尽忠的荆轲刺秦王、专诸刺王僚、曹沫劫桓、聂政刺韩相侠累、豫让刺赵襄子、要离刺庆忌、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及“范睢和须贾”终解仇怨的故事。
从武氏祠石刻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对“忠孝”思想行为的崇尚程度,其目的在于教育和戒示后人,反映了墓主人希望他的后辈们象丁兰那样,事死者如生者;象老莱子那样,活到老,行孝到老;也希望他还活着的妻妾们效法秋胡妻、楚昭贞姜,从一而终,终身守节;同时也希望他的宾客仆人们像荆轲、豫让们那样,对君王或主人忠贞不二,必要时以身报主。其中宣传孝道是画像的主要内容:
孝道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
《孝经.三才章第七》中说:“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信奉“女娲造人”,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人类崇拜母亲,女娲是公认的“大母神”,从武氏祠画像对伏羲氏与女娲的反复描绘中,我们能感觉到武氏祠主人对女娲“母亲”形象的认可和对孝道思想的高度崇拜。
二、被列入《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故事
元代人郭巨敬根据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孝道故事,选取了二十四个从远古时代到宋代的典型孝行事迹,编成《二十四孝》,因为武氏祠建于汉代后期,其画像故事也就只限于汉代及其以前的年代。主要有丁兰刻木、老莱子娱亲、闵子骞敬事后母、曾参孝母、董永佣耕养父等。
1、丁兰刻木
晋孙盛《逸人传》说:丁兰者,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两岸地方)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仿佛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其后邻张叔妻从兰妻有所借,看兰妻跪报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酣骂木人,以杖敲其头。兰还,见木人色不悦,乃问其妻,其妻具以告之,兰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兰,为之垂泪。郡县嘉明十二人于云台。
丁兰的事迹被画于云台之上,是因为“至孝而通于神明”。曹植《灵芝篇》歌咏曰:“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独)。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指张叔)见陵侮(侮辱),犯罪以亡形(忘刑)。丈人(指木像)为泣血。免戾(罪行)全其名。”关于“孝子丁兰”的故事,汉代以来流传很广,以后又被选入《二十四孝》中,并对木人通于“神明”加以渲染,当时人们就将一些离奇的自然现象加以附会,用“天人感应”来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所谓“仁治兴盛”,使劝善行孝具有普世价值。
嘉样武氏祠的画像石中,有两幅表现孝子丁兰的。在左石室第八石第一层和武梁祠西壁第三层。画有简有繁,简者仅丁兰一人,正在跪拜木人;繁者在丁兰的背后还有他的妻子,旁边则有前来借物的邻居。上方有题榜曰:“丁兰二亲终殁,立木为父,邻人假物,报乃借与”。(图略)
又另有一则关于丁兰的故事,是反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思想主题的,不知为什么把丁兰说成了“逆子”,表现他少年顽劣的一面。
丁兰,汉时人,幼年丧父,小时候丁兰对母亲不敬,时常打骂。有一天,丁兰耕于田间,见一羊羔双膝跪地而吸吮母乳,因而触景生情,思之悔矣,不禁泪下。此时母亲正巧来送饭,丁兰急忙迎接,慌忙中忘记丢掉赶牛鞭,母亲见丁兰执鞭疾来,疑为嫌其送饭来迟,一时悲愤交加,一头撞死在树下。
丁兰丧母后,将树砍伐,刻为母像,供奉于堂,日进三餐,早晚参拜,从未间断。有一次丁兰外出,临行前叮嘱妻子代为侍奉好木像。妻子满口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在丁兰走后,妻子白天让儿子把木像当马骑,夜晚用来顶门,不仅如此,做针线活时,居然还用针刺木像的手指,竟有鲜血流出。五天之后,丁兰回到家中,见木像双眼垂泪。丁兰得知实情后要休掉妻子,妻子悔恨不已,赔礼道歉,夫妻才又和好如初,从此对木像敬拜更加虔诚。这是奉劝人们 为人子女行孝道要及时,否则悔之晚矣。
《韩诗外传》也记载了一个孔子劝人及时行孝的故事──孔子带领弟子们到齐国去,途中听到有人痛哭,听那声音非常悲哀,他说:这哭声虽然悲哀,却不是丧亲的人独有的。他们驱车上前,看到一个抱着镰刀带着生绢的人(表示守孝)。
孔子下了车对那人拱手道: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回答说:我叫皋鱼。
孔子问: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
皋鱼说:我失去了三样东西,因为发现得太晚了,后悔来不及了。
孔子说:是哪三样东西?
皋鱼说:我年轻的时候周游天下,回来后才知道双亲都去世了,这是第一失。我长期辅佐齐君,但他骄傲奢侈,不守为君之道,我作为臣子的志向也没有实现,这是第二失。我生平的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现在都断绝了联络,这是第三失。我想服侍父母,但父母已经去世,因此感觉活着没有意义了。于是皋鱼站立不动,枯槁而死。于是孔子要求弟子们引以为戒。
2、老莱子彩衣娱亲
《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列女传》 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师觉授《孝子传》曰:“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着班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胅(跌),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
孔子曰:“父母老,常年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他天性至孝,年已七十,而父母健在。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嬉戏来使父母高兴。曾经为父母取浆上堂摔倒,恐怕父母伤心,于是就发出婴儿的啼哭声,有时还在父母身边弄鸟儿玩耍,以愉悦父母。
孔子说他:“父母年老,说话不提老字,怕父母伤心,老莱子,可以说是不失孺子之心了。”
3、闵子骞敬事后母
4、据山东督粮道孙星衍部撰《重修闵子墓》的部分碑文:
闵子骞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闵子骞母亲死后,他的父亲又(给他)娶了一个继母,又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缰绳从手上掉了下来,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里。”子骞上前说:“如果有母亲在,就只有我一个人受寒;如果母亲离开了,三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父亲沉默良久,最终同意了子骞的请求,继母也痛改前非。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闵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以后。继母偏爱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时常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冬天,继母用棉絮给亲生的孩子做棉衣,给闵子骞的棉衣里填的却是芦花。一日闵子骞为父亲驾车,因寒冷而浑身发抖,马车滑进沟里。他被父亲怒斥鞭打,抽破棉衣露出了芦花。父亲知道实情后,要休掉妻子。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因此父亲就没有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此外,闵子骞为人诚恳,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言语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而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4、曾参孝母
陆贾《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据《孝子传》说,“曾子食生鱼甚美,因吐之。人问其故,曾子曰:‘母在之日,不知生鱼味,今我食美,故吐之。’遂终身不食。”
又有《淮南子·说山训》说,“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曾子在出游时要经过一个叫“胜母”的地方,他认为名字对母亲不敬,就绕道而行。
《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讲了一个故事:曾子奉养父亲曾皙,每餐必有酒肉,还要问剩下的饭菜送给谁。如果曾皙问厨房里还有剩余的吗,一定会回答说“有”。待到曾元奉养父亲曾参时,每餐也有酒肉,但曾元不问剩下的给谁。曾子问厨房里还有剩余的吗,回答说“没有了”,意思是给父亲留着。对此孟子发议论说:“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这个故事很有趣,把曾参、曾元两人侍奉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曾参对其父不仅“养口体”,还要“养志”。他对父亲的孝考虑的周全,一切询问清楚,再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办。然而曾元对其父则只是“养口体”,不顾“养志”了,就是虽养而不敬了。所谓“养口体”,就是供吃穿;“养志”则是让父亲精神愉悦。
曾子不但对生母孝顺而且善待后母 ,《孔子家语》:“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曾子的后母对曾子没有慈爱之恩情,但是曾子照样供养,丝毫不马虎懈怠。
《孔子家语》:“及其妻以藜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参曰:‘藜,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娶。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曾子因为妻子没有将藜叶之菜蒸熟,就休了其妻。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属于“七种”休妻的规定。曾子说:我让她把藜叶之菜蒸熟,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情,就不听我的话,何况大事情呢?于是休妻,终身不再娶妻。他的儿子曾元请求父亲再娶,告其子曰:“高宗因为后妻而杀害了儿子孝己,尹吉甫因为后妻放逐了儿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中比不了吉甫,哪里会知道再娶妻能避免做出不对的事情呢?”(公元前450年,曾子56岁,后母去世,曾子之妻公羊氏于公元前447年去世,曾子时年59岁。由此可知曾子并未休妻,是其妻去世后,曾元劝父再娶。)
5、董永佣耕养父和卖身葬父
汉画像石中有董永侍奉父亲的情节。
上图的右边有一棵小树,树下一部独轮车,车上有个水罐,应该是董永为父亲盛水用的,一个老人坐在独轮车前,左手握着手杖,右手向前伸,似乎在与董永交谈。老人的右上方是榜题“永父”两个字。画面的右边是董永,董永手握着农具,回头看父亲,似乎在问父亲是否饥渴,左上方刻“董永千乘人也”。这样一幅简单的画面,把董永“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这种对父亲的关心与孝敬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并通过董永回头与父亲交谈这一细节刻画,更加深刻地刻画了董永对父亲的关心。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躲避战乱,和父亲一起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后来他的父亲亡故,但家贫如洗,没有钱安葬。董永于是卖身到一地主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在一棵老槐树下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子,自言无家可归,要和董永结为夫妇。女子用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还清了地主的债务,为董永赎了身。返家途中,来到那槐树下,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说完就飞升而去。
三、《二十四孝》没有列举的孝子故事
主要有邢渠哺父、伯俞伤亲、孝子魏汤、杨伯雍义浆、孝孙原毂、休屠王敬母。这些虽不典型,但可见在当时也是广为流传。
邢渠哺父
邢渠是汉代孝子画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孝子,画像内容主要表现哺父这一情节。萧广济《孝子传》和《太平御览》卷四都曾记载:“邢渠失母,与父仲居。性至孝,贫无子。佣(做工)以给(供养)父。父老齿落,不能食,渠常自哺之,专专然代其喘息;仲遂康休,齿落更生,百余岁乃卒也。”
2、伯俞伤亲
韩柏榆或作“伯俞”、“伯瑜”,汉代梁国睢阳人。是个有名的孝子。事见刘向《说苑. 建本》说韩柏榆性至孝,有过,其母杖之,大泣。母怪问之,伯俞曰:“往日得罪,杖常痛,今不痛, 知母力衰,是以悲泣。”
每当做错了事,母亲打他,他都不哭。待他年纪大了,有一次挨打痛哭不止。母亲奇怪,问其原因。他说:过去感觉到痛,说明母亲身强力大;现在感觉不到痛了,知道母亲已经衰老,所以难过。
曹植《灵芝篇》:“灵芝生天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餚;尽孝于田塊,粦蒸不违仁。慈母笞不痛,嘘欷涕沾巾。
嘉祥武梁祠像中有此榜题曰:“柏榆伤亲年老,气力稍衰,笞之不痛,心怀楚悲。”有趣的是,因为文字较多,预留的地方刻不下了,竞将一个“悲”字刻在了柏榆的肩上。 这幅在后壁画像石的第二层,原石破损较严重。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的,应该随时记得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的高寿而喜悦,另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畏惧忧虑,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情,才会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恪尽为人子女的孝道。韩伯俞泣杖,正是孔子这一段话最好的诠释。
3孝子魏汤
《孝子传》:魏汤少失其母,独与父居,色养蒸蒸尽于孝道。父有所服刀戟,市南少年欲得之,汤曰:“此老父所爱,不敢相许。”于是少年殴挝汤父,汤叩头拜谢之不止。行路书生牵止之,仅而得免。后父寿终,汤乃杀少年,断其头以谢父墓焉。
嘉祥武梁祠的像石中有魏汤报父仇的画面:魏氏父子正在向“少年”求情,在魏汤身后的树上有鸟,特别标出了“孝鸟”。(图略)说明当时对此举是很受推崇的。
《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在谈到如何对待父母之仇时,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如子夏在问孔子这个问题时,孔子答曰若父母被人所杀,子女要卧草枕盾,时刻不忘报仇。
《春秋公羊传》表现的更加激进:认为“子不复仇,非子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4、杨伯雍义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有一些事情就不循常理。《搜神记》里就讲到,洛阳人杨伯雍在地里种下的是石子,收获的却是美玉。
杨伯雍是个孝子,平时靠做小买卖奉养父母。父母去世后,杨伯雍将他们埋葬在无终山上,自己也在山上住下来,看墓守孝。无终山上没水,路过这里的人经常口渴难耐。杨伯雍就“汲水作义浆于阪头”。从哪里汲水《搜神记》里没说,但既然山上没水,那就只能从山下挑水,书里说无终山“高八十里”,可想而知杨伯雍挑着水上上下下有多辛苦。
一天,有个人在喝过杨伯雍的“义浆”后,送给他一斗石子,让他种在山上,告诉他:“会长出玉来。”送石子者“言迄不见”。杨伯雍依话而行,后来,种石子的地方真的长出了美玉。
再说无终山下的右北平郡有个姓徐的大户人家,有女才貌双全,提亲的人踏破门槛,但没一个令徐氏满意的。杨伯雍也去徐家提亲,徐氏想作弄这个年轻人,就开玩笑说:“你要是拿一对白璧来,我就将女儿嫁给你。”杨伯雍二话不说,在无终山上挖出了五对玉璧献给徐家。“徐氏大惊,遂嫁女。”
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杨伯雍奉母至孝,感动了神灵。就封他为大夫,又在他种玉的地方立了四根石柱,石柱中间的那块地,取名为“玉田”。
5、孝孙原毂(谷)
《渊鉴类函》载: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原谷的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当时十五岁,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老了就被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的呀!”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武梁祠画像中共三人,中间一小儿右手举起一小舆,转头向左与一站立男子说话,其右边一老人坐在地上,三人各有榜题:“孝孙”“孝孙父”“孝孙祖父”。
6、休屠王敬母。
金日磾(jin mì 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 ,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宫,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秺(dú)侯。昭帝即位后,他担起了辅佐少主的重任。“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他母亲病死后,汉武帝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题名“休屠王阏氏”。金日磾每次看见画像都下拜,对着画像涕泣,然后才离开。
7、赵襄(宣)子舍食救灵辄
春秋时候晋国的赵襄(宣)子(赵盾)有一次到首山打猎,遇到一个叫灵辄的人晕倒在桑树下,问其故,这人回答说自己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就给他吃的,那人却把一半食物留下来,赵盾感到奇怪,就问原因。他说:自己在外给人当差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现在是否还活着,生活得怎么样,现在离我家近了,请允许我把你赐给的饭送给我的母亲。赵盾就让他把饭吃完,另外又给了他一篮子饭和肉都装进口袋里,让他送给母亲。
后来灵辄给晋灵公当卫士,当晋灵公埋伏武士要杀死赵盾时,灵辄倒过枪来抵挡,帮助赵盾逃脱了。赵盾问这人为什么救他,这人说他就是那个在桑树下饿晕的人。当赵盾再要问他姓名的时候,灵辄已经走了。后用此典表示知恩图报, 也以“桑下饿”等表示人饥饿穷乏。上图处于右下角跪着的就是灵辄。
四、武氏祠画像取材的初衷
武氏祠汉画像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孝道的面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孝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 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的思想渊源,在祭祀的场所刻画这些贯穿古今的孝道故事,创建者的意图不言自明。
1、描绘冥界的生活场景,幻想墓主人在冥界仍然安享极乐。冥界是古希腊为死去的人创造的理想去处,与人界、神界共同组成了希腊神话,冥界除了本来的神之外,一部分人特别是英雄人物死后在冥界形成一个特别的世界而存在,武梁祠和其余三个石室就是这种场所。天地诸神、八方众仙、圣君先贤、孝子贤孙、忠义志士与墓主人共聚一处实乃其生前之夙愿,亦是其后辈之愿望,这本身就体现了建立者的孝行。
2、神话是对理想的一种美好向往。鲁迅先生在《苦闷的象征. 文学的起源》中说:诗是个人的梦,神话是民族的梦。石刻中大量的神话内容集中地反映了建造者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特别是对孝行的崇拜,反映了其既要慰藉先人,又是对自身现实生活和身后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对“大母神”女娲的顶礼膜拜,还是帝王君主对孝行人物、忠臣义士的极力褒奖,还是对布衣百姓孝道行为的赞扬嘉许,无不透露出祠堂石室建造者对先辈的一片孝心。百善孝为先,画像中的劝善意图十分明显,我们从“孝孙原毂(谷)”、“赵襄(宣)子舍食救灵辄”等故事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3、以“忠孝”思想为主题的绘画内容,不但在篇幅上占据优势而且在位置上也占有优势。表现孝道人物事迹的画像在各个石室里占有较多的数量,表现孝义、节烈的人物和故事与三皇五帝共处一个空间并处于壁画的上部,充分说明祠的建造者崇尚孝道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已经把孝道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4、艺术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石刻画像内容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汉代对孝道的重视程度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有许多史实为证,武氏祠又是一个鲜活的明证。高超的石刻艺术集绘画、雕刻、建筑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然而她的价值不单表现在艺术上,更有其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是研究汉代及汉代之前的中华文化史的百科全书,也为后人研究中华孝道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为孝道历史传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采取客观辩证的科学态度。1850多年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我们现代人具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更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毛泽东曾经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么中华孝文化传承的真正动力依然是人民,尽管历史人物和孝行事迹,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考虑其历史的局限性。科学地、正确地吸取其精华,充分认识孝道思想的人民性、普遍性、继承性、实践性等特点,积极发挥利用其积极因素,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让武氏祠汉画石刻这朵文化奇葩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 上一篇:上一篇:邓凤霞 | 文旅风暴席卷全国,低调的山东济宁成为“显眼包”
- 下一篇:下一篇:郭庆立 | 孝顺的好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