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荣 | 剑胆琴心,英雄归来——纪实文学《英雄王杰》浅赏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吴淑荣 | 剑胆琴心,英雄归来——纪实文学《英雄王杰》浅赏

来源:本站    作者:吴淑荣    时间:2024-01-22      分享到:


英雄王杰离开我们已近60个春秋,但我们内心深处感觉英雄从未走远,人们在用各种方式缅怀着这个伟大的灵魂。一部由周凤森、萧枫共同创作,历时五年,34万字的纪实文学《英雄王杰》呈现于世,它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清新质朴且富含张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筋骨崚嶒、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英雄战士——王杰的形象,同时也描绘出了上世纪鲁苏交界华北平原的乡村、学校和基层部队数十年间的生活风貌,奏响了一曲蓬勃向上、踔厉奋发的青春之歌。

王杰,是轰动于上世纪60年代与雷锋、黄继光并提的英雄人物,是从鲁西南金乡县一个普通乡村走出的优秀青年代表。1961年,为保家卫国,毅然参军。1965年,为救护民兵兄弟,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青春年华,集中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热血誓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王杰“生如雷锋之光辉,死如黄继光之壮烈”的精神魅力和高尚品格深深影响了数代人,激励并推动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发展和国防事业。行至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发扬英雄精神,宏大民族气魄,祛除“软骨病”,补足精神“钙”,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英雄王杰》一书应势而生,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有幸读到这部当代力作,感奋之余,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解读一下这部作品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

一、思想内容方面

1.对王杰精神的诠释与讴歌

王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思想纯粹、勇于奉献的优秀青年代表。作者通过追寻王杰成长的足迹,生动诠释王杰精神的丰厚内涵,字里行间充满无限崇仰赞美之情。王杰精神概括起来,有四方面:

一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1965年王杰在日记中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共产党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只要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的努力都是革命事业,为人民服务就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共产主义分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现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王杰所处的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是一个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时代。他这种深具时代色彩的表达,折射出王杰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精神内核是:爱国爱民,勇于奉献。这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主要来自他自觉主动地学毛著,学英雄,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用英雄精神引领自己,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这源头活水,赋予王杰饱满的热情、无穷的干劲和无私无畏的勇气。作者不惜笔墨,多次描写王杰在部队学毛选、学雷锋的情景,他还自制了电池灯,夜晚趴被窝里偷偷学,读来真切生动,深受启迪。

二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王杰短暂的生命,伴随他最多的是英雄故事。他打小就有浓烈的英雄情结,爱听英雄故事,崇拜英雄行为,学习英雄精神。久而久之,身体里便灌注了满满的血性胆魄,催生出顽强的毅力、吃苦的耐力、争先的勇力、无私的伟力。加上他出生于金乡这片红色热土,就读于金乡一中这所红校,参军后又服役于英雄连队,更使他不断吸纳雄强基因,锻打磨砺,百炼成钢。连云港海岛施工,一次泥石塌方,连长刘德林向前一扑,用身子盖住王杰。王杰夜不能昧:“我这条命,可是刘连长冒着生命危险捡回来的,我可不能忘啊。从今往后,我这百十来斤就全部交给部队啦!”于是他苦练打锤技术,手磨破了,肩累肿了,虎口裂了,他全然不顾,最后被评为全连“打锤标兵”。抗美援越前夕,他血书请战,写下坚定豪迈的誓言:“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在民兵兄弟遭遇生命危险时,完全有能力避开危险的他,毅然决然地向前“纵身一扑”,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给“惟大英雄能本色”做了新的注脚。

三是苦练本领,奋勇争先。王杰是从旧社会走出的农家孩子,对新时代心存感激,对伟大的党心存热爱,不管干什么,总是激情满怀,勤学苦练,奋勇争先。上中学时参加农业生产,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手上磨出泡,肩上衣服磨开花。参军后到天津抗洪,自告奋勇当“探路尖兵”,差点被洪水吞没。到沂蒙进行国防施工,右手烫伤,坚持用左手干活,以致伤势恶化被领导强制着住了院;抗美援越前夕,苦练杀敌本领,带头发明“拉雷船”,改革布雷法,先后创制7种器材。直至牺牲前,入伍不到四年,三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业务能手、技术标兵,还被提拔当了班长。之后他带领的五班,在业务比赛中荣获“技术尖子班”称号。

 四是品行端正、情趣高尚。王杰三岁识字读书,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早早表现出热情善良、吃苦耐劳、拾金不昧、助人担当的美好品质。以后经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部队锻造,很快成长为品行端正,情趣高尚的有志青年。书中这方面的描写比比皆是——风雨路上救助病中男婴,医生说晚一会儿就没命;帮生产队收青草,不徇私情,让弄虚作假的本家大哥很是下不来台;1957年家乡发大水,他趟着齐腰深的水到摇摇欲坠的马棚中,抢救生产队的那匹枣红马,险些丧命;和未婚妻同在金乡一中上学,二人“约法三章”:不见面、不联系、比成绩;到部队,又两次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次是厉行节约:“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三不买箱子、便衣和凉鞋”;二次是自觉净化思想:“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主动教战友孙西朵识字,居然把他教得会给家人写信;从军四年,四次推迟探亲,三次推迟婚期,只见了父母一面;同年入伍的同学朱玉佩当了自己的领导,王杰主动找他谈话,工作积极配合,打消了对方的顾虑;因家庭成分影响入党,他不消极,不抱怨,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更加努力;多才多艺,会写诗、说快板、吹笛子、搞小发明;牺牲前一晚几乎没睡觉:和副班长谈心,写日记,站自己的岗,又替战友站岗,给战友压好蚊帐,给全班战士倒好洗脸水,挤上牙膏,搭上毛巾,叠好自己的军被,才放心地走出营房;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为掩护民兵兄弟壮烈牺牲。读着这让人泪目的故事,我想,作者也定是流着泪写完的吧,不然,书中的王杰怎会这样亲切可敬,散发着如此动人的魅力?

2.对王杰精神养成的深入探索

人的精神成长有多种表现,如,上进心的成长、思维成长、认知成长、心理成长、优秀精神品质的形成等。精神成长有一个渐变、跃升的过程,要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一定要揭示这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英雄王杰》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追寻王杰的生活轨迹,探察并表现“两不怕”精神的成长史,塑造鲜活可感、深入人心的王杰形象。

王杰精神的养成,可分五阶段:起源于金乡,成长于红校(金乡一中),锻造于军营,淬火于沂蒙,闪光于纵身一扑。作者将此五阶段,以情节连缀,以背景缝合,紧扣故事原型,调动文学手段,生动再现王杰由普通青年锻造为英雄战士的过程,深刻展现王杰的精神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以前看过多本写王杰的书,一般都缺少王杰在初中阶段的成长经历,《英雄王杰》一书正好在此做足功课。

金乡一中三年的初中生活,是王杰精神的成长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乡一中是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校。它创建于1940年抗战时期,是我党为培养党、政、军干部设立的一座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学校创始人李贞乾,当时他任湖西抗日专署专员,指挥军队多次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可惜1942年底,李校长在一次突围战中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继任校长张建华也不久光荣战死。1958年秋季新生开学典礼上,从杨经元校长铿锵有力的讲话中,王杰便听到了英雄校长的故事。这是一座英雄的学校,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能给英雄丢脸!王杰异常激动。长进心被激发。带着时代和英雄赋予的无限热能,王杰开始了意气风发、激情昂扬的初中生活:学习文化,参加劳动,包抬饭桶,进行通讯兵训练,阅读进步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野火春风斗古城》《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战争电影(如《上甘岭》),高唱革命歌曲(如《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王杰像一棵小白杨,天天吮吸着大地的养分,快乐茁壮地成长。

金乡一中向来有个优良传统,重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每年都带领学生去本县的烈士陵园扫墓。倾听英烈事迹,缅怀英烈精神,王杰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洗礼。其中,有一个叫刘思代的小英雄烈士,给王杰以非同寻常的影响,对他理想信念的培育、价值观的形成均起到重要作用。一次收英骨迁坟的活动中,王杰认识了刘思代。刘思代是外地人,15岁参军,16岁参加刘邓大军发起的羊山战役,壮烈牺牲。牺牲时只比王杰大一岁,这一点给王杰以触及灵魂的震撼他望着卡在小英雄头骨眼眶里的子弹头,泪湿衣襟。扫墓结束,王杰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想,英雄原来离自己这么近!将来我也要参军入伍,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也要像他们一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就这样,理想的种子悄悄埋下。初中三年,王杰每年都给刘思代扫墓,进行着一次次精神交流,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思索着人生的意义和取向。

1961年,蒋介石制定“国光计划”准备“反攻大陆”,学校上空不断响着战斗机的呼啸声。王杰在一篇题为《我的志愿》作文中明确表示,要“做一个革命战士”,报国之心自不待言。1961年7月14日他做完参军体检后,在日记中写道:“人一生以能服从国家需要为最快乐。”正确的“三观”雏形已现。8月8日,王杰同本县十几名热血青年,身着绿军装,胸戴大红花,集体开拔到徐州,迈进绿色军营,为维护国家和世界和平,开启了别样人生。

三年的初中生活,王杰学会了理性思考问题,理想目标由下种到萌芽到长叶,至于开花结果,则是在部队完成了。

3.对风土人情、文化积淀的描写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塑造典型形象外,往往还要对风土人情、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进行描写,以进一步丰满人物,增加作品的张力和厚重感,给读者带去丰富独特的阅读体验。

《英雄王杰》一开篇,就以清新质朴的笔调,总体观览王杰的家乡金乡——悠久历史、地理形胜、历史典故,红色基因,为王杰的出场作好准备。接着,鲁苏交界华北平原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传统文化,特别是农耕文化,纷至沓来:上世纪四十年代鲁西南原野白花花的盐碱地,百姓的扫硝淋盐,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闲来没事讲故事的习惯,冒着弹雨推车送粮支前及人工挖河的恢宏场景,解放前期农村孩子一到十四五岁就订婚的习俗,订婚时互送的特定礼物——银手镯、“英雄牌”钢笔,金乡历代英雄人物的神勇故事,特别是以人力为主的农耕生活——翻地、耙地、耩地、割麦子、割猪草,还有学校用木桶盛汤、用木箱盛馍、用铁皮木桶盛菜,学校热火朝天原三秋支农,劳动间歇举行的赛诗会,提拔精神的革命歌曲等等,都有种浓厚的历史折光,为人物提供了生长、活动的土壤和背景,使之愈加生动鲜活、立体丰满,同时,赋予作品史诗般的厚重与美感。

4.对王杰周围人物群像的刻画

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写得好,对主人公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英雄王杰》一书,描写了王杰周围的众多人物群像,尽管有的着墨不多,但也不失灵动鲜活。如,美丽、聪明、善良、任劳任怨的未婚妻赵英玲,性格刚强、不畏强暴、重视子孙教育的王俊亭,知性儒雅、教王杰读书、想方设法为王杰寄《毛选》的大伯王廉堂,献出“麻稔阵”、妙计克敌的共产党员村长王恩地,金乡一中德高望重的校长杨经元,送给王杰一本《黄继光的故事》性情温和的班主任张家骥,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参军的好友辛庆文,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爱兵如子、善于带兵的神枪手连长刘德林,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的指导员冯安国,在抗美援朝战场立功受奖的副连长高绍忠,勇挑重担、刻苦自学、与王杰“不打不成交”的战友孙西朵,曾被王杰救下又因救护别人而致双目失明的民兵班长李彦清等等。

 赵英玲和王杰有很多相像之处,聪明好学,小学毕业也考入金乡最高学府金乡一中;也会作诗;也是心地善良、任劳任怨,没过门毅然答应到婆家住下照顾一家老小;王杰牺牲后,受王杰“三不伸手”的影响,拒不接受当地政府给她安排工作。这让人想到《红楼梦》中的“影子人物”,比如贾宝玉的影子是甄宝玉,宝钗的影子是袭人,黛玉的影子是晴雯。这种 “影子”写法是一种叙事结构方式,它类似于映衬的手法,不仅可以突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且对作品的主旨表达也有着重要作用。区别在于,赵英玲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不可缺少的人物,只是额外又起到“影子人物”的作用。妙!

二、艺术特点方面

1.“平视”角度的采用

在塑造英雄王杰的形象时,作者并没有以“仰视”的角度把他当成“神”来写,而是采用“平视”,以伙伴、同学、战友的身份来见证王杰的一步步成长,对王杰成长中犯的错误也从不回避。如,刚当上副班长时,为争第一受表扬提前打背包做准备,后来又因说话太直引起个别战士的不满而被告。当然,这些缺点错误在部队领导的帮助下完全改正过来,并使他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不久,他又给自己定出“三不伸手”“两不怕”的做人准则,直至走完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读着这些质朴生动、真真切切的故事,仿佛能清楚地看到,王杰如何由一块“铁”,经过反复不断的冶炼、加热、锻打,淬火,去除渣滓灰尘,最后变成一块银白闪亮的纯钢。

无疑,如果作者没有高的思想站位和文学素养,必难达此效果。

2.细节描写的运用

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英雄王杰》一书,有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气氛、揭示主题思想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下面略赏几例:

“王老汉领着另外两个儿子和乡亲们一块扫硝淋盐,整天是烟熏火燎,尝尝今年熬出的盐巴,还是咸中带苦,苦中带涩,真不是个正经滋味!”这里写动作,写场景,写味道,用双关语“真不是个正经滋味!”,表现王杰的爷爷王俊亭对贫困现状的不满和对造成这种现状的恶势力的愤恨,对刻画王杰形象有烘衬作用。

“耩子摇晃起来像筛锣一样,王杰浑身的骨头都在跟着一块晃。”写王杰驾耩子种高粱的生动情景,用两个“晃”字和“浑身的骨头”,写出驾耩子这活的累且需要高技术,表现王杰对战友的关爱之情。(本来驾耩子的活领导指派给了孙西朵,王杰看着不忍心就提前抢了耩子自己驾。)

“李文禄趁机问道:‘“五好战士”,累不累?’‘不累!活动活动关节,松松筋骨,真是舒服!’”通过战友间的幽默对话,表现王杰吃苦在前、关爱战友、风趣幽默的一面以及战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

“赵英玲蓦然起身奔向自己的小屋,一头趴到床上,使劲咬着牙,痛苦的眼泪奔涌而出。”写赵英玲刚听到王杰牺牲的消息时的极度痛苦与悲伤,同时又写她怕有心脏病的婆婆抗不住痛失爱子的打击,故意压抑自己,只能默默无声地流泪的懂事与善良。

3.叙事节奏的把握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种内在的叙事节奏。《英雄王杰》张弛有度、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形成一种翕张自如的内在律动,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王杰所处的时代是火热的奋进时代,人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歌声笑声不断,过着快节奏的生活;王杰和战友的军事训练、施工劳动,尤其是长途拉练,更是紧张。这都极考验作者对行文节奏的把控能力。本书作者却能利用铺陈历史故事、描写自然环境、摘录日记、静心谈话、反省反思以及轻快悠扬的笛声来舒缓节奏,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刻画和主题表达。书中有一处情节结构的调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王杰突然牺牲,故事达到最高潮。这时,作者没有接着写部队战友的震惊悲痛和对王杰后事的处理,却宕开一笔写事出后10多天部队领导去到内蒙王杰父母处抚恤,之后再回头补叙部队。

为什么做这种情节先后的调整呢?

原来是为了照顾情感节奏的和谐。如果按故事的时间顺序来写,则是:王杰牺牲(整个故事的最高潮)——战友的悲哀痛哭(高潮)——全连为王杰开追悼会(高潮)——王杰家人得知消息后的痛哭(高潮)。如果这样写下来,读者的情绪会受不了。再说,描写过几个悲痛的场景再写王杰家人和未婚妻的悲痛,就有点过气,艺术效果如下行的抛物线,将大打折扣。从情理上讲,王杰是父母家人的望眼欲穿,是未婚妻的朝思暮想,他一牺牲,肯定家人最痛苦。所以作者故意调整情节顺序,先写王杰家人,再写部队,并且铺陈部队领导在路上的沉重心情和刚到王杰父母处表达上的闪闪烁烁、冗长拖沓,意在拉缓情感节奏,给读者留有震惊后的平复时间,且为即将到来的情感风暴蓄势。

仅从这一点来看,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

4.王杰形象特有的崇高美和悲壮美的体现

 梁衡说:“夫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利之所在,情必所钟。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的大利大情,即国家利益、民族感情。”王杰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有坚定崇高的信仰并为之勇于牺牲,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国家利益、民族感情,他的形象自然笼罩着崇高之美,令世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此外,王杰这一人物形象,又具有深沉的悲壮美。他的短暂而美丽的生命和高洁无私的德操,可用杨经元校长的题词来概括:剑胆琴心。气概胆魄若寒剑,爱心才情似雅琴。王杰的形象,于崇高美之外,又在一定程度上散发着悲壮之美。

悲在——

青春正盛忽陨落,

父母白发送黑发,

连理未接思无凭;

壮在——

大爱之心昭日月,

德洁勇毅贯长虹,

精魂不死神以灵。

三、结语

 什么是英雄?英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战争时代,信仰坚定、英勇无畏、流血牺牲是英雄;和平年代,爱国敬业、品质高尚、默默奉献也是英雄。王杰,从未走远,王杰精神,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这正是《英雄王杰》一书给予我们的深深启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有了英雄却不能把英雄精神弘扬下去则是悲哀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并且在不断地孕育新的英雄,正是英雄气、民族魂支撑着我们,走过“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豪迈历程。王杰,是历史的折光,是时代的缩影,尽管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呈现着独有的个人面貌,而王杰精神,却可汇同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等,一起穿越时空,照耀神州大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这,正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相信作为英雄精神载体的《英雄王杰》一书,定会流传下去,长驻世人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