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建国前后尼山地委等机关在兖州

来源:本站    作者:穆振伦 杨陈丽 杜    时间:2024-02-18      分享到:

建国前后尼山地委等机关在兖州穆振伦 杨陈丽 杜心广(本文根据中共济宁党史研究室著《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中共济宁简史》、《兖州市志》,济宁市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以及对当年在尼山地委工作过的李朝恩、裴杰先生的采访录像整理。)

根据有关文件记载:1949年山东省委在全省设鲁中南、胶东、渤海三个军区,鲁中南军区驻临沂下设七个地委。同年7月25日,根据山东省政府通令,第四地委改称为尼山地委,所辖专署改为尼山专署、军分区改为尼山军分区驻滋阳县(今兖州)。三个党、政、军单位全称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华东局鲁中南尼山地方委员会;鲁中南尼山地方行政专员公署;中国人民解放军鲁中南尼山军分区。地委、专署、军分区分别隶属于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军区。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曲阜、泗水南部、平邑西南部、邹县东北部一带山区以尼山为中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鲁南山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尼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就在这里建立了抗日党组织中共尼山特委。在建设、发展尼山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历经了无数曲折与艰辛。日、伪、顽反动军队连续多年对尼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无数次的扫荡、围剿、空袭。尼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利用这一带山区的有利地形,进行游击战,给敌伪军队以重创,在我方也付出了损失和牺牲后,坚守住了尼山抗日根据地。

1949年7月建国前夕,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将鲁中南区第四地委更名为尼山地委、第四专署更名为尼山专署、第四区分区更名为尼山军分区,以此纪念尼山军民的抗日救国斗争。兖州署地滋阳县自唐、宋和明清时期均为都督府、大都督府、知府、道台、镇台衙门所在地,并以兖州府闻名遐迩。

194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考虑到兖州曾是重要的军事、行政、文化、经济、教育、交通重镇,所以将尼山党政军机构设在这里。在晚清政府裁撤在兖州设置的山东分巡兖沂曹济水利黄河兵备道道台衙门、兖州知府衙门、兖州镇总兵镇台衙门四十多年之后,兖州又升格为专区级城市,重新恢复了一方重镇的行政地位。一、中共尼山地委从《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可以看到尼山地委驻兖州近一年时间的工作历程。

1949年7月25日,山东省政府发出各专署改以地名命名的通令,接着鲁中南区第四地委改名为尼山地委,济北、滋阳、曲阜、泗水、邹县、白彦、凫山、滕县、平邑九县县委归其所辖。尼山地委书记杨士法、副书记张林夫。以下设委员八人,秘书处设主任一人,秘书科设正副科长各一人;组织部设部长一人、干部科设正副科长各一人,组织科设科长一人,副科长二人;宣传部设正、副部长各一人,宣传科设正副科长各一人;教育科设科长一人;民运部设部长一人;农村工作委员会设书记一人;党校设主任、副主任各一人;青年工作委员会设书记一人;妇女工作委员会简称妇委会,先后设书记二人,副书记一人。另外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地委内还设有青年团尼山地委、尼山地委社会部、地委清理物资委员会、地委生产救灾委员会,地委文工团,尼山地委宣传部还驻有《鲁中南报》报社记者站,地委以北还设有尼山地委机关招待所。尼山地委机关设在滋阳县(今兖州)东桥路口以南路东,英、美两国合办的基督教堂美以美会院内。(解放后为驻军汽车修理所,现已闲置多年)。

由于年代久远,因特殊历史时期的原因,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与党史书籍记录有部分偏差。在尼山地委公布成立以前和撤销以后,又发现签发尼山地委落款的通知。再就是兖州档案馆馆藏尼山地委文件落款为:尼山地委,圆形印章仍延用中国共产党华东局鲁中南四地委。

新中国成立后,尼山地委带领全区人民肃清残余敌人,镇压反革命,医治战争创伤,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救灾渡荒,在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斗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贡献卓著。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记有1949年5月10日尼山地委妇女工作委员会通知,说明尼山地委在兖州开展工作的日期,比有关书籍上记载的日期上要早两个多月。

8月14日,中共尼山地委召开组织、宣传工作会议,传达了鲁中南区党委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新形势下的宣传教育工作、干部工作以及老区整顿党支部、新区建党和整理村组织等问题。同月,尼山地委抽调老区农村党员干部支援新解放区工作,共在老解放区抽调农村党员干部112人。集训半个月后,分配到凫山、滋阳、济北等县工作。9月2日尼山地委向全区各县委发布《对新区发动群众处理地权的通报》。9月12日尼山地委向全区各县委发布《发放贷粮的几点意见》。

9月22日尼山地委向全区各县委发布《全力突击秋耕、秋种、秋收、备荒的通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尼山地委、专署、军分区、滋阳县的党政军机关人员与全县人民代表在尼山地委驻地对面广场上举行大会(东桥南路路西原裴园以南,民国年间为兖州名人龚舜衡故居,兖州战役中龚氏院落破坏严重,解放后平整场地作为大型会议会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会场规模宏大,军民欢欣鼓舞。10月8日,中共山东分局公布尼山地委等地市组成人员及分工。尼山地委以杨士法、张林夫等六人为地委委员,组成委员会,杨士法任书记,张林夫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10月12日,尼山地委下发《关于老区半老区结束土改与新收复区发动组织群众处理地权的意见》。意见要求:在老区和半老区,围绕生产救灾中心任务,在有利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条件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确定地权、结束土改工作。在新收复区,发动组织群众,大力贯彻处理地权,从处理倒算土地开始,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逐步开展,并结合开展村组织建设,彻底改造村政权,正式组建农会。

10月下旬,尼山专区各县先后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会上充分发扬民主,讨论部署工作,改变了以往由县委布置,区干部单纯接受任务的领导方法。通过这次党代会,不仅改善了上下级的相互关系,也进一步加强了党内团结,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10月30日,尼山地委宣传部根据地委指示,印发了《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宣传要点》。入秋后,尼山专区连日阴雨,发生严重水灾。济北、凫山两县受灾更为严重,南阳湖和泗河东堤决口漫溢,仅济北县被淹土地27万多亩,受灾村庄105个。尼山地委强调在秋耕秋种中组织群众生产自救,采取组织灾民集菜备荒、发展副业生产、土产推销、以工代赈、社会互剂等方法,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

11月12日,尼山地委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关于执行华东局整编节约方案的决定》,颁布了《执行整编节约的意见》。《意见》指出,整编节约是适应战争到建设的转变,克服财政困难,节约国家开支,减轻人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战胜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以及进行长期建设的重要方针和政策。《意见》就普遍进行整编节约的教育、紧缩人员的编制、裁撤重叠机构、编余人员的处理、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11月18日,尼山地委为贯彻中共山东分局关于清理公家资财解决财政困难的指示和鲁中南区党委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区实际,成立了“鲁中南区尼山地委清理物资委员会”。

11月28日,尼山地委生产救灾委员会成立,并派出工作组加强灾区生产救灾的组织指导工作。本月,尼山地委书记杨士法调中共鲁中南区委工作,副书记张林夫主持地委工作。12月20日,尼山地委清理物资委员会颁布《尼山地委关于贯彻执行分局、区委清理公家资财、解决财政困难指示方案的实施办法》。

12月29日,尼山地委总结了10、11月的建团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青年团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发动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加生产救灾、处理地权工作,从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大量吸收青年积极分子加入青年团;在已有团的工作基础的地方,以团为核心,组织领导青年群众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巩固、扩大团的组织;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青年团的领导,明确树立全党建团的思想,地、县委青委会要加强对青年团的具体领导。

1950年1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鲁中南区委、行署关于1950年农业生产的指示,尼山地委结合本区实际,于23日制定了《1950年农业生产计划》。计划指出,1950年农业生产总的任务是不荒一亩地,增产一成粮,完成工业原料的种植。并提出了不误农时、整理扩大变工组织、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兴修水利、改良品种、增加种畜、争取贷款、多种早熟作物、封山造林等十项具体措施。并对加强农业生产的领导和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与其它工作的关系等提出了意见。春节前,地委将第一批救济粮135.39万斤、优属粮151.09万斤,及时发给灾民和生活困难的烈军工属,有力扶持了群众的副业生产,同时动员灾民抓住春节前的副业生产旺季,进行生产。春耕春种时,地委又组织银行贷出粮食387万斤,解决了种子等困难。

2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和中共鲁中南区委关于土改工作的指示,尼山地委于15日部署全区土改工作。总的方针是:在有利于恢复发展生产的前提下,有步骤、有掌握地完成全区土改工作。时间安排:新恢复区10月之前,结合生产和救灾工作,有重点地进行试点,每县完成1至2个区,培养干部积累经验,自10月开始至1951年3月全力开展并争取全部完成;老区半老区,麦收前结合生产和救灾进行试点,麦收开始至秋收前完成。同时对新恢复区和老区半老区开展土改工作的方法步骤作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土改工作健康顺利地开展,同日,地委还根据上级有关指示和政策规定,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老区结束土改、恢复区新区进行土改的各项政策》,就土改工作中应掌握的政策做了明确规定。春天,尼山地委提出:“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个人”,在灾后和秋种中组织群众生产自救、集菜备荒,以发展副业生产、土产推销、以工代赈、社会互剂等方法解决困难,并发放了救济粮。春耕春种时,地委又组织银行贷款,解决了种子等困难。

4月12日至16日,尼山地委、专署联合召开全区扩大的财经会议,各县县长、财政科长、税务局长等参加了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务院3月3日作出的《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同日发出的《关于全党保证实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的通知》。会议要求:全区党政军民和企业部门全体干部要充分认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迅速地查处贪污、浪费、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严格财经制度;整顿加强各级财政工作机构;从各级领导做起,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切实把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指示落到实处。会后,地专机关建立了清资委员会,组织了检查团,结合生产救灾进行了重点检查。

为适应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建设的新形势和减少层次、精减机构、节省开支、充实省级、加强下级的要求,5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精神,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发出了《关于取消区党委与行政公署一级机关及调整各地委、专署的通知》。决定取消胶东、渤海、鲁中南三个地区的区党委及行政公署。为便于领导,将全省17个地委、专署调整为11个地委、专署。尼山、台枣两专区撤销,以两专区大部分区域合并组建为滕县专区,济宁市由专级市降格为县级市。调整后,滕县专区下辖滕县、凫山、济北(1951年2月改称济宁县)、滋阳、曲阜、邹县、平邑、白彦、峄县、铜北、临城、丰县、华山14个县和济宁市(县级)。原尼山专区所辖之泗水县划归泰安专区。而此通知下达后,尼山地委还照常办公了一段时期。

5月2日,尼山地委生产救灾委员会先后发出了《春季生产救灾工作指示》、《发放道木粮几个问题的通知》。据李朝恩回忆,尼山地委文工团团长张思明、团员何庆龙都是兖州人。他们都曾参加演出《白毛女》。二、尼山专署据当年在尼山地委宣传部工作过的《鲁中南报》报社记者李朝恩先后回忆:鲁中南尼山区行政专员公署驻地在兖州钟楼街天主教堂内。

1949年7月25日与中共尼山地委一样,由鲁中南四专署改称为尼山专署驻兖州,专员蔡放。尼山专署行政机构不详。据《兖州县建设志》讨论稿载:尼山专署公安处驻兖州中山东路汤家大楼。从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只查到1949年8月,鲁中南行政公署向尼山专署发送的《鲁中南民国三十八年度税收任务分配》一份和《中共济宁市历史大事记》中的少量有关记载:1949年,湖西、尼山专区仍有小股残敌化整为零,夜聚昼散,进行各种破坏活动。有的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有的抢劫、暗杀,偷盗财物;还有一些敌顽军政人员、逃亡地主流窜在外,妄图东山再起。在此情况下,湖西、尼山地委抽调大批干部和地方部队开赴新收复区,采取武装清剿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清剿溃散残敌,获得了辉煌成果。其中尼山专区对68名罪大恶极的土匪判处死刑,缴获长短枪963支、小炮4门、电台7部、电话机28部及其它物资一宗。至年底,基本肃清了残敌散匪。

6月,中国人民银行尼山支行由邹县迁往兖州城内,驻东桥北路东(原兖州文化名人卫雪樵故居。据说卫氏院落很大,有多处庭院,按八卦图设计,外人进去出不来。当年县邮电局等单位也驻在此处。院落大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有双岗卫兵持枪站岗)。尼山银行有干部、工人54名,在各县区有分行、营业网点,农村各乡镇有农金员。1950年5月,尼山支行随专署迁往滕县,更名滕县支行。1997年版《兖州市志》大事记载:“194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尼山支行由邹县迁至城内,驻东御桥北路东。”据1992年版《兖州县金融志》第二章“建国后金融机构改革”记:“1948年8月,北海银行尼山支行和北海银行兖济支行分别设置滋阳办事处和兖州办事处,兖州才有了真正的现代银行。”“大事记”记:“194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尼山支行(原北海银行第四支行),系地区级支行,来兖设立。副行长周培中主持工作。

12月北海银行滋阳办事处撤销,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尼山支行。”1987年版《兖州县教育志》大事记载:“1949年10月尼山专属教育科,在滋阳县举办的师资训练班结业,分配到滋阳县工作的教师有80名。”

1950年1月尼山、湖西专区各县先后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区、村也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或农民代表大会)。会议听取了各县政府当前工作及今后任务的报告,代表们就生产、救灾、土改、治安等工作发表了意见。通过各级代表会议的召开,充分发扬了民主,密切了人民政府与各界人民群众的关系,代表们普遍反映“上下通了气,政策摸了底”,调动了搞好生产、完成民主改革任务的积极性,树立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大事的主人翁责任感,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1月5日,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开始在全国发行。尼山专区通过各种会议广为宣传,并吸收工商界代表及民主人士参加,组成了推销委员会。自2月上旬开始,至4月1日结束,圆满完成了1.4万份公债的认购任务。2月,尼山专区由于遭受战争的长期摧残,加上连年灾荒,1949年又先后发生旱、雹、虫、水、风等自然灾害,粮食失收近5成。全区按每人每天1斤粮计算,除现有粮食外,至1950年麦收,共缺粮食3.525亿斤。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尼山地委带领全区党政军民积极救灾渡荒,建立各级救灾组织,采取各种救灾措施,发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但由于受灾面积大,人口多,加上贯彻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的方针出现某些偏差,发生了饿死人和大批受灾群众逃荒等现象,没有实现上级“不荒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的要求。

2月13日,尼山地委就生产救灾领导方面的问题,向鲁中南区党委作了书面检讨报告,查找了问题,分析了原因,请求给予处分,并表示接受教训,从地委做起,进一步动员起来,采取各种补救措施,把今后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好。5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取消区党委与行政公署一级机关及调整各地委、专署的通知》。通知下达后,尼山、台枣两专区撤销,以两专区大部区域合并组建为滕县专区。

5月至7月,尼山、湖西两专区为减少洪涝灾害,从根本上稳定群众的生产生活,组织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动员了大批民工,修复了南阳湖大堤,治理了洙水河、赵王河,开挖了数百条排水沟。在此后的三年中,全区治水搬运土方达1359万方,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达160万元,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三、尼山军分区尼山军分区的前身为鲁中南四军分区,1949年7月25日,按照山东省政府发出的各专署改以地名命名的通令,与第四地委、第四专署一并改为尼山军分区,隶属于尼山地区党、政、军机关的一部分。周志刚任军分区司令员,杨士法任政委。但在兖州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发现早在1949年6月15日就有尼山军分区颁发的《地委、军分区关于人民武装工作的指示》文件一份,并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鲁中南尼山军分区司令部章”的印章。

8月5日,为了使山东地方武装名称统一,山东军区电令所属各县之县大队、独立营、指挥部一律改称县大队,并规定所属人员佩戴“县大队”符号。鲁中南军区尼山、台枣和泰西各军分区因干部南下,有的单位干部配备不齐全,上述三个军分区下辖各县武装也一律改称县大队。

1950年5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取消区党委与行署一级机关及调整各地委专署的通知》。下达同月,尼山、台枣军分区合并组建滕县军分区,阎超任司令员,地委书记李青兼任政治委员。因编者掌握资料不全,调查不深入,有关尼山军区更多资料和驻地还没有查到,有待今后调查后再作补充。因兖州县武装部属于济宁军分区下属部门,原县武装部驻地清末名人王景禧故居,应为原尼山军分区驻地。

2015年1月3日,笔者采访了曾在尼山地委工作过的86岁老八路,原邹县教育局局长、市人大副主任李朝恩先生,(图1)与85岁有病在身的原济宁市农机局副局长王汝楫先生、79岁的甘益哲老师。(图2)回想起当年在兖州战斗过的岁月,李朝恩老人依然念念不忘,如数家珍。

1949年7月,他从华东军区后勤部调往《鲁中南报》报社驻尼山地委记者站工作。记者站驻在宣传部院里。地委宣传部部长由地委副书记张林夫兼任,宣传部单住一个四合院内,宣传科科长程光先,记者站负责人王依民,记者有朱兆桂、李朝恩二人。

宣传科给记者站配备了两间平房和简单的家具,办公用具极其简陋。那时候实行供给制,吃饭凭发给每个人的餐证到集体食堂排队打饭;发衣服是一年一身单,两年一身棉,外衣是用家槐树上的花染的黄色军装;住宿分别安排在男、女集体宿舍里。那时候津贴费很少,记得上班后第一个月津贴只能买一个喝水用的搪瓷缸子。后来形势好点,按月发放小米几十斤、百多斤抵作工资。再后来,由于物价不稳定,就按照《大众日报》每半月公布的小米价格按小米斤数折合成工资发放。当年的干部与普通工作人员的待遇差不多,所谓干部吃小灶、中灶也就是往菜碗里多放上几片肉。

当年,整个地委机关大院里也没有一辆汽车,没有电话机,连自行车也很少见,干部和普通职员到外地出发,除了有火车站的地方以外,都是背着水壶、背包步行。吃饭时,一般的县与县、县与区之间都有各县设立的“大众饭店”,凭餐证就餐。在没有“大众饭店”的村庄,就由村里安排到村民家里去吃饭,吃完饭交上餐证,村民再凭餐证到粮所领取粮食。李朝恩记得当年去凫山县委和济北县委(其县委驻济宁城北二十里铺)来回一百多里地,都是背着背包步行去的。去济北县时还带着短枪,因为那时济北县北部有土匪活动,也不能走夜路。当年政府机关人员经常背着包步行下乡工作、开会,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穿戴也与农民差不多,很难区分哪个是干部,哪个是农民。

地委书记杨士法穿着一身粗布衣,戴着个席荚子,(兖州方言:即是用苇篾、高梁杆篾编织的草帽),来到地委附近的地委机关招待所,执勤的卫兵硬是不让他进去,这件事当年曾被传为美谈。今年92岁的老八路,兖州的老县长裴杰先生,当年在凫山县委宣传部工作,他奉命从济宁背着背包步行到尼山地委做发展共青团新团员、健全团组织的试点工作。回想起当年在艰苦的环境下忘我工作的奋斗历程,老人依然是记忆犹新。时年88岁的离休老师姚树声先生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在东桥南路西广场上参加了尼山地委、滋阳县委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的盛况。

当年,在白彦县任文化馆馆长的王汝楫先生回忆:听说山东省某设计院为尼山地委等党政军机关设计的建筑图纸有半卡车,计划在兖州大兴土木建设地级市机关。兖州又迎来一次大规模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年,尼山地委所辖的几个县刚刚解放不久,在那特殊的艰苦环境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敌我斗争形势错综复杂,社会秩序混乱,地委、专署、银行大门口都由双岗持枪卫兵站岗。

虽然当年机构简单、人员少,没有交通工具,但是尼山地委等党政军驻兖机关干部、职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尼山抗日根据地军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老八路作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在医治战争创伤、战胜自然灾害、稳定城乡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抗洪救灾、恢复市场经济和人民正常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复杂、繁重而又细致的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不回避,而是积极面对,采取查找问题根源、请求处分、及时检讨、及时纠正、及时补救等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那艰苦的环境下,干部群众上下一条心,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人人都在为保卫和建设新中国默默无闻地奉献,拼尽全力地付出,从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当年尼山地委只有不过百人的干部、职员队伍,却管理着九个县百废待兴的重建重任。老八路们的革命干劲、工作作风和为党的事业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值得现在的干部们去学习、去反思,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本文2015年定稿)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