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王海青 | 一个人,一本书

来源:本站    作者:王海青    时间:2024-03-06      分享到:


一个人,一本书 

作者:王海青

 有时候,一个人,一本书,就是一盏灯,照亮一个又一个人。

——题记

 

自牧与《百味集》

 

曾几何时,一个人,一本书,让我注意,让我好奇。这份注意与好奇,是由刘亮的文字引发的。这个人是自牧,这本书是《百味集》。

我最初知道自牧与《百味集》,是从刘亮写的《珍贵的陪伴》。从文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对《百味集》视若珍宝。二十多年,《百味集》始终陪伴着他。当他的生活稳定下来,他开始把它放进床头桌子的抽屉里。这样一本书,他轻易不肯示人,担忧别人借而不还。就是对十几岁的儿子,他也不放心推荐,唯恐孩子不珍惜这本书。

《百味集》给了刘亮诸多启示与教益。书中关于日记文学的记录以及《百味斋日记》,让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而记日记对一个文学起步,或文学创作的人来说,重要性自不待言。生活每天生产着多少细节,如一棵树吐出新叶,旧叶破败。生活每天在动静之中又有多少深意与新意,需要发掘、发现与记录。多少生活的酸甜苦辣的体验与感受,因为没有记下,消失在时空深处,为自己所不觉。记日记重在坚持,自牧与刘亮是以二十几年、几十年“计”的,他们日记的数量又是以“百万字”计的。这种坚持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因而显得特别可贵。

自牧的散文《舅父轶事》,给刘亮影响很大,该文截取几个生活场景,从几个方面写活了一个人。这篇文章,让他感到越读越有味道。

我还从《珍贵的陪伴》里知道,《百味集》是一本二百多页的小书,可是题材丰富,涵盖了小说、散文、笔记、随笔、书信、札记,还有日记。我就想,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书的内容,不免让我向往。

刘亮在文末说:“从乡村走向小城再到煤矿,这本书始终带给我一种温情的熨帖,当我歇班了,或者是下了中班,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就从抽屉里拿出来,安静地投入地读上几十页。”这样长久的与一本书“厮守”、“交流”,这本书就成了一个人精神的源头、文学的根本。

我想,为什么《珍贵的陪伴》让我看后,会有印象?我感觉这篇文章如小溪一般纯粹、清澈,是精神的爱与恋,有美好与怀旧的元素。

  

  刘亮的日记文学实践 


刘亮每有新文在网络平台发表,我都有关注。有一次读到的是《我的日记丢了》,这篇文章发表在新锐散文上。文章介绍了自己日记文学的缘起与经历,洋洋洒洒足有两千言。让我心上一动。我之所以一动是,在我惯常的认知里,并不把日记看的那么重,日记也不能成为一个写作者长时的文学创作活动。日记毕竟是短小的,怎么能入正规的“文学之林”呢?就是看到过名人们的日记,也没放在心上。总觉得那是人家有名气,哪怕微不足道,也会“仙及鸡犬。”

读了《我的日记丢了》,我才慢慢改观了一些对日记的认识。自己创作的实践也在告诉我,日记可以弥补记忆淡化带来的不足。文学需要细节,而生活的细节那是转瞬即逝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能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一时情感的波澜、思想的火花,不管长短,尽量记录下来,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写作的线索或写作的材料。其实记日记本身,也能促进自我的思考。让人能时时审视自己,自省改善自己。

在这篇文章中,刘亮更加详细地描写了学写日记的过程,包括给日记阶段性命名。其中一个个场面生动地再现,我想就得益于平时日记的记录吧。

为什么《我的日记丢了》中的文字奔腾雀跃?为什么全文就像一张接着一张的画面?这是刘亮自身的日记文学实践。我还想到那个源头:自牧与《百味集》,惊异于它对一个文学者的影响。

 

自牧与孙犁 


我注意自牧与《百味集》,还有一个因由,自牧是个喜好孙犁作品的作家,而我对孙犁的作品非常欣赏。对同一个人与作品抱着一致的喜欢,也算一种缘分吧。

关于自牧与孙犁及其作品的关联,我知之甚少,直到读了刘亮的《在孙犁先生的塑像前》,我才较为详细地了解了自牧与孙犁之间的过往。这是一个晚辈后学向仰慕的前辈学习的故事。

从《在孙犁先生的塑像前》,我真切地感受到自牧对孙犁先生真挚的情感。他仔细地擦拭先生的半身塑像,坐在椅子上凝视先生的塑像出神,这样的细节看出他对先生的敬与爱。

自牧搜集借阅孙犁作品的事迹,与孙犁先生真诚交往的点滴,可以感受到自牧的谦诚,孙犁先生的平易。

作为一个编辑家,自牧一直想给孙犁先生编辑书籍,但未能如愿,不过却牵头了孙犁书籍在山东的出版,他还曾协助参与《芸斋书简》、《书衣文录》、《耕堂劫后十种》的编校工作。我想到鲁迅先生为白莽作《孩儿塔》序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些友人间的情谊多么相似。

2002年7月11日,孙犁先生逝世,自牧曾赶到天津为先生送行;逝世周年时,他又奔赴河北白洋淀参加孙犁文学馆和孙犁塑像的揭幕仪式;2006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由刘宗武、段华和自牧选编的孙犁纪念集《回忆孙犁先生》……总之,凡是和孙犁相关的作品研讨或纪念活动,他基本上都参加了。自牧对孙犁先生的热爱,出其右者,怕是鲜见。

我最近几年购了孙犁先生的《老荒集》、《无为集》、《曲终集》等集子,早晚翻阅,就感到先生为文为人的真实、真诚力透纸背。是每一个文学者都应该学习的。

 

后话


从刘亮的《珍贵的陪伴》、《我的日记丢了》、《在孙犁先生的塑像前》《真诚的歌吟——阅读李成虎长篇日记和散文有感》等篇章中,我认识了一个人与一本书:自牧与《百味集》,就萦于心间了,如云一般,时隐时现。

大概一年前,在“文学鲁军”微信群,我与自牧老师邂逅了。世界真不大,我主动与他互加了微信。慢慢的,我知道除文学外,他还擅书法,是个多面手。

对书法,我是没有根基,一点不懂。数月前,我收到一副书法,向他请教。他真诚告知,还热心写下两幅书法作品——鲁地文艺,文以载道。过了几天,除书法作品,我还收到自牧老师的一封信,包括两本日记书籍。在对名利趋之若鹜的当下,凡有些身份、地位的文化人,有多少愿意与草根们发生关联?几近于无。自牧老师并不这样,也就让我这个乡下的文学者感到心暖肺热。

前两天从网上购得一本久已思慕的《百味集》,以后可以闲暇之时,慢慢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