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坡 | 孔子的“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仁”首当其冲;儒家三达德——智、仁、勇,“仁”处于中心地位。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 《论语》里,“仁”出现109次。但对于什么是“仁”,却没有一次正面的回答;而且,每一次论“仁”,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又有一次,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一个东西被定义,那么,它就被局限在某些条条框框里,而不再多姿多彩。“仁”是没法被定义的,因为它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所以,什么是“仁”,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仁”,真的无法被说出来吗?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闲聊。朋友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代理一款德国生产、据说口碑不错的保健品。我被宣传材料上的一句话惊呆了:打通十万公里毛细血管。天啊,人体内有十万公里毛细血管?!对于大多数人,这可能是个冷知识。我一面感慨,一面看看我的手、脚。儒家说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是神圣的,这每一个器官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你我。而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身体,做好该做的事,然后,我们就到达了神圣。神圣不避凡俗。再小的一件事,比如捡起地上的垃圾,做到了,就离神圣近了一步。美国哲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曾著《孔子:即凡而圣》一书,由此儒家“即凡而圣”为更多人所知。是呀,中国人没有宗教,中国人不需要宗教。把哪怕柴米油盐这样的小事做好,我们的内心即抵达完美,我们就是值得称赞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就是高尚的,人间就是美好的。这和西方的基督教比起来,可能更有烟火气息。有人说基督教是一种“罪感文化”,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原罪”,皈依了基督教就可以免下地狱。印度文化是一种“苦感文化”,人生是苦的,要学会忍耐,下辈子就好了。“罪感文化”带给人的是内心的惶恐,“苦感文化”带给人的是缥缈的寄托。中国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乐感文化”以生命为中心,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看重当下,所以这种文化类型有着先天的优势。原来对“仁”,我一直有着模模糊糊的理解;看到“十万公里”字样,忽然间,我恍然大悟:仁不就是“爱心满满”——血液从心脏出发,然后周游全身,如此,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哪根血管堵塞了,哪儿的毛细血管不通了,肌体就要出问题。局部出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等于全身出了问题,因为整个身体是一体的。所以,“仁”就是爱——不管是我们的头脑,还是我们的脚指头!“仁”就是爱,不管对父母子女,还是对陌生人。当然,儒家讲“爱有差等”,这是基于事实说话的。更重要的是,儒家讲“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让“爱”有了博大的意义——仁者爱人。北宋大儒程颐说:“医书最善譬喻,以手足萎痹为不仁。”研习儒家经典一辈子,程颐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释“仁”,但受医书的启发,他让人明白了什么是“不仁”。明朝时又产生了成语“麻木不仁”。虽然这个成语出自一位医生,但医理、哲理有相近之处,拿它来理解“仁”,未尝不可。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儒家“与天地参”,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爱花草树木,爱鱼虫鸟兽,爱该爱的一切。“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怎样的识见?这是怎样的情怀、又是怎样的格局?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里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道出了炎黄子孙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人与宇宙是合一的,人体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体。有了这种思想,人类社会才不会战火纷飞;有了这种思想,人类才不会面临生存窘境;有了这种思想,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 上一篇:上一篇:尚振江 | 千年古街宁母亭
- 下一篇:下一篇:何志云|我的祖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