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贵 | 《嘉山祥水》(祥水卷)之湖东排渗河
湖东排渗河位于嘉祥县梁宝寺镇东北部 ,是京杭运河的一个支流。西起于梁宝寺镇王场村,向东10多公里,止于汶上县境内。该河流域大都在汶上县境内,嘉祥境内0.46公里。
一:湖东排渗河名字的由来
湖东排渗河源于梁济运河东岸,汶上县叫“东湖排水河”,嘉祥县叫“湖东排渗河”。
据《禹贡锥指》载:“湖(南旺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运河)西部分称南旺湖,周九十里,运(运河)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一百里。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五十二里。部分在嘉祥境内。因历史上长期受黄河侵淤影响,不断抬高地面,老运河废漕运,新运河和新运河支流红旗河开挖,雨水通过红旗河流入新运河。在嘉祥境内的南旺湖逐渐干枯,成为耕地。现在说的“嘉祥北湖”就是历史上的部分南旺湖。
该河的源头在今梁济运河的东岸,嘉祥县梁宝寺镇北湖区最东面的王场村附近,该河又是为了排泄梁济运河的渗水而挖,因此,嘉祥县称之为“湖东排渗河”。
二:鲁九公墓
湖东排渗河源头处有“茅家堌堆墓群”,又名鲁诸公墓、鲁九公墓。该墓群位于汶上、嘉祥、梁山三县交界处。面积约50万平方米。
据《春秋》等史料载:“桓公游于阚,面南望气卜吉,而欲葬焉。”公元前694年,桓公死,遵其遗愿葬于阚城西南之凤凰岭之阳。之后,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俱葬于此。又据明编《汶上县志》载:“鲁诸公墓在县西南阚乡泽(即汶上县西南南旺附近)。”
墓群中现仅存吴家堌堆,高出地表约7米,为圆形封土,直径约30米。吴家堌堆周围散落有大量陶片。陶片时代跨度较长,从西周一直延续到唐代。时代与鲁诸公墓的年代基本契合。其他堌堆已经消失。
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保单位。古老的嘉祥鲁九公墓得到了合理的保护性看管。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
三;湖东排渗河的开挖和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开挖新河,疏整旧河,调整水系,河道不断演变。根据梁济运河东岸王场村这一带旱涝的实际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带的实际问题,嘉祥县委县政府和汶上县通力合作,于1959年至1960年,进行了初步开挖。1966年和1972年又进行了两次挖掘,使得该河道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功能。
据说,开挖的时候,嘉祥、汶上两县的社员都踊跃参加,干劲十足。社员们用抓钩铇,铁锨挖,筐背,肩挑,人推、牛拉,干的热火朝天。几个月就顺利竣工了。自此,湖东排渗河就保护着这一带的农田,旱涝都能丰收。
2013年嘉祥县根据“南水北调灌排影响工程,引河低标准1/5除涝”的原则,对湖东排渗河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治理。2023年又进行了一次深挖、拓宽、除污等治理工作。
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下了水环境治理的“快进键”,扎实推进“河长制”向“河长治”的转变,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梁宝寺湖东排渗河进行了排查、整改各类水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之以恒地改善河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努力打造出了河水畅通、水淡碧清、创建出人水和谐宜居的最美生活空间。 对湖东排渗河划定了保护、治理的范围 ,并专门、专班管理,负责到人,责任到底。
如今,湖东排渗河得到了彻底的治理清淤。没有了人为的污染,碧水潺潺。芦苇、蒲草、菹草等,密密麻麻,杂沓丛生,鲜绿如碧玉。鱼群翔游,蜗牛、河蚌、龟鳖、泥鳅、鳝鱼等,藏于水底。更有白鹭、水鸭子开心地捕虾捉鱼。夏天这里蝉鸣、蛙唱 ,热闹非凡!它们在这里和谐共生!湖东排渗河两岸绿树成行,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喜鹊、麻雀、布谷鸟、老鸹等在这里栖息、安家,繁衍生息。有感写古风诗一首,赞曰:
鲁国君墓地,湖东排渗区。
九公今安在,当惊世界奇。
- 上一篇:上一篇:陈宗贵 | 《嘉山祥水》(祥水卷)老赵王河
- 下一篇:下一篇:陈宗贵、陈延辉 | 《嘉山祥水》(祥水卷)之金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