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 | 闲话"接班"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李炜 | 闲话"接班"

来源:本站    作者:李炜    时间:2024-05-29      分享到:


近日,在某学校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我长大以后想······因为······所以······ ”造个句,“说说你心中的理想”。

一小学生走上台,神气十足,侃侃而谈。“我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的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有好事者录下了这段视频,并发布到了网上。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对这一“行长之家”浮想联翩。农业发展银行的有关领导坐不住了,迅速展开了彻查。  

从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农发行工作人员及时做出了回应:“这是某支行行长的孩子,并不像视频里讲的那样,家里都是行长。他的爷爷是支行的普通员工,已经退休近20年了,他的妈妈是普通的科级干部。”  

或许,孩子的发言中有着几分“夸大”的成分,毕竟,孩子尚小,在他的认知里,未必能搞懂行长、科级干部、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再者说,这不过是随堂造个句而已,又不是实打实地填报家庭成员信息,童言无忌,我们大可不必去较这个真。  

在众人眼里,进入金融系统谋个一官半职,是份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从正在热播的谍战剧《追风者》里也可见一斑。剧中,由王一博饰演的魏若来是一名乡下来的“沪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打工仔”。他租住在贫民区“七宝街”,后来一次机缘巧合,考入了中央银行,成为一名在编的银行职员,可谓平步青云,由丑小鸭摇身变成了金凤凰。街坊邻居们对其刮目相看,视为神灵一般,极力讨好,都想从若来嘴里获取一些股市上内部消息,一时间小魏成了整条街上最靓的仔,派头十足,风光无限。  

不仅是在戏里,即便现实生活中,时至今日,银行依然是份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的好工作,福利、待遇妥妥有保障,着实令人羡慕。一家两代银行人,家里的经济条件差不了,又有行长大人光环在,孩子从心底萌生一种优越感、自豪感。这从孩子的言语中也可以听出来,自信满满,估计家里大人平时没少了给孩子灌输“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家里大人可能会这样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像你爸爸一样当个行长啥的。”受到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要当行长”自然而然成了孩子心中的理想。

20世纪70年代,社会上有一种就业,叫“接班”。所谓“接班”,就是父母退休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但不一定要继续做父母原来的工作。  

父母是工人,子女中必定有人进场当工人;父母亲是烟草公司的,子女中必定有烟草公司的;父母在银行上班的,子女中必定有在银行上班的;父母是老师的,子女中必定有当老师的;父母是做医生的,即使子女不会看病,也会出现在医院的后勤岗位上,等等。反正在那个年代,父母在什么单位工作,通常子女也会选择在同一单位或同一系统内找工作。  

这种“接班制度”,刚开始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既可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单位的缺员问题。但慢慢地就变成了从事某些行业某些家庭某些人的特权。  

后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体制化改革的深入,各个都在提倡“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选人机制,职工子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接班”,要通过考试、面试、竞聘上岗等形式择优录取,进入公司的门槛越来越高,“接班制度”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众所周知,作为一行之长、一家银行的领导者,必然是有能力、有魄力、有担当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平日里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关键岗位上勤勤恳恳,诠释责任与担当,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一年一年拼出来。只有在银行业务方方面面表现特别突出者,才可能被组织提拔重用,委以重任,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万万不可任人唯亲,想要“继承”更是痴心妄想。

“世袭制”,那是封建社会的“糟粕”,终将被历史所淘汰。想起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陈胜说过的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第一代,积累财富,第二代,能好好守着财富就不错了,到了第三代,很有可能就挥霍一空了。财富真的只有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才是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它的来之不易,这样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社会,一切要靠自己,自己有本事才是真本事,凭真才实学,脚踏实地,方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俗话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家庭环境能深深影响一个人,更能改变一个人。大人的思维理念、日常言行,往往决定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事件中的小孩子,尽管小小年纪,而脑袋瓜潜意识里已种下“官本位”思想的种子。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官本位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思想家商鞅,在《开塞》一文中有系统的描述。商鞅把文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亲亲而爱私;第二种是上贤而悦仁;第三种是贵贵而尊官。商鞅认为上古爱私,中世上贤,近代尊官,是因为民道弊而所重易的结果。在秦朝采用商鞅思想取代周朝统一中国后,成为了中国的官方文化。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使“官本位”思想意识深深扎根于劳苦大众心上,嵌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让一部分人变得浮躁,追名逐利起来,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却不知“世人都说当官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当然,一个七八岁小孩子不谙世事,口无遮拦,我们也不必想得太多,不妨,带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小小少年,有如此远大的理想,本无可厚非,做人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都说“初生牛犊不畏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