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云林子 ‖ 语出自然写小人物,言为心声抒真性情——读《微山湖畔》偶感
读小说《微山湖畔》,仿佛观看一部在广阔天地间徐徐展演的农村题材年代大剧,一群平凡朴素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情怀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眼前。如此阅读效果,原因之一在于作者魏留勤先生写作功底深厚,语言功夫非常到家。
这部小说的语言文字自然天成又极具特色,仿若一泓清泉,于质朴中见灵动。主要体现在叙事语言、人物对白、景色描写等几方面。
小说的叙事语言非常流畅自然,如潺潺溪流,毫无滞涩之感,将情节发展、人物经历徐徐道来。
例如小说除了重笔塑造了一号人物群像之外,还推给读者一些鲜明的配角形象,其中浓墨塑造了一位种庄稼好手王玉明,就是王小飞的父亲,他是那个年代对农业经济觉醒较早的农人。这个人物靠自己开荒种地,在把收获而来的农产品走街串巷去售卖时,又爱耍小聪明而谋取零星小利,人性中暴露出了些许庄户刁的狡黠,但是他对土地的熟悉、依靠,却也代表着那个年代中国农民对家乡对本土特有的一份执着和依恋。这在第十章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P164、P165)的叙述中,可以得到充分体会:
“王玉明扛着铁锹,出了村子。放眼望去,路两边远处近处的田野里,已经返请的的小麦翠绿成一片。田野里有稀稀落落的人影在走动,王玉明本以为这样的雨天只有自己才会去地里看看,未成想还有比自己更早来地里的人。望着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麦田,漫步在田间小道上,闻着泥土的气息和麦苗散发出的清新的青草味,还有比这更让庄稼人着迷的吗?
……王玉明走下大堤,来到自家开垦的荒地上,脚下灰黑的泥土经过一冬的风雨雪冻,显得松散暄软。细雨打过的泥土有点黏鞋,王玉明索性脱掉鞋,光着脚踩在泥土上。被细雨浸润的泥土有些凉,可对于一个在大湖边、泥土地上滚打了一辈子的庄稼汉,这点凉又算得上什么呢?王玉明用铁锨在土地上挖了一锨土,蹲下身去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攥了攥,又送到鼻子前深深闻了闻,喃喃说了句“好有劲的地啊”,然后他像在叫醒一个熟睡中的人一样,用手轻轻拍打着脚下的泥土,说道:“安闲了一冬的兄弟啊!三月了,是该醒来跟俺一起忙活了。”
以上叙事,把我们农业中国一名标本式农人对土地质朴的热爱和虔诚蕴含在字里行间。读这些文字,让我似乎看到了我们祖辈父辈近乎一生匍匐在土地上的的影子,这也应该是作者对这片多情的土地深切爱恋的换位表达,着实让我感动至深。
小说在人物对白的语言描写上,又极为贴合角色身份,农民汉子的豪爽粗粝、村妇的泼辣爽直,皆通过对白生动展现,使读者仿若能亲耳听闻。
例如第四章第三部分第15、17、26自然段(P62、P63)王小飞的语言描写:
“咱上辈人常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咱从老家出去的人,在城里混得再好,可老爹老娘、兄弟姐妹还在农村,还是农村人。你就是成了县里的领导,把老家褒贬来报褒贬去,也让人觉得忒不地道了吧……啥鸟玩意,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在城里待了几天,就拽成这样,老家都盛不下他了……真是鮥鱼一伙鲶鱼一伙,瞎子找瘸子,聋子找哑巴,臭豆腐找面酱,念书的找读书的。”
还有第十七章第三部分第九、十一、十三自然段(P306、P307)麦香与王金昌喝酒时对王金昌说话的语言,描写得也非常地道:
“这是俺在南方买的一桶米酒,听那边人说米酒好喝不醉人,还能滋养人,今儿八月十五月圆夜,咱就尝尝这米酒……俺也不知是该叫恁兄弟还是该叫恁哥,无论叫恁什么,俺麦香都要谢谢恁对俺的照应和帮衬。来俺麦香敬恁……恁才三十二岁,咋能叫恁老王呢?俺三十三岁,比恁大一岁,恁是不是也要叫俺老麦啊……”
这些人物语言蕴含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方言俗语的恰当运用,不仅没有造成阅读障碍,反而让故事更具真实感与亲和力,为小说增添了醇厚的乡土气息、幽默感和趣味性,使整个作品在语言层面就构建起了一个鲜活而独特的微山湖畔世界,值得细细品味。
小说对微山湖畔的景色描写,用词也如此精准且凝练,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其神韵。
举例第十九章第三部分第一、二、三自然段(P343)的描写:
“冬天悄无声息地过来收拾一切了……田埂上的杂草干净了,田埂里也没了庄稼的装饰,田野与田野之间除却了琐碎的细枝末节,尽现眼前的是优美的曲线。田野的尽头,清晰又广阔。冬天把真实和本色还给自然,大地敞开胸膛,毫不遮掩地袒露出实在和坚硬的土壤,没有太多的包装和装饰,一切都真真实实,直白且自然……傍晚时分的大湖,除了一派萧瑟,就是寒凉了。湖风入骨,湖水冰凉,码头场地上用芦苇、湖草搭就的茅草屋根本挡不住无孔不入的寒冷。”
简单的描绘却让湖畔冬景跃然纸上,且蕴含着自然哲理,烘托了人物心境,与紧随其后故事中王小飞事业拓展的情节相呼应衔接。
总之,读《微山湖畔》,读出魏留勤先生小说语言精炼,善用白描手法,文字朴实简洁,寥寥数语勾出场景与人物,使作品自然流畅又富有诗意,更让我从语言文字中读出了魏留勤先生对这方水土深沉的爱,对“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侯仰军<微山湖畔>代序<微山湖畔,梦里故乡>)的这方水土上人的深情与歌颂。我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内心时常被打动,几度热泪盈眶,对魏留勤先生肃然起敬,也非常感谢其用文字为农民代言,为农村人谱写赞歌。
- 上一篇:上一篇:「评论」邓华乔 ‖ 谈一下情绪价值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李昌杰 ‖ 黄河带我回家》散论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