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影评」张阿芳 ‖ ​露天电影院 看《哪吒闹海》

来源:本站    作者:张阿芳    时间:2025-02-26      分享到: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哪吒闹海》,确乎是在露天电影院看的,至于我们小城的露天电影院是何时建的,什么时候不再放映电影了,一无所知。

露天电影院都是夏天放映电影吧。我还好奇地问过大人,如果电影放映中,下雨了怎么办?当然我不记得遇到过这种情况。

我说的露天电影院是真正的电影院,也卖票,不是那种放映队在厂矿企业和农村放映的露天电影院。

露天电影院在电影放映前门口墙上张贴海报,电影海报都是印刷品,《405谋杀案》《白蛇传》(戏曲电影,《小花》《月亮湾的笑声》,还在旁边贴上毛笔字写的放映时间,场次,票价等。那时,只要上映的新的电影,海报一贴,全兖州都知道了。

我打电话问徐老师关于露天电影院的事情,他告诉我,那时的人民电影院和光明电影院放映机都是座机,而露天电影院是提包机,提包机只能放16mm的胶片,而座机可以放映35mm的胶片。露天电影院在兖州属于二等公民。

那时的新世纪路还是一条窄窄的小道,两旁有菜地,种满了刚白菜。老城墙的断壁残垣还在。城墙下那家人的傻儿子总是坐在家门口,面带微笑。有时他会绕着城墙根玩,有时对着府河发呆,他从不攻击人,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脸上总有孩童的稚气。

我很爱看电影,却没有多少钱买票,有时会蹭电影看。

唯一一次没蹭成功的是在冬天,我们去人民电影院看《早春二月》,电影里肖涧秋刚到芙蓉镇,我们就被电影院工作人员抓到了,毫不留情给拎了出来。

这次看《哪吒闹海》是和姐姐还有韩芳一起去看的,也没有买票,溜进来的。

露天电影院是一排排水泥座位。夏天不怕冷,讲究的人会在水泥凳子上垫上一张纸。我们没有座位,就蹲在前边看了起来。

那时还没有电视剧《封神演义》,小孩子也大多不读《封神》这么老气横秋的书,哪吒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形象。可以这么说,《哪吒闹海》的出现,是对全民的一次哪吒,李婧,龙王,太乙真人等封神人物的知识普及。

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就像是给长期饥饿的人上了美味大餐,太震撼了。乾坤圈,混天绫,加上后来的武器风火轮,火缨枪,哪吒的三头六臂,深入人心。

忽然有人喊:查票的来了。

我和姐姐,韩芳赶紧往厕所跑,这时女厕所里挤满了人,我的心突突跳,十分紧张,看到这么多人躲在厕所里,又想笑。

过了几分钟,我们就出去重新看电影了。

再回过头来说这次看的《哪吒闹海》,导演包括阿达,一个熟悉的动画导演。配乐是戏曲腔调,画面,特别是海浪,很有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的味道。

而人物塑造上,李靖就是标准的官僚形象,当他拿剑砍向肉球时,就感觉他非常冷酷,自私。

太乙真人则是仙风道骨,乘仙鹤而来。银发白须,一看就是得道高人。

而且无论是哪吒,李靖,太乙真人,还是敖丙,都是丹凤眼,只是眼睛大小不同。

哪吒和李靖关系十分疏离,而和太乙真人十分亲昵,拜师那段就很明显表现出来了。

哪吒的坐骑是一头梅花鹿。

敖丙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形象猥琐,脸色苍白。

七岁的哪吒,白衣,蓝领,紫裤,看着十分清爽。当他举剑自刎前,对李靖说:“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自刎而死,当年不知有多少人曾为这一段流下眼泪。

太乙真人精心培育荷花,莲藕,哪吒重生,已和李靖无半分关系。

王者归来的哪吒有了新的武器风火轮,火缨枪,还能变幻三头六臂,以雷霆之势降服了龙王。

陈塘关恢复了幸福祥和,哪吒告别了太乙真人,陈塘关百姓及好友,骑鹿奔向远方。

李靖没有再出现,作为一个符号都没有,导演没让他出现,说明了一切。

《哪吒闹海》完成了一次对中国人封神故事的启蒙,后来看《西游记》,看到哪吒和托塔李天王败于孙悟空,我还迷糊呢,哪吒怎会打不过孙悟空呢?

看了今年上映的《哪吒2》,饺子导演说其实这一版的哪吒形象更符合《封神》原著人物精神内核。

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电影依然是人们宣泄情感的公共空间。有的人在申公豹身上代入自己的情感,也有的人在哪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

露天电影院不知从什么时候消失了。时光流逝得如此之快。每次路过中御桥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往那个方向一瞥,倘若是夜晚,霓虹灯招牌闪烁,变成“蓝宝石影视厅”,变成“某某地锅鸡”,宛如王家卫电影镜头,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生活就是如此,你还没有准备好,已经过去了。理想还没有实现,人已经老了。只能追忆了,一切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