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凤霞 | 由学习声乐引发的中庸之道的思考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邓凤霞 | 由学习声乐引发的中庸之道的思考

来源:本站    作者:邓凤霞    时间:2024-01-26      分享到:


我跟王建华老师学习声乐有两年多时间了。其间,除了疫情的原因不能线下上课外,基本上能保证线上、线上课程的不间断。当然,成人学习比不了学校的全日制教学,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进度上,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效率都要低一些。

古人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喜欢声乐的朋友们来说,能把爱好做到极致,丰盈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我是一个声乐小白,从小就爱唱歌,一直是拼嗓子在唱,一点声乐理论都不懂。唱歌时常常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要想完整地唱一首歌,就必须降调,降到适合自己的音域才行。那时的音域比较窄,一度以为自己只适合唱女中音的歌,或者唱一些通俗歌曲。

自从跟王建华老师学习声乐后才知道,原来唱歌是需要掌握很多的理论和技术的。而每一项技术,听起来比较容易,真正做起来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器乐就是用乐器演奏的音乐,那么声乐也一样,说白了就是用身体这件乐器演奏出的音乐。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唱歌的好听与否,与身体这件乐器是息息相关的,乐器打造的好,才能唱出动听的歌声。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器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乐器的调音也是清晰可见的。拿小提琴为例,如果你想要得到明亮的音色,只需更换较硬的琴弦,或者调整琴弓的压力、速度和角度等等即可,这些调整都是可触摸的实体。而声乐却不同,如果想获得明亮的音色,需要调整我们的气息、咬字和共鸣腔体,这一系列的调整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靠自己不断地“实践—体悟—再实践—再体悟”。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敏锐的耳朵帮助我们视听和纠正,否则就容易跑偏。
我刚开始跟王老师上课时,感觉老师讲到的理论都很好理解。老师一说就明白,自己一做就不对。对此我很是郁闷,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领悟能力太差了?其实,我们所谓的“明白”,也只是表象,“一做就不对”也是因为没有深入领会其实质。随着学习的深入、思考的加持,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对老师讲到的某一个知识点顿悟,进而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即使如此,由于声乐需要多个腔体的协同配合,我们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做到协调统一。也就是说,由于声乐学习的特殊性,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找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指导至关重要。

比如老师讲到的气息问题,唱歌之前要吸气,唱歌过程中要吐气,看似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想要做到位却是难乎其难。不是吸气吸的太满了,就是吸的太浅了;不是吐气太快了就是气息僵住了。

还有老师讲到的唱歌时要打开口腔、打开喉咙,我们要么打开太大,造成声音撑了;要么就没有打开,声音是挤的、扁的。

老师常说:“学声乐用的是脑子,不是拼嗓子”,我深以为然。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听老师的课就能学好声乐,或者认为有个好嗓子就能唱好歌,显然是不对的。知易行难,听课是很容易的事,把老师讲课的内容融会贯通,则需要大脑的思考和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跟王老师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刻,也是老师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情就是:“唱歌要把握一个度,腔体打开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气吸的太满不行,太浅也不行,要刚刚好才行”。老师的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原来,歌唱中也蕴含着中庸的道理,也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执其两端而取其中,在没有量化标准的情况下,要做到“不大不小、不满不浅”,需要我们的悟性和反复修炼,还要有老师精准的指导。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做到千锤百炼,才能从容不迫。

《论语》中孔子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甚矣乎”。纵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庸之道无处不在。

吃饭饱了不行,饿了不行,要七成饱才好;身体的各项指标高也不好,低也不行,在正常范围内才健康;做人骄傲不行,过于谦卑也不妥;房子小了太拥挤,大了不聚人气;人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要修炼到能控制情绪才行。

人在交往中也应遵循中庸之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过密,就像孔子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大自然中也讲究风调雨顺,过旱、过涝都是灾。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生而为人,凡事都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如果将事情做得太绝,那么,最后受伤的人,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最后,借用孔子的话:“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与朋友们共勉。

写于2024年1月25日 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