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张克龙 ‖ 鱼台稻改赞(组诗)

来源:本站    作者:张克龙    时间:2024-11-08      分享到:


山东鱼台县,地势低洼田

濒临南四湖,年年有水患

庄稼收获少,岁岁遭饥寒

六十年代初,稻改换新天
县委发号召,老少齐动员

水患化为利,旱地改水田

平整大田地,挖河建水站

引进水稻种,种植学经验
江南去取经,培养技术员

水稻有收成,农民吃饱饭

齐心共协力,不怕苦与难

稻改出成绩,精神永流传
一九六四年,县委决策宣

上山采石头,排灌设施建

挖河引来水,沟渠配套全

五月育秧苗,六月插大田

制定好措施,管理抓重点

水稻有收成,不过饥荒年
生存求发展,治水要攻坚

全县树雄心,立志克难关

学习老愚公,工程大会战

比学赶帮超,好人好事现

登上黑板报,广播来宣传

鼓足人干劲,文艺与表演

治水把稻改,激情永点燃
要想治好水,挖河建水站

急需石头料,外地去开山

组织釆石队,不顾苦与险

身背干粮去,连续加班干

一锤一锤砸,一块一块搬

流过血和泪,流尽身上汗

搬来山上石,建成沟与站

河水流进地,水稻得浇灌
治水把稻改,急需物与钱

出工又出力,捐款作奉献

有的扒屋石,有捐房梁砖

有的卖嫁妆,钱物一齐捐

上下一条心,打好攻坚战
建站要先行,水利大会战

男女齐上阵,共把水站建

勘测规划好,工地搭茅庵

号子喊阵阵,加油劲倍添

排灌站建成,人们喜泪连

涝能排出去,旱天能浇灌

水稻长势好,处处丰收年
修好排灌站,沟渠配套全

冬春农闲日,开始大会战

撬开冻土层,挖土用铁锨

抬土一筐筐,肩挑一担担

沟渠连着河,方便排与灌
会战已告捷,农田渠网建

育秧战役响,技术是关键

全县开大会,技术夜校办

早起天不明,地头三顿饭

晚上学技术,经常连轴干

苦干加实干,无私作奉献
水稻育好秧,大田要平整

土壤有盐碱,高低又不平

整治任务大,水牛立大功

大田已平整,插秧不能等

技术人员上,现场来传经

操作要点讲,深浅要适中

手把手来教,争当小学生

虽然腰腿累,脸上绽笑容
水稻移插完,管理很重要

浅水好插秧,深水返青好

促进早分蘖,拷田壮秧苗

拔草要及时,肥料要施巧

病虫早预防,才能产量高
要想长得好,肥料少不了

当时没化肥,农民点子妙

自制生态肥,绿肥沤制好

挖出黑塘泥,打捞水杂草

加上禽粪便,还有人粪尿

添加草木灰,共同沤制好

俗称三鲜汤,肥料还挺高
水稻要长好,草虫要除掉

草争光与肥,虫把叶吃掉

那时少农药,人工是依靠

除草人工拔,流汗又累腰

治虫人工捕,瓶装大火烧
金秋十月里,稻菽千重浪

辛劳与汗水,换来丰收象

老少齐弯腰,镰刀磨得亮

金穗铺满地,人人喜洋洋
水稻收割后,捆把运进场

打谷要脱粒,颗粒要归仓

机械能力少,人工来帮忙

脚踏打稻机,稻谷堆满场

啨天好晾晒,装袋归粮仓
稻改喜丰收,缺粮变余粮

公粮尝喜悦,支援国富强
稻改争先进,涌现众模范

双河八姐妹,意志如钢坚

临河铁姑娘,赛过好儿男

开山采石队,不怕苦和难

艰苦去奋斗,无私来奉献
稻改粮滿仓,大米质优良

香飘大地远,美誉九州享

米好出好酒,曾夺广告王

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
稻改精神传,如今天地翻

绿色与生态,营养健康全

实现五统一,发展新理念

供种与育秧,管理与订单

品牌要统一,确保粮米安
社会再进步,机械来收种

镰刀墙上挂,脱粒机不用

化学来除草,飞机打药行

前人把树栽,后辈把凉乘
同心与同德,居弱要图强

艰苦来奋斗,拼博奉献扬

弘扬其精神,鱼台更辉煌

衷心来祝愿,幸福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