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刘啸 ‖ 组诗

来源:本站    作者:刘啸    时间:2025-03-05      分享到:

枯枝


被黎明的寂静染红,那盆栽里未朽的枯干

是霰雪里的一道暗影


它应该是第三株了。白,浅红,深红

我相信了自己的金命和手重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可惜。风在风中宣扬着

道德和生活哲学


山河还是选择了苍白

我们的沉默,就是一树花开和对春的记忆


一把椅子


我目睹他从木头里,抠出一把

椅子

另一棵树坐上去

我目睹整片森林高举着的手臂

一把椅子

陶醉于自己的吱嘎声

所有卯钉,这来自自身的某部分

掘进在自身

从木头缝隙,弥补椅子松散的部分

我目睹自己就在那把椅子前

落下灰尘

从明亮的油漆生长皱纹

木头喘息

我在木质的纹路里,结满蛛丝马迹


镜头捕捉到一只麻雀老去


它将我们带入寂静。

这小小的灵魂,微闭双睑,将身躯

抽空——

谁拿走了它唯一的思虑。

信奉的翅膀和爪如此僵硬,倾斜的

一刻

它扶不起自己这只旋转的陀螺。


一个人走在雪上


你一生的背影,走在雪上


一张纸填不下那些无边的白。风正穿过更深光芒

交织的黑色栅栏


一个独钓者,已化作对面的一座山峰

只留下蓑笠,孤舟,以及一首诗的回音


一个筑雪造屋的人

心已被招安。他唯于雪堂藏下另一个春天


没谁留心雪地上,那一行彳亍的脚印。没谁懂

他昨夜的寻访

故迹深掩,音色渺茫

他只记得一个人倚门回望,梅花的模样


雪花一样的词


是雪花一样的词

纷纷扑进你仰望的怀抱和衣领


明明灭灭的时间,第一片雪

裹着一个婴儿的啼哭


那轻轻的撞击声,春天的訇然

来自某个不为人所知的方向


谁能看到吟诵者目光的尽处

生死奔赴,语言是一种浩大的洁白


一定,有火在燃烧,有水在汹涌

它们是水的灰烬,和火的骨头


仿佛你一个人独自提着一盏马灯

寻找一根马的缰绳



苏轼(组诗)


杭州


一场瘟疫与灾荒关联

都要你十万火急


先瘦了骸中之骨

再配药方,疗救人心与政治


你是那个时代年迈的弃儿

和富有的乞讨者


富有天地的人

没有讨不来的天乾地坤


最大的弃儿

挽起两袖,仅剩的清风


慷慨写下奏劄,写下江南

繁华之上的云烟



苏堤


谁用苏堤长长

围了新水与旧池


他的目光比柳丝缠绵

比烟波浩荡


他清除的淤泥

总比内心还多


他只是

用了一个人的寂寞


治一治

这王朝一角的梗塞



孰为君子


几度往返

自贬于这条从京城到杭州的路

拔除的荆棘。有人植柳,安居,间或

想一番繁华与盛世;却有人

在旧文字里安插针锋,刺血

说嗅着暗藏的辣与腥

朝堂设置的陷阱

谁的幸运

都将是国家之祸

只是,一种为人而设,一种为己而筑

一曲泻在夹缝里的水

只用作解着近忧与远渴

这世上,怕只是一个君子

被无数人穷追不舍



太皇太后


也懂植桑,养蚕

也懂如何做帝国宽厚的

女人

和泥土


要多大的手掌

伸出

才能站稳这些男人

汹汹的口舌


那片叶越来越薄

无数“欲望”

正穿过帝国柔软的

脉络


偶尔也有钻心的痛

恍惚于

吐出的丝

被夕阳染红



斯人独憔悴


感动于黎民的送行,在河流两岸

站成另两脉河流


感动于伏跪于地的将军,不计前嫌

而至亲骨肉曾被斩于斯人刀下


那些朝堂的教唆者,还不曾贩卖人心

投掷夹杂污言的鸡蛋和菜叶


时代的义士

也不会剜割心肝,啖着滴血的肉下酒


一个东坡足够大宋用了

千年之后,伏俯于轼上的人


回首来时车轮的印辙

内心数着那



惠州


赐予险山恶水

赐予夜雨行舟

赐予庾岭眉山间的

六十花甲

十万八千里遥迢


只还是一个醉

独立行舟

笑“此心安处”

怎一个“乡”字了结


天意足够放流

人心足够追逃

诗人唤醒政客舒展的

眉头

烟云深处

此地是惠州



追杀


押着整个大宋的囚笼

铁链上的狂风暴雨,追索

一个盛世之名


在南国,他随手扔下荔枝

红缯一样的壳

像扔下他们血红的眼睛


如此决绝

他宽大的袍袖能藏着闪电

这蛮荒的天空

竟藏不下一个人寂芜的身形


走进无穷的夜

以泥泞涂抹笑容

他的狼狈毕竟和大宋不同




世事

拗不过王安石,司马光


大宋

拗不过党争


终是苏轼拗过了

他把王朝放逐在路上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