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李佳凝 || 我的偶像
我的偶像
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中学附属学校七年级三班 李佳凝
指导教师:魏蕊 张玉环
冥冥中,柔夷执柄油纸伞,身着青素旗袍。她眉骨清秀,眼神清澈的犹如一潭静水。雨珠带着诗意从她身旁划过,正如张爱玲所说: “分不清是人意还是天意。”女孩如诗如画地立在朦胧烟雨中。
她,就是林徽因,是才女,更是我的偶像
灼灼其华,傲然于世
墙角养着一枝白梅,就如同亭亭玉的林徽因,清秀、淡雅、孤傲。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本名林徽音,后来改名是因为另一位男作家与她重名了。徽音有些愤慨,当即给自己改名为“徽因”,后来,朋友向她提起这件事,她微笑道:“我倒不介意别人把我的作品认成他的,就怕别人把他的作品认成我的。“
她的才华,如涛涛海面上的一朵花,人间清才,一枝独秀。她的才华孤傲,是人间的闺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旧时北平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我的偶像。
一身诗意千寻瀑
林微因自幼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从小就在古典的氤氲中成长,父亲的长年不顾,母亲的封建无能,却没有遮掩住她溢源不断的才气。玫瑰中的栀子,是最清素高洁的一朵。因为才气,小小的她被重视起来,年仅八岁就被父亲依为纸笔上的知己。后来,徽因跟随父亲到国外。一次偶然,她的外国朋友带她去欣赏建筑,被徽因极具一格的审美所折服。“菲丽斯(林徽因在国外的名字),”朋友双眼亮晶晶的望向她,“你真的很适合做一个建筑师。““建筑师?就是盖房子吗?”林徽因极为诧异。
在朋友的解说下,她心中的火苗开始灼灼燃烧。徽因,诗情画意,独占鳌头,却清淡高雅。她,我的偶像。
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才华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她的丈夫梁思成,当建筑学家的梦想由她而起。人烟滚滚中,林徽因又结识了徐志摩、金岳霖,一个风情万种的浪漫诗人,一个人气旺盛的哲学家,这两位在当时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在她的人生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激励。民国年代,战火烽烟弥漫整个中国,林徽因和梁思成却坚持去各地考察。有很多次,甚至数不清,他们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即使是如此,林微因也坚守她作为建筑学家的本分,冒着生命危险走遍全国各地,只为让中国特有的艺术和文化拨开阴霾,重见晴天。途中,林徽因突然卧床不起,为她检查身体的医生说:“很不幸,林女士最多只能再话五年了。”她听到了噩耗,却不曾绝望,病危时,她卧在床上,手描—张张稿纸,将自己的时间一点点消逝,最终完成了设计国微的重任。
栀子飘落,是她走过的春夏和秋冬,酝酿着诗意,飘散着清香。在医院的一个安静夜晚,人生走马灯般的从她眼前灼瞬流过。她平静地离开了,她会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没有病痛,补偿她所有未完成的梦想。她,我的偶像。
梁思成遵守他们之间的约定,亲自为林徽因设计了墓碑。他设计的墓碑简洁大方,正如在世的林徽因,青罗素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金岳霖为她题词:“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一生,短暂、却极致绚烂。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对她而言,也许是最好的夙愿吧。她的不凡才华,她的清尘脱俗,在这世上永不磨灭。她,我的偶像。
作者简介:李佳凝,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女孩子,就读于充州区一中附属学校,是一个13岁的青春文学、历史文学的狂热粉丝,对语言艺术与文学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喜欢富有文艺气息的作品。目前在学校担任数学课代表,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好动的学生,喜欢插画、看书,弹琵琶、做几何题和听歌.最大的爱好是一个人写故事。
- 上一篇:上一篇:「诗歌」张辉 ‖ 诗歌二首
- 下一篇:下一篇:「诗歌」李雪影 ‖ 愿做浪花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