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歌」关海波 ‖ 在语言的弓弦上(组诗)

来源:本站    作者:关海波    时间:2025-03-14      分享到:


在语言的弓弦上


当锋利的语言之箭

射向心灵

惊弓之鸟随时可能在射程内出现

我随时可能发出一声扼腕的感叹


李清照古典式的惆怅里

——野草丛生

尽管不断有人朗诵她的诗句

但《李易安集》的花园里依然荒芜

空留下慷慨中的优雅

清丽中的无奈



在纸张上写下诗句的人

已远走他乡

我在屋子的一隅

朗读他们的金句

诗叫《唐诗》

词叫《宋词》



阅读它们

是在我十六岁那年

从此之后每当有所触动

常在诗情词律中寻找回应

随之而来的是焕然一新的世界

是心灵得到洗涤的愉悦与亲切

艺术之路悉心静之乃得浑厚

诗的花儿要开

先要放开心性


一个平庸的人

烤着词语的篝火

遵从古人的默默引领


现代诗歌的主观性

加上诗人的情绪与思想重塑让词语有了观点

让诗句有了色彩

有了张力

人的孤独来自于对知识深层的探索

在知识的浩瀚中需自我缩小形象

才容易钻得进去


诗歌是解剖心灵的手术刀

是治愈创伤的止血剂

阅读、体验与思考是磨砺词汇的砺石

敏锐、洞悉和表达是打动人的无形纤手

不要轻易地解释诗意

会被解释的词不达意

只有用心品读

才能领悟出语言之外的招唤之声

我的语言之箭已经射出

你是否听到弓弦的回响

与和声般的空灵




邻家大哥--华德民

巨王林的麦芒上闪着温暖的余光,

当然堂主

人去堂空,

留下紫藤追赶着节令,

它与满院的花草纠缠不清,

偶尔邀朋友花下小酌。

曾经的杯盏里溢出激昂与冲动:

“干了这杯酒,咱弟兄们再谈事情!”

说这话时他很认真。



他成长的村子,

上面是王坟,下面是煤层。

农民的儿子做了矿工、记者…

成为文学里的掘进工,

历史的巷道里看到了命运的背影。


《黑劫》里走出的屠龙少年,

一个地道的兖州爷们,

窝居曲阜

在油画里寻找风景。





大雁向北,黎明往西

      —赠黎明


三月初,

黎明站在泗河堤岸上

写完《大雁向北》后,

坐火车西行入蜀,

与女儿团聚。

雁路重叠,

而时空交错。



大雁的叫声

常常自带韵律滴入吟者的语句,

溅出词语里的颤音,

这又是一次。


一行北归的生灵,

被我们作了密密麻麻文字里

一行扇动着翅膀的意象,

含着心中的隐喻。


大雁向北,

被与生俱来的责任驱使。

当它们飞过头顶,

我抬头看了一眼亘古不变的天空,

目光所及

一切都是它的衬托,

包括生生不息的雁叫之声。



大雁向北,诗者往西,

诗句在文化的天空排成雁队,

有万里长风相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