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诗词歌赋」殷宪恩 ‖ 沁园春·弈世观&钗头凤·读王伟《沈园游亿》感赋

来源:本站    作者:殷宪恩    时间:2025-04-28      分享到:


沁园春·弈世观 

 文◆殷宪恩                                             

万古盈亏,百代兴亡,不过弈盘。

看楚弓得失,孔言犹隘;塞翁祸福,庄喻方玄。

金谷灰飞,午桥草没,几见铜山铸邓钱?

惊回首,叹蚁旋磨上,谁解连环?


从来大道如弦,笑多少聪明误算盘。

羡留侯进履,功成身退;陶朱三散,名重金难。

蜗角争雄,槐安炫爵,岂若严陵钓雪滩?

凭栏处,正江心秋月,照彻千年。  

【跋】:

词中用典的通解:

“看楚弓得失,孔言犹隘”:“楚弓得失”指的是楚王丢失了弓,却不打算去找,认为楚人拾到仍是楚人所用,孔子听闻后认为楚王的心胸仍不够开阔。此典强调得失的相对性。

“塞翁祸福,庄喻方玄”:“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塞翁的马走失,之后一系列的事情表明祸福相依,庄子的思想中也有类似的对事物变化的深刻理解,此典体现了祸福的相互转化。

“金谷灰飞,午桥草没”:“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后衰败;“午桥”是唐代裴度的别墅,也已荒废。这两个典故用以说明繁华易逝,得失无常。

“几见铜山铸邓钱”:汉文帝曾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邓通,邓通铸钱,富甲天下,但最后却饿死。此典警示人们财富的得失并非绝对。

“羡留侯进履,功成身退”:“留侯”指张良,他为刘邦出谋划策,建立汉朝后功成身退,体现了一种明智的处世态度。

“陶朱三散,名重金难”:“陶朱”即范蠡,他帮助勾践灭吴后,三次散尽家财,表明他对名利的超脱。

“蜗角争雄,槐安炫爵”:“蜗角争雄”出自《庄子·则阳》,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争斗;“槐安炫爵”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入槐安国,享尽荣华,醒来才知是梦,此二典讽刺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

“岂若严陵钓雪滩”:“严陵”指严光,他拒绝光武帝刘秀的邀请,隐居富春山垂钓,此典表达了对淡泊名利的推崇。

乙巳暮春于养性斋

   

钗头凤·读王伟《沈园游亿》感赋

 文◆殷宪恩 

沈园处,情如故,旧痕残梦时光溯。

桃花舞,春波妒。

陆唐遗事,惹人愁绪。

诉、诉、诉。


诗魂铸,爱难住,古今长叹相思苦。

风兼雨,绪千缕。

悲欢离合,美章王赋。

悟、悟、悟。

乙巳暮春于微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