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诗歌 >
济宁文学

「散文」王春 ‖ 杏坛言志

来源:本站    作者:王春    时间:2025-08-07      分享到:


《杏坛言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文/泗水王春

 

公元前521年的朝阳

洒在杏坛的青砖地上

颜渊垂手侍立,麻布冠下的发际黑里透亮

子路仗剑一旁

剑鞘摇晃发出青铜的香

 

夫子袍袖轻摆

问答间留下世人的景仰

何不各言其志,说一说心中的向往

 

子路语出铿锵

震得廊下竹影摇晃

俺愿将车马衣裘

与朋友分享

哪怕磨破了

也无怨无偿

 

颜渊退后半步

声音轻得像浮云一样

不把劳苦推给旁人

做了好事更不标榜

就连他长衫上缀的补丁

也显得端庄大方

 

子路生性直爽

敢问夫子的志向

夫子凝重地望着远方

村舍的炊烟正漫过城墙

沉思中语润箴言

愿天下的老者有个好的归宿

朋友互信,邻里互帮

愿年幼的孩子

在关怀中成长

 

说话间,有落叶飘在夫子的案头

促成了圣与贤联袂的绝唱

  

《两千五百年前的晨读》 

文/泗水 王春

 

公元前529年的曲阜

晨雾漫过洙水河畔的石阶

穿粗麻深衣的老者推开柴门

竹简照亮了晨光

杏坛下

三十六个弟子围坐成天罡

他将"学"字刻进湿润的泥土

——不是填满竹筐的谷粒

是春耕时埋下的种子

要在每个黎明的温习里

长出新的粟米

 

当远方的车马扬起尘土

他正用枯瘦的手指

梳理《诗》三百的脉络

子贡从卫国带来的枣干

还带着黄河滩的沙粒

冉有抖落费邑的霜雪

把季氏的田赋账册

换成案头的酒盏

一单食,一瓢饮

回也不改其乐的修行中

门轴转动的吱呀声里

异乡语言与本地乡音

在油灯下酿出不朽的《论语》

 

当季孙氏八佾舞于庭

当叔孙武叔在朝堂诋毁他的名字

他只是把《周易》卦象的竹简

又抚过一遍

发出青铜编钟的回响

指尖的老茧磨亮了爻辞

把深藏鞘里的剑磨的铮亮

窗外的梧桐绿了又谢

他教弟子们看

光秃的枝桠是如何托举起玉盘

 

如今我们翻开泛黄的纸页

仍能听见两千五百年前的诵读

在晨光里抽芽

那些远道而来的问候

那些不被理解时的静默

都长成了树

每片叶子上都写着

——学习是人生的呼吸

——相逢是灵魂的握手

而真正的丰盈

——是不畏别人的白眼

修行成海纳百川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