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韶 | 读李静雯《风吹麦浪》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张九韶 | 读李静雯《风吹麦浪》

来源:本站    作者:张九韶    时间:2023-09-02      分享到:


这本名叫《风吹麦浪》的散文集,封面是作者李静雯自己设计的,一个小姑娘徜徉于大片金黄色,这暖调子给人视觉强力的冲击。李静雯是李金陵的女儿,父女俩都是从微山湖走出来的作家。我沒有教过金陵,金陵常向朋友介绍我是他的老师。而未曾谋面的静雯,在本书《序》中提到几位先辈对她的帮助和鼓励,我竟列入其中。父女俩对我的尊重令我十分感动!

令我感动的还有,《序》的开头写道,“这是一本在公交车上写成的书。……因公务缠身,沒有大块的时间写,于是来回三个多小时的公交时间成了写作的最佳选择。在车的走走停停中,思绪常常被点燃,又恐遗漏了,只好东一句西一句戳在水机备忘录里。最忘我的时候,三天有六次坐过了站,其中一次从单位一口气坐到了终点站,距离我该换乘的地方已经十里开外了。”如此刻苦的写作,少见!如此对写作的痴迷,可见一斑!静雯出生于书香之家,开篇便是回忆爷爷父亲和她三代读书的酷爱。爷爷儿时曾钻进扬子江边富人备用的棺材里读书,这里比较安静。抗战时期,爷爷在重庆北碚与老舍先生为邻,二人结为朋友,经常在一起喝茶,聊读书心得。

爷爷爱读书以及与老舍的交往对父亲影响很大。父亲读的第一部长篇即是老舍赠送的《骆驼祥子》。文革期间,学校图书馆被砸,父亲从中只拿了老舍的《出口成章》和《小花朵朵》。回家后将两本书交给爷爷。爷爷流着眼泪双手接过,那时老舍先生已投湖自尽。家境并不宽裕,父亲自费订阅多年《人民文学》《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刋》《十月》《收获》《作品与争鸣》《民间文学》《散文》等文学期刊。家里数不清的藏书和文学期刋,为静雯读书创造了条件。她读书入迷,到厕所也拿着书。10岁,她就看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同年,在作文报上发表第一篇作文,得到20元稿费。上了中学,课业多,也尽量挤时间看课外书。放学回家,在路上走着看,好在那时少有汽车。到了夜晚,拿着手电躺在被窝看。上了大学,学业没那么重了,有空就泡在阅览室里。晚上来了灵感,就点蜡烛在蚊帐里写文章,几年中蚊帐烧了许多洞。大学时期。写作进入高产,《齐鲁晚报》一周发表三篇散文。

静雯写得最投入最动情的是《父亲援藏的日子》。金陵去援藏助学,一路上强烈的高原反应,加上那时凶恶的路途,时时有生命的危险。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兢兢业业从教,做出了突岀的成绩,与藏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他的身体受到损害,留下了后遗症,回来后一到阴雨天就头疼欲裂,严重时拿头撞墙。他还算幸运,而同去的几位老师则英年早逝了。静雯老家在微山县城夏镇,紧靠微山湖,京杭大运河从城中穿过。夏镇是大运河历史名镇,颇具江南水乡风情。她写道,“我从来未见过哪个地方,像我的家乡那样美。”青少年时代,家里也有叫她流泪的变故,回忆起“一河,一湖,一船,一桥”,总体感受是快乐的。正像她设计的封面,呈现着大片金黄色的暖意。

我的老家在靠湖的小渔村,距县城十来里。静雯描写的独特的水乡风景习俗,打鱼编席,儿童玩耍的花样,唱的童谣,等等我都熟悉,所以有了亲近感,唤醒了儿时美好的一面。而出生山区、平原和城市的读者,则会感到新鲜有趣,这是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希望具有文学才华的父女,写岀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张九韶:19412月生,山东微山县人。曾任济宁学院中文系教授,济宁政协副主席。散文作家,1962年5月即在《山东文学》发表处女作《苇》。出版散文集《爱的湖》《太阳味儿》等。曾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