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甲 | 师专纪事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李兴甲 | 师专纪事

来源:本站    作者:李兴甲    时间:2024-03-27      分享到:


听闻母校济宁师专搬迁的消息后,我心里五味杂陈,有的同学忙不迭地故地重游,在校园里逛逛,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自己的倩影,而我深感遗憾没能再去看它一眼。但看到朋友圈里发的有关母校的图片后,那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宿舍、熟悉的图书馆、熟悉的操场……我就想起了我的青春岁月,想起了在济宁师专学习的那段美好时光。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转眼间离开母校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母校深深的感恩与眷恋。特别是母校搬迁以后,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几回回在梦里又回到了老地方,梦见了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的思绪也追逐着这芳香,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那是一九九一年九月,一个美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跨进了济宁师专的校门,这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来说,是多么的幸运啊!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师专,一路闯关夺隘,艰难跋涉,历经磨难,又有多少人最终能修成正果?我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初到原西县城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

我站在师专的大门口,仔细端详着学校门口悬挂着两块牌子,竖排白底黑字上写着“山东济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牌子的两侧白墙上写着“学高为师,德正为范”几个烫金大字,很好地诠释了“师范”的含义。
走进校门,校园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到处悬挂着“欢迎九一级新同学”的标语,标语下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溜长条桌,桌前摆放着“某某系”报到处指示牌。我径直来到中文系报到处,接待我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老师,后来得知是李善奎老师,他热情而又熟练地帮我办完报到手续,然后我领了暖瓶、脸盆、被子等生活用品,来到分配的宿舍安顿下来,一上午的时间匆匆过去。

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游逛了校园,发现师专校园和想象中一样的大,一样的美,这里有绿草如茵的草坪,有清澈见底的溪水,还有诗情画意的小树林。看着学长、学姐们稀稀疏疏地坐在草坪上聊天,不知是在畅叙未来,还是讨论专业难题,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教室,领了学习资料。此时,同学们也已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我们班一共四十名同学。这时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他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得知他叫刘润涛,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今年不到三十岁,说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项,讲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纪律要求,然后,要求我们一一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从同学们的表现来看,有的外向大方,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激情澎湃,但也有羞涩内向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同学,她红着脸走上讲台,始终面向黑板,不愿转过身来面对台下的我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终于转过来,但一句话也没说就跑回自己的座位。我心想:世上竟有如此腼腆害羞的女孩子?以后如何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事后证明,我的担心多余了,经过大学这个熔炉的锻炼,这位女同学在大学毕业时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了。

师专的生活是轻松的,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心理压力,也没有了生活的担忧,学校每个月发60元的饭票和菜票,基本上不用花家里一分钱。每隔一周还要发一次免费的电影票,那时候都会播放一些文学色彩比较浓厚的影片,像《静静的顿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边城》《乱世佳人》等等。除了看电影,那就是听教授们的课了。济宁师专虽然只是个专科学校,但那个年代的老师们却都堪称真正的学者,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中文系作为最具资历的领军专业,拥有最多特色鲜明个性各异的老师们。最吸引我的课程就是宗元教授讲的《现代文学》课,他知识渊博,旁征博引,语言流畅,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再就是张九韶老师讲的《写作》课,他经常把学生的好文章拿到课堂上作为范文朗读,我的文章就有幸被他在课堂上当作范文展示,他有时也把自己写的文章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惜,毕业后,我并没有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辜负了张老师的期望。此外,还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如王钦鸿老师的《文学概论》课,马乃田老师的《现代汉语》课,陈燕老师的《普通话教程》,班主任刘润涛老师的《古代汉语》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才华横溢,德艺双馨,令我受益匪浅。

大学,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除了聆听教授们的精彩授课以外,业余生活也是那么的精彩,这里有许多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各类球赛,还有许多社会活动。课余时间,我有时打打篮球和排球,有时泡在学校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意气风发,激扬澎湃。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排球队、歌咏队以及社团活动。曾经和同学赵波一起打败了我们中文系女子排球队,那可是学校的冠军队,着实让我俩自豪了一番;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我们中文系演唱了《难忘今宵》《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两首歌曲,虽然没有取得好名次,但大家都很开心;与同学牛邵明一起组织了全系100多名师生免费参观三孔,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在团支书朱玉金、班长张洪东的倡议下,与组织委员陈涛一起办起了我们班级的文学报纸——手抄报《小草》;还与陈涛一起参与编辑出版了《人大代表辞书》。由于表现优异,我被选为班级团支部的宣传委员。

坦诚地讲,虽然我当时以高于师专录取线二十多分的成绩被录取,这个成绩在当时全校文科类专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但在学习上,与那些专心致志准备考取“专升本”的同学相比,信奉六十分万岁的我不能算是好学生,平时把主要的精力花费在了社团活动和业余爱好上,只是在临近考试的一周前,我才集中搞突击。这些活动的确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真是“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芭蕉。”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转眼间,两年的师专生活结束了,又是一个离别季!
我想,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送别,虽然伤感,但我们在一次又一次地别离中学会了长大。如今,我们都已届不惑之年,事业稳定、家庭幸福,但师生情、同学谊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李兴甲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作协会员、邹城作协理事、齐鲁晚报青未了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村里春外》《远去的村庄》、新闻集《夯歌》。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中国乡村》《中国社区》《大众日报》《济宁日报》《西北文艺》《鲁艺》《今日邹城》《邹城文艺》《曲阜文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曾获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第九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海内外游记征文佳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