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居 | 俺村有个“戏剧班”(二)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马德居 | 俺村有个“戏剧班”(二)

来源:本站    作者:马德居    时间:2024-04-07      分享到:


今天是二零二三年二月十三号(农历癸卯年正月二十三),屈指算来,我在老家小院子里住了整整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三九严寒到春暖花开;从新年元旦到传统春节;从疫情严防严控到政策调整;真可谓悲喜俱在、情景连连。浓郁的乡情,熟悉的乡音,满满的乡愁,就像滴滴甘泉一般,滋润着我的心田。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山水林田,无不唤起我久远的记忆,我仿佛又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更引起我深情感怀的,却是我村已经延续了五十多年的那个“戏班”。

每到周一、周四的晚上七点多钟,从隔壁邻居吕守臣先生的小院子里,都会传来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锣鼓声、琴弦声、梆子声。协调的乐器伴随着优美的唱腔,从小院传向村庄、传向原野、传向天空、传向远方。我的小院子在吕守臣先生的院子前边,每当乐器响起,我便拿着马扎子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合着节板,听着弦音,尽情的享受那优美的戏曲唱腔。古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说,此时此景,我倒是有了“近邻庭院早闻曲”感觉了!

前几天,我在一个视频中看到了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先生关于我国戏曲起源的授课,着实收益多多,长了知识。戏曲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来自实践。这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自宋元开始已经延续了近千年了。千百年来,这门中华民族独有的表演艺术,随着时代的兴盛而发展,也伴着社会的兴衰而枯荣。但是,时代的变迁并没有使戏曲这门艺术退出历史舞台,在民间竟有枯木逢春之势。我们村的这个戏剧班,五十多年兴盛不衰,充满着勃勃生机,发展越来越强劲,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希望和心灵的慰藉。

实事求是的说,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农村的戏曲爱好者不泛其人,戏友、票友也在高兴时吼上几嗓子。但从总体来说,戏剧的发展、传承还面临“发展受限”、“继承断代”等问题。五十多年前,我村周边的村子里都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班,每年的春节过后,都会演上几天,给劳作了一年的庄稼人带来愉悦、快乐、美感。我村西四华里祝河口村“枣梆”戏班(主要剧目为“三开堂”、“蝴蝶杯”、“徐龙铡子”等)、临村房河口“山东柳子”戏班(主要剧目为“打登州”、“孙安动本”、“红罗记”等)。这些农村“戏班”,无论是唱腔还是道具,都是非常完美、非常专业的。现在,兴盛了几十年的这两个农村戏班早已烟消云散,成为历史。但是,六十多年前一群小伙伴一起去听戏的情景,却深深地根植在脑海里,成为抹不去的家乡情结。戏剧文化,与其他家乡生活因素交结着、互联着,成为我们引以自豪的乡愁!

星期一的晚上七点,又到了铁定的演唱时段。我早就有亲临现场观看演唱的想法,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我村这个“戏剧班”的真实表演。打电话经吕守臣先生同意,我早早吃完晚饭,怀着浓厚的兴趣向吕守臣家里的东屋演唱地点走去。刚刚走进院子里,一位手拿二胡的长者已经先我到达了。经过交谈,方知是老僧堂镇北蒋村的戏剧爱好者李元清先生。少倾,郓城县黄泥岗镇孙垓村的闫迎元先生(山东省郓城八中七级二班学生、我的学兄)、嘉祥县老僧堂镇打虎张庄村张志文先生、嘉祥县老僧堂镇邵楼村老贾先生、嘉祥县老僧堂镇魏庄社区靳东灵女士、杨翠莲女士、贾秋凤女士、宁翠兰女士、嘉祥县黄垓镇河涯张庄村范爱秋女士、孔玉环女士等相继到达演唱现场。我的三弟马德军执头把弦就位后,吕守臣、李元清、闫迎元执二胡座就,张志文把锣鼓钗响摆放停当,演唱者孔玉环、靳东灵、杨翠莲、贾秋凤、宁翠兰、范爱秋等有的拿话筒,有的拿剧本,有的拿梆子,一场精彩的戏剧演唱会,即将呈现在眼前……

 

——2023.02.13.写于故乡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