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强 | ​春天的记忆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马加强 | ​春天的记忆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24-04-19      分享到:


春来了,风暖了,没有人再去讨论零下的气温,明丽的光线已经完全吸引了明亮的眸子。年到了,味浓了,总有人在情不自禁地呼吸,纯正的芬芳已经彻底捕获了纯净的心扉。

一连几日狂风暴雪,本以为要经过几日才能消融,竟没想到,春阳突显奇效,一上午就将积雪变成了雪水,进而又变成了祥瑞之气。高速恢复畅通了,乡道不再泥泞了,春运的节奏也一下子加快了。城立村前,村嵌城边,望着屋檐上的点点积雪,望着曲径上的人来人往,望着村庄上的炊烟袅袅,尽管老家离城较远,但心头还是有种难以言表的暖,只能不禁感叹“瑞雪兆丰年”。

信步于小区,冬青上还有皑皑白雪。那一团团雪镶于深绿色的叶片间,犹如一个个含苞欲放的骨朵,犹如一枚枚晶莹剔透的宝石。人在县城打拼了十多年,冬青在花池中生长了十多年,同样栉风沐雨,同样披星戴月,冬青四季常青,而人却时好时坏。春阳之下,一团团白雪熠熠生辉,泛着五光十色,那一团团冬青也随之变得更精神更欢快了,多么像当年的我们。儿时的我和小伙伴常常兜着满身雪花到处疯跑炫耀,到处点鞭放炮,别提有多神气多精神了。

走上县城的街头,行道树上挂满红灯笼,路沿石上摆满了红联,春意盎然,熙熙攘攘,年味在汽笛声中聚集回荡。驻足街角,招揽生意的年轻小伙意气风发巧舌如簧,将春联说得字字生辉,把年俗讲得头头是道,蓦然间,问我来上几幅春联,殊不知俺老家就是做这门买卖的。老家三间门面,一到年关,还要摆所谓的“芝麻摊”,就是搭建简易的摊位,有时干脆以地为摊。那些年,家里年关的生意忙得不可开交,祖父经常镇守家里的三间门面,然后差我姑、我叔到其他地方摆芝麻摊,多是售卖对联和年画。当年,南阳镇上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买年画,寓意着来年生活美如画。摆芝麻摊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若赶上风雪天气,生意人被冻得瑟瑟发抖,尽管如此,也要把热情和笑脸带给顾客。儿时我曾负责给我姑、我叔送午饭,要么是红烧肉,要么是地锅鱼,祖父母不亏受累挨冻的子女,也由此让我记住了家里香喷喷的年味,着实馋得人直流哈喇子。

夜晚,同友人来到县城小新河岸边散步,河灯闪烁变幻,河道笔直宽阔,虽不见波涛汹涌,但可感年味浩荡。在亭子的长凳上坐下,跟来的小家伙饶有兴致地数起了河灯,一对、两对、三对……数着数着就对迷了,小家伙揉揉眼睛不肯罢休。不得不说,过年数灯太有意思了,我小时候也喜欢数灯,最开始数纸糊的红灯笼。那年头,纸糊的红灯笼很受小孩们欢迎,电光纸、木底座、红蜡烛,你有我有大家有,一点就点好几宿。数来数去,一不留神,蜡烛就把灯笼燎了口子,哭不得也笑不得,平复一下心情又开始数起来。而今,老家的古运河上装上了五彩缤纷的河灯,赶上年关,灯火辉煌,人烟兴旺,处处都闪烁着春意。只不过,而立之年再也不好意思数了,数不了两个就会泪流满面。

春来了,年到了,喜庆悄悄靠上了村头,思绪缓缓牵拉着过往,年味氤氲,记忆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