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权 | 云台山百家岩
来到云台山游览,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前往当年竹林七贤曾经隐居过的百家岩看看,寻找他们留下的遗迹……
我手里有一张云台山导游图,上面清晰的标注着百家岩景区内的“嵇康淬剑池”、“刘伶醉酒处”、“汉献帝避暑台”等……
百家岩是云台山景区的大门,距岸上服务区较远。如今这个景点虽已初步整修,但却未对外开放。当我一路询问下来,所有景区的工作人员都说那里现不开放,不知你是否能被允许进去。我想,既然已来到云台山,无论如何,也要去试试看,因为我在百度网上浏览,发现有许多外地游客进入百家岩后发的照片,写的游记……
我们顶着河南四月的炎热,来到了百家岩景区入口处。远远望去,果然横着栏杆,有个小板房,似有人在值守。
怕冒然进去被阻挡,我试图先从旁边的小路上避开门禁进入,岂不知岔路很快就被绝壁阻挡,旁边茂密的竹林也无法通行。不得已,我们又返回正道,无奈向门禁走去……
当我客气的向门卫讲明:我们几个七十岁的老人,千里迢迢跑到云台山,就是为仰慕百家岩内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而来的,望能通融一下……
一个文质彬彬,戴着眼镜似大学生般的值守人员很客气,他在听罢我的一番讲述后。沉吟片刻,就挥了挥手,让我们进去了,随即又跟上叮嘱一句:上了年纪要多当心,景区内人烟稀少,没有工作人员。当我继续询问,去往“刘伶醉酒处”等地有多远时,他说,你们到达百家岩寺后,应该还要继续爬两小时的山路吧……
沿着一条修建的很规整的车行道,我们向前走去。我很纳闷,景区内应该早就具备了纳客的条件,不知为什么至今还不对外开放?
前行不远,路左侧发现一块大青石,上面似乎有字,近前一瞧,原来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手书的“魏晋名士,行迹所在”八字草书……
意犹未尽,再转到大青石背后,见另有余秋雨的一段文字,镏金仿宋体,应该是对正面八个字的进一步注解“公元三世纪,在大汉铁骑、三国刀兵之后,中国出现了一群特殊文士。他们轻视权贵,鄙弃尘世,质疑儒学,不拘礼法,崇尚自然,纵情山林,抚琴饮酒,精思玄谈,史称魏晋名士,其中又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等“竹林七贤”尤为著名,人虽不多,时虽不长,却空前绝后,风靡已久,足可笑傲整部中国文化史。据考证,河南云台山百家岩应为魏晋名士主要行吟之地,故立此碑,以志敬仰与缅怀。”
应该说,余秋雨的这段文字,恰到好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对竹林七贤,魏晋名士的一个总体概论评价……
继续前行,开始出现岔道,由于没有路牌,没有人迹,只见路旁一边是竹林,一边是沟壑。我们没办法,只好以那座百家岩寺塔为坐标,朝着大致方向前行。
突然前方闻有人语,急走几步,近前才发现是几个当地百姓购物归来,坐在路旁歇息。我上前询问,他们虽然告知我方向没错,但当我向他们询问去往“刘伶醉酒处”等景点能有多远时,乡人们却连连摇头道“太远了,你们这个年纪去不得”……
走不多远,前方路旁即可见到百家岩寺塔的碑石,如果想近前观塔,需走向岔道,再过一道沟,跨上一段阶梯。我们想,既然远道来此,那就近前瞧个仔细吧。
登上高坡,见塔下有一段文字介绍:此塔又称孝女塔,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686年),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唐塔之一。该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总高26米,此塔为民间孝女朱四娘,以死救母,来到百家岩寺,祈佛后投崖。乡人感其至孝而建此塔,遂命为“孝女塔”。
原路返回,继续前行,转过一道坡,路边可见一亭,亭内有一高大石碑,上书“嵇山”二字,为清代修武知县李景和所立。此地并没有什么嵇山,这应该就是为纪念嵇康而立的吧?知县把嵇康比喻为“山”,可见嵇康在他心中的位置了。
这个笑傲江湖,蔑视权贵,拒不与司马氏同流合污,一曲绝唱《广陵散》,视死如归的文化人,确实值得我们高山仰止……
过了嵇山亭,再登几段石阶路,爬上一个平台,就来到了百家岩寺的山门前。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齐。后经历代屡次复修、扩建,形成至今庞大的规模。
眼前的百家岩寺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座新寺院,这应该是近几年重建的了。不过寺内寺外,古老的石碑却树立着许多,没有上百,也有大几十块。仔细看看这些碑刻,历朝历代的都有,其中有宋代的,当然以明清为多……
走进寺庙,几间簇新的殿堂规模虽不大,倒也显得清静典雅,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蕴。我们在几间供有佛像的殿堂内转了转,竟没发现值守的僧人。
在进入寺院前,我们曾见到一位下山的年轻人。当我向其打探如果去“嵇康淬剑处”“刘伶醉酒处”等景点,需要再攀行多少山路?那年轻人竟摇摇头说,太远了,自己只是进寺院烧香的,也没去过。此时,我们再想想那几个山民,想想进百家岩景点时,那个值守的年轻人对我所言的,看来真是不能再前行了……
百家岩的云深处,拥有偌大的一片空间。当年,这里除了留下竹林七贤的足迹,也曾留下汉献帝让出帝位,退居山阳城(焦作)后,与曹皇后经常来此避暑的身影。另外,这里还有“孙登啸台”、“王烈泉”等遗迹。唐代十才子之一的著名诗人钱起在此,也曾留下怀念古人的诗句:“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
其实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能寻觅到这竹林七贤隐居过的地方,能寻觅到一点古人留下的遗迹,也就满足了自己的探奇心理。一段历史,一群不同寻常的文人,能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影响无数后来人,这就足以值得我们去追怀仰视了……
作者简介:宋连权,青岛人,企业退休,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济宁工作生活六年,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 上一篇:上一篇:仲维柯 | 白马河之魂
- 下一篇:下一篇:赵世武 | 善良的祖母 做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