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亮 | 永远不能忘党恩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宋云亮 | 永远不能忘党恩

来源:本站    作者:宋云亮    时间:2024-05-24      分享到:

“永远不能忘党恩”,这是我母亲生前教育子孙后代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老话,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一辈又一辈孩子们的心底。

从我记事起,每到逢年过节,母亲总是请村里老先生写一幅对联贴在上贡的大桌子北墙两边,内容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并在贡桌边挂上一个小竹篮子。公元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后,每到春节,母亲就把父亲开表彰大会发的一尊石膏毛主席半身塑像摆放在贡桌上和家神一样贡仰,一直延续至今。

小时候不懂得什么意思,只是看见贡桌上的好吃的垂涎三尺,但不到折贡的时间谁都不能动,这是老辈子立下的规矩和家法。慢慢长大了就明白了,加之母亲每到逢年过节,就给孩子们讲家史,讲小竹篮传家宝的故事。母亲经常告诉我们:吃水永远不能忘了挖井人,咱们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小竹篮传家宝的故事和精邃就深深地在我们后代人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解放前,我们家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爷爷两次闯关东,最后死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奶奶拉扯着年幼的父亲和姑姑靠给大户家扛活、讨饭渡日,没家没业,只好借宿住房,奶奶她娘仨住过俺村的七八户人家的偏房和草屋。当然,这些人家都是行好行善,可怜奶奶她娘仨,从来不要住房钱。住的最长的是斯福二奶奶家的,二爷爷死的早,二奶奶院里空荡荡的,两间东房一半放些农具、家什,一半就让我奶奶娘仨住。

奶奶白天一早就去大户人家当短工,洗衣服、喂猪,干一些杂活,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有一次不小心打了一个喂猪的大瓷盆,那家主人气得差点把奶奶赶走,十多天白干活,一粒粮食也没给。奶奶受了委屈从来不说,只是偷偷地流泪。二奶奶心肠好,她看到奶奶不高兴,一问再问,奶奶才把打盆的事告诉了她。二奶奶一听十多天白干活,家里又揭不开锅,便跑到北房屋里端了一勺子粗面子让奶奶蒸点干粮。

奶奶出去打工,姑姑跟着父亲拎着那个小篮子去讨饭,有一次天气不太好,要的东西太少,父亲路过一家地瓜地时,扒了几块地瓜。奶奶回家发现后,说了父亲一通,让父亲借天黑把地瓜送回地里。奶奶常说:“受气没有受死的,挨饿没有饿死的,做人一不能霸道,二不能偷盗。”

二奶奶很可怜父亲和姑姑,天不好的时候不让他姊妹俩出去讨饭,逢年过节送些好吃的,那时一年到头也就是八月十五、年三十才能吃上一两顿净面饺子,吃糠咽菜是常事。

奶奶一生内向,不爱花言巧语,受了气只会闷在心里,从没和人打斗吵架过。妯娌们之间,自然是不吃香的人了。有一年,大家合伙喂了一头猪,奶奶管喂养。到了年底宰猪过春节时,他们一合计偷偷把肉都分了,奶奶娘仨连个猪尾巴都没捞着。奶奶抱着父亲和姑姑的头大哭了一场,流着泪水度过了除夕之夜。

穷人门前无亲戚,富在深山有远亲。到了我记事的时候,就已领略了穷人家的滋味。尽管父亲和母亲把解放后共产党分给的三间房子翻盖了四间北房,但家底薄,日子还是不好过。有一年春节,一个亲戚回娘家路过俺家门口,我和哥哥在玩耍,那人提着一小袋花生,生怕我们看到,便放在屁股后面扭着身子走了。打那,我和哥哥从来不向母亲提吃花生的事。

事过境迁,奶奶的受气和吃苦,铸就了一代一代子孙的福祉。孩子们牢牢记住母亲的话,永远不能忘党恩,永远不能忘毛主席的恩,永远不能忘福二奶奶那些好人的恩。个个不忘初心,志气成人,努力工作,拼搏奋斗,诚心报效党和祖国。如今是家大业大,人多福多,穷家门里出了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和干部、作家、教授,还有五六个共产党员。从黄土地上闯进都市,有了立足之地,住上了楼房,有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不管时空怎么变幻,“小小竹篮”红色传家宝在我们家已经传了四代,她将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