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坡 | 故里三人——追记我们的歇后语时代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杨恒坡 | 故里三人——追记我们的歇后语时代

来源:本站    作者:杨恒坡    时间:2024-05-27      分享到:

生于斯长于斯,就心心念念于斯,哪怕她已经不存在。在京杭大运河西岸,在济宁城南十几公里处,有我的家乡——孙杨田村。村庄本来就不大,前几年在城市化浪潮中,小小的村庄融入了时代的节拍,不复存在。但心里还会经常想起她。有时候,我就回村庄原址看看;有时候,村庄出现在我的梦境里,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老是做这样的梦?身旁的一切,不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吗?后来一想,这不正是一种“乡愁”,如古诗里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邻们生活得很苦,却能苦中作乐,把苦日子过出甜味。

乡邻们“创作”了不少歇后语,方方面面的,虽然绝大多数都不能传世,但毕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里挑选了三条,把它写出来,一则为告慰乡愁,二则怀念乡亲们乐观的生活态度。现在,衣食无忧的我们,并不比缺吃少穿的他们过得快乐。不过,这几条歇后语的主人早已作古,直呼其名是大不敬的,所以只好用某某某代替。岁月不居,愿他们在地下安息。


某某某吃咸菜——越渴越不喝水

咸菜,是那个年代的“家常便饭”。萝卜、黄瓜、洋姜什么的,都能洗洗扔进自家的咸菜缸,过上几天十几天捞出来就能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咸菜是我们的“主打菜”。村子里的几百户人家,一年到头加起来也吃不了二斤油。某某某个头不高,六十来岁,在我的记忆中,脸色老是黄黄的。就是这位老人,听人说特能吃咸,而且越渴越不喝水。年纪虽小,我也听得出来这是乡邻们在故意戏耍他——世上哪有越渴越不喝水的道理?乡邻们是抓住了这老头的“面性”——不好意思驳别人面子——的性格特点,故意抬举,故意浮夸,穷苦中找乐。

而老头,也果真按照乡邻们设计的路线一步步往下走。生产队集体劳动,中午吃饭的时候,队长把咸菜、馒头送到地头。再看这老头,咸菜不停口,但无论吃多少咸菜,一下午绝对滴水不沾。

闲暇之余,人们三三两两地围过来,说:“光听别人说恁能吃咸还不喝水,今天算是信了。佩服佩服!”这老头就笑笑,也不作声,但看得出一脸骄傲。我猜想这老头血压肯定低不了,虽然当时人们并不在乎什么“血压”。

大家都这么累,过得这么苦,有个开心的话题,一天就过得有滋有味,这就够了。后来老头也活了八十多岁,才走。人虽然走了,歇后语却流传到现在。也许,这也是“不朽”的一种方式吧……


某某某下书——下到地儿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日子过得再苦,一些必要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比如结婚。村里有人娶媳妇了,按照老辈传下来的习俗,要派人“下书”。“下书”,就是到亲戚家送请帖。

主家管了早饭,派某某某到亲戚家“下书”。某某某一大早出门,天黑了才回来。按理说不会这么长时间,所以众人起疑,问某某某:“你下书下到地儿了吗?”在得到万分肯定的回答后,众人便不再怀疑,各忙各的去了。

喝喜酒那天,亲朋好友该来的都来了,独独不见某某某“下书”的几家亲戚。主家大惑不解,又问某某某:“你下书下到地儿了吗?”某某某仍然一口咬定:“下到地儿了。”主家说:“那怎么不见人来?”派人去亲戚家询问,才知道人家根本没接到通知!这下纸里包不住火了,某某某坦白:路过大李庄的时候,碰巧有唱大戏的,听着听着天就黑了。

我一看,黑灯瞎火的,哪儿找人去?干脆把请帖扔到高粱地里,算是“下到地儿”了。

一听此言,主家与亲戚都哭笑不得!我一直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但后来观察此人,发现他的确与众不同。

某某某寡言少语,轻易不与人搭腔,最大的爱好是抱着个收音机听戏,听到妙处,还会闭上眼睛美滋滋地唱上两句!对于这件事,乡亲们或许有“创作”的成分,但《三国演义》、《水浒传》什么的不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吗?在那样一个缺吃少穿、缺油少盐的年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歇后语来做生活的调料,谁还愿意去分辨它的真假?


某某某吹电灯——纹风不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村里才扯上电、安上电灯,那时候我上初二。我清楚地记得大街上路灯亮起来的那一晚,我和小伙伴们在大街上唱啊跳啊说啊笑啊,几乎是一夜未眠。世代相传的煤油灯,终于成了历史。后来,我听说村里有位老人,晚上休息的时候,像往常吹煤油灯一样对着电灯猛吹,而不是去拉开关。

我相信,任何听说这个故事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世上哪有如此笨蛋?何况,这个某某某,一点也不笨,相反倒比一般人灵光。

那为什么“吹电灯”的故事会“发生”在他身上?我猜想,某某某好说笑话,本身就是村子里的“活跃分子”;有了灯火通明的电灯,乡亲们何以表达兴奋的情绪?干脆,就编排个“吹电灯”的故事,然后安放在好说好笑的某某某身上。似乎只能安在他身上。

安在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身上,那还不得拼命?再说,别人也不会相信呀!而某某某,当别人拿“吹电灯”的话题问他时,他笑嘻嘻的,不说有,也不说没有,这就更给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我的感受,某某某是个大度之人,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话题和别人红过脸。我想,单凭这一点,就够让人肃然起敬的。

时节如流,转眼到了2024年。我自1984年离开家乡,求学、工作,算来已逾四十年。这几十年间,也曾无数次回过故乡,却很少再听到有歇后语传出来。

究其原因,我想,一则因为我来去匆匆,在家乡很少停留;更大的原因,是社会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人们无暇编排些歇后语什么的,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朝着自己的目标往前走,而不像原来那样有那么多的无聊时间。

另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电视机逐渐在农村普及,后来又有了电脑、手机,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用不着再去“创作”一些歇后语啥的去点缀生活了。拆迁后,乡邻们集体搬进了位于太白湖新区的风韵荷都小区,这下歇后语的产生彻底失去了它的土壤,我们的歇后语时代恐怕要结束了。但过去的时光的确值得怀念。每每念及这些歇后语,每每想起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故乡,又见到了那些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