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陆以恒 ‖ 退休时光:行万里路‖云想衣裳花想容

来源:本站    作者:陆以恒    时间:2024-06-08      分享到:


一念济宁(古任城),一念长安。留也李白,来也李白。昨天还在济宁的太白湖畔吟“烟霜谁与共”,今天已站在兴庆湖边诵“云想衣裳花想容”。

济宁是幸运的,流传千古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61年的生命中,最激昂最壮阔的23年,是在济宁安家度过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36岁的李白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今济宁),从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李白,在济宁这块孕育了儒家文化的大地上留下了他千古的足迹和无数不朽的诗篇。1200多年过去了,太白楼、太白湖、太白路、诗仙路、太白公馆、太白小区、浣笔泉、南池李杜相携处……,济宁的山山水水,繁华锦地,古巷烟柳,处处留下了李白的踪迹。

长安更是幸运的。号称十三朝古都,从西周至盛唐历时1140年之久,多少华美的殿宇宫阙早已化为废墟,多少欲不朽的帝王将相也已化为乌有。唯仅有两次入长安,在长安居不过数年的李白和他宏大的诗歌将流传千古。长安三万里,诗在,梦在,长安就在。

正是“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的深秋,兴庆宫被染得满地金黄。我们从济宁远足而来,寻觅1200多年前那个“携壶、搴菊”之人。兴庆湖畔,亭榭交错,岸柳抚堤。龙堂、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与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伫立沉香亭前,我们的目光穿越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景仰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宏大济世之心,再现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的高光时刻。

天宝元年(742年),在吴筠和玉真公主的引荐下,李白受唐玄宗征召西入长安,待诏翰林。临行前,李白诗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初到长安,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李白可谓盛极一时,唐玄宗降辇步迎、御手调羹。问以国政,潜草诏诰。力士脱靴,贵妃磨墨。就在这巍巍沉香亭前,唐玄宗携杨贵妃在这兴庆宫赏牡丹,召李白作新词,大醉中的李白立作《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精美的诗句让唐玄宗和贵妃惊叹沉迷。

沉香亭仰面北望就是被秋色染得五彩斑斓的李白山,山上树影婆娑,曲径通幽,山顶上矗立着李白醉卧长安巨型石雕像,李白横卧山顶,虎眼微闭,托腮酣睡。恰是杜甫笔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形象写照。

走过高大威武,气魄雄浑,格调高扬的丹凤门,就进入大明宫遗址了。这里曾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是大唐的国家象征。王维著名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出大明宫是何等的气派。在夕阳下,我们漫步御道广场,览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遗址,从东上朝路往观唐明皇和杨贵妃泛舟的太液池。可是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书写了完全不同的一笔,大唐繁华落尽,一切皆已烟消云散。所谓遗址,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堆堆黄土。风骚帝王已成空,万千宫阙皆化土,只有诗仙留美名。长安城中,大明宫内,李白满腔报国之心奉献朝廷。“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李白成了金銮殿的常客,经常接受皇帝的征召,征召之余观书作诗,探古寻幽。给皇上献上精美的诗文,听歌看舞参加豪华的宴席。李白是多么的春风得意呀,怀有远大治世抱负的李白也有些飘飘然了。“莺歌闻太液,风吹绕瀛洲”、“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李白经历了盛唐的盛世光辉,也和“五侯七贵”同享奢靡生活。

三年中,李白在长安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处处留下了他的诗篇。在朝中,他写“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随帝赴华清宫,他写承恩赐衣:“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城内西市,他写金市畅饮:“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去杜陵,他写登高望远:“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未央宫,他写春色:“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在长安酒肆,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用他的如椽巨笔书写着长安,吟诵着长安,为我们描绘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夜色阑珊,我们漫步大唐不夜城,古城西安仿佛一夜梦回大唐,霓虹满天,流光溢彩,身着唐装的帅哥靓女穿越时光的隧道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大雁塔水舞光影秀、诗意长安、乐舞长安、再回长安等每一场演出都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璀璨中流淌,山河万里,盛世当歌。但这不是大唐的盛世,更不是李白的盛世,李白落寂的塑像孤独地居于一隅,就像1200年前赐金放还重新漂泊的李白。

天宝三年(744年),由于张垍、高力士等人的谗毁,以及昏庸、腐朽的唐元宗不予重视,李白被“赐金还山”,一梦长安呀,长安一梦。怀揣“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宏愿的李白实际上是被逐出了长安,遭遇了他政治生命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从此,李白永远离开了长安,再次开始了漂泊四方的游侠生活。

但豪迈浪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李白,注定不属于长安,他的魂魄属于酒、属于诗、属于万里山川。终归山野的李白,诗风更加豪迈洒脱,清新超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安没有摧毁李白,我们反而要感谢长安,是长安造就了千古风流的诗仙李白。

(此文刊发于2024年4月27日《济宁日报文化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