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卜凡亚 ‖ 品读魏留勤长篇新作《微山湖畔》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卜凡亚 ‖ 品读魏留勤长篇新作《微山湖畔》

来源:本站    作者:卜凡亚    时间:2024-07-02      分享到:


用了近五天的时间,读完了作家魏留勤的新作——长篇小说《微山湖畔》。

掩卷后端坐桌前,闭目沉思了许久,身心仍沉浸在书中的故事情节里不能自拔,思绪仍在他们每个人物中间游荡,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此刻,内心翻起波澜、思绪跌宕丛起,内心久久无法平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在激烈地交织、碰撞着,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处入手。三番五次地拿起笔又再放下,如此反复纠结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写写自己读《微山湖畔》的心得体会 。一是慰藉一下自己起伏荡漾的不安心绪;再者是想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下我读此书的感受,其无他。  

《微山湖畔》的总基调是昂扬积极向上的,给人以奋发自强的斗志和轻易不服输的精神。即便是跟着父亲开荒拓土、每日累个半死的王小飞,在闲憩的空挡还在思索琢磨着自己将来要向何处去?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他内心笃定,矢志不移,想着自己决不能跟父亲一样,一辈子困守束缚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求通求变、追求向高向好的欲望始终驻扎在他的心里未曾动摇过。  

作者开篇从微山湖畔的东洼大队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背景徐徐拉开帷幕。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平日里习惯了吃大锅饭,集体出工干活挣工分的人们,面对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有局面将要被打破、被推翻,这就好比往平静的水面里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激荡起阵阵涟漪。大家都是人心惶惶,犹豫彷徨……  毕竟历史的洪流奔涌向前,迅猛的势头不可阻挡。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开始转变,尽管过程中有阵痛,有不适更有不安,但终究还是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地执行。作者将时间线一直铺展到改革开放初期阶段,详尽描写了乡村人的理念更新和行动上的自觉蜕变,全方位、多维度层层递进、扩展、深入;以马二民、谷薇薇的坚贞爱情为主线,且贯穿始终;适时穿插切换刘海峰、江红霞,王小飞、何亚莉等人对自由恋爱的勇敢追求和对个人婚姻的自主掌控。他们大胆追求爱情的决绝及对爱情的执着信念,让人不由得对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而深深感叹、进而在内心里折服。

小说深入刻画了中国乡村的伟大变革,而正是这场伟大的变革给人们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虽然本篇的范围只局限在东洼大队的东洼村、西洼村及南平村,却能让读者从故事的递进发展中窥斑见豹,举一反三,启发性、引导性很强。作品里的各色人物、大事小情都是立体的、连贯的、具象的、丰满的和鲜活的。人物、情节繁而不杂,散而不乱,既对立又统一,凸显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和语言表述的老道。故事情节是环环相扣,疏密松紧有度,大开大合,闭环精巧,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农村改革初期,包干到户的施行可谓惊心动魄,波澜壮阔,它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大创举。它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和经营权,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一政策的出台实施,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更唤醒了农村的经济活力,使得农村面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人们习惯于大集体,唯命是从按部就班地听从上级的安排,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包干到户的实施,让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最大化去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上,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人们的思想是开放性和多元性并蓄,敢为人先的精神呈井喷式发展势头。人们开始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种思想的转变,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开放和包容,也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处在激流变革中的人们,从无所适从到主动自觉为之;从茫然若失到个人自信力爆棚;从因循守旧到精神的蜕变裂变……就比如女人生孩子,过程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甜蜜的和幸福的。

纵览整部作品,它始终昂扬着向上向勇的力量,即便看似事情僵局无解,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但故事里的主人翁能直面所处的困境,不逃避、不气馁、不放弃,用百倍的努力与干劲去化解困难难题,最终又是柳暗花明。这样的精神从头至尾地体现在作品里的每一位主人公身上。故事里刻画的众多人物、语言的表达、发生的事情是那么地立体生动、那么地明亮鲜活。感觉他(她)就是你身边的某个人、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一样,使读者很容易与小说里的人和事产生共情共鸣,沉浸感、代入感极强。  

比如江红霞出嫁那段。因为江红霞的大(父亲),起初对女儿的婚姻是反对和阻挠的,在见到女婿刘海峰进门接亲时,心理上的坎还没过去,觉得脸上还抹不开面子,索性就躲进了屋里。江红霞临出门前,在母亲的授意下,江红霞向着屋内喊道:“大,俺走了。”这时屋里传来沉闷的哽咽声:“哦…”。这一声“哦”里面,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对女儿的牵挂?含着多少浓浓的父爱与不舍啊!天底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爹娘?为了孩子的幸福最后不都是爹娘妥协成就?读罢此处我竟不自觉地潮湿了眼眶……

还有马大民为筹措承包窑厂的钱还差一千元而愁眉不展时,仗义率直的王龙深夜登门,用激将法让马大民把钱收下,化解了马大民的燃眉之急;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冯玉贵,不出马便罢,一出马就一个顶仨,个人威望显露无疑;心怀城府的老队长王巨才,遇事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事都是把儿攥,胸有成竹;一条道走到黑,认死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拧筋头”王金昌;视土地如命根子,侍弄庄稼一把好手且还带点狡黠脾性的憨老刁王玉明;巧舌如簧,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媒婆吴婶等等……这些个性鲜活的人不就是我身边的乡亲?不就是我的左邻右舍?不就是我的亲朋好友吗?  

毋庸置疑,《微山湖畔》这部小说在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发展历程方面,开枝散叶、提纲挈领地讲述是完美的,是成功的。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可能词不达意、有以偏概全之嫌。就像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一样。在这里不妨套用苏轼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锐敏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就像同一个甜甜圈,悲观者只看见一个空洞,而乐观者则品味到它的醇香。

的确,我心执我见。“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社会的丧钟,有人看到了宝黛的爱笃,有人察悟到了曹雪芹的用心良苦,也有人只是肤浅的泛化故事本身。

在此谨向微山籍乡土作家魏留勤老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