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别新中 ‖ 《易经》中的治家之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道、家风,而这一传统的渊源来自《易经》的家人卦。
家人卦的卦象是离下巽上,离为火,巽为风,风自火出,人间烟火,家人和乐之象。离火温暖光明,巽风谦逊柔和。家庭以主妇为主体,应当具备柔和、谦逊、中正、贤良的品德。
女子主内,男子主外,男有妻室,女有夫家,中正以应,人伦之大事,“天地之大义”。妇为家之灵魂,夫是家之支柱,家以内为本,家有女则为“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男女感而家和业兴。
父母为一家之主,家以父母为尊长,齐家之事,同于国有严君,家事即是国事,国事即是家事,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家人关系有父子、兄弟、夫妇,这些关系在父母严君的教养下,各得其所,各守其责。“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道正而天下定,这是中华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了中国人的天下关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人卦“火”为礼仪,是因;“风”为德行,是果。内卦火,家是温暖的港湾;离为心,言为心声,言之有物。通过洒扫应对等日常生活的指导,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即“格物”。外卦风,出则以礼而行;巽为行,行必有常,“知常曰明”,明则不妄作,让知道孩子自己的责任、担当、使命在哪里,即为“致知”。
家人卦六爻皆言治家,但每爻的主题却有所侧重。
初九:“闲有家,悔亡”。言家规。治家之初要防非断邪,悔恨自然消亡。
“闲”字本义是封堵大门的横木,引申为预防、戒备、防邪念。治家首先要做好防范,有良好的家规,家规就像一睹大门,把邪恶的东西挡在门外,使家人不受侵害。初九应是一位老父亲,夫人是六四,治家他也曾经有过后悔,但是他爱自己的家,治家之志未曾改变,不断总结经验,所以才能“悔亡”。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言家食。无所成就,在家中负责家人的饮食,守持正固可得吉祥。
六二是妇人,丈夫是九五,二、五分别是初九和六四的儿媳、儿子。六二中正,卦辞“利女贞”说的就是她。六二在家任劳任怨,具有顺承而谦逊的美德,不求社会上有什么成就,只求家庭幸福和美,孩子快乐成长,老人长寿安康。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言家教。治家有训斥之声,会有懊悔及危险,但可获吉祥;妇人和孩子嬉嬉闹闹,最终会导致羞吝。
九三是初九和六四的小儿子,这里阐明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一种是严而不失其正,一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对孩子严厉往往会伤和气,有些不近人情,特别是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快乐教育”,孩子成了“小祖宗”,完全丧失了“长幼有序”的优秀文化传统,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低龄化。所以《易经》告诉我们,严格的家庭教育虽然当时有懊悔和危险,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看是吉祥的,因为没有失去家庭教育的规矩,而毫无原则的溺爱,嬉戏打闹,失之于过分宽大,孩子进入社会将会遇到严重的困难,贻害无穷,因为已经失去了家庭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六四:“富家,大吉”。言旺家。能使家庭富裕,大为吉祥。
下卦是治家之“因”,上卦是治家之“果”。六四夫人与初九丈夫心心相印,初九治家、护家,六四爱家、持家,是一位贤妻良母,精心打理家中财务,家庭富足,人丁兴旺。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言齐家。君王由家感格天下,以天下为家,无须忧虑,吉祥。
“假”与“格”同,指感格。九五中正至尊君位,以天下为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思想。君王以家推及国,以国推及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家道的极致。普通家庭虽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成国家的栋梁。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家庭教育除了“严、正”之外,还要有“爱”,爱父母,爱家庭,爱家乡、爱国家,爱众生。家庭成员都能各尽本分,相亲相爱,必然和睦相处,欣欣向荣。正如莫言先生所说,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上九:“有孚威如,终结”。言家风。有诚信有威望的样子,最终吉祥。
初九整肃家规,六二谦逊中正,九三严格家教,六四本分持家,九五家国情怀,上九化成风尚。治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诚信,与以身作则基于诚信的威严。上九是治家的终极目标,为的是让良好的家风一代一代传承。比如范仲淹的后人到现在九百多年,出了四百个进士,八十个状元。曾国藩的后人在将近两百多年的时间,八代中,一共出了两百四十位杰出人物,多为我国的栋梁之才,这些无一不是家风的力量,家风的传承。而家风之所以传承,关键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反身修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杨恒坡 ‖ 荷花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陶成桥 ‖ 记侵华日军在嘉祥西关犯下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