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郝爱静 ‖ 摸爬叉

来源:本站    作者:郝爱静    时间:2024-07-19      分享到:


爬叉,实名金蝉,又称黑蚱蝉,有的地方名字更好听,叫唐僧肉;蜕皮后叫知了,蜕皮前称结了龟、知了猴。

名字虽多,但对人们来讲,它留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有两个,一是与暑热同来的烦人的叫声,另一个就是入口的美味——油炸爬叉是一道既营养又可口的时令美食。我吃爬叉大都油煎,用少许盐腌制一下,放在热油锅上压扁,煎至蛋白质凝固。那种原野清新的香气和金灿灿的色泽,顿时会刺激你的味蕾,按耐不住地品尝一下,鲜、香、酥、嫩。爬叉不仅口感极好,营养价值也是屈指可数。正因如此,价格从最初的三五十元一斤,飙升到目前一百二十元一斤,可见我们本地人对这一美味的喜爱程度。

炎炎夏夜,我也加入了摸爬叉大军。树林、路旁、还有大树成行的沟壑地带,都是摸爬叉的好去处。那忽明忽暗的手电筒光束,遍洒原野,身在其中,犹如游弋太空,在星星之间不停移动,完全感觉不到闷热、潮湿和蚊虫叮咬。那份认真和执着,真的让人感动。摸爬叉的有老人、壮年、青年和孩童。有单兵作战的,也有一家老小结伴的。这么多人来来回回的巡视,地下修炼三年的爬叉啊,怎么能逃脱众人的火眼金睛!

看看每个人的收获,都不是太多。多的十几个,少的三五个,我更是可怜,一个都没有摸着。想想小时候,我也曾是摸爬叉能手,有时一晚上能摸两三百,现在怎么就摸不着了?是不是方法不对呢?调整战术,放慢脚步,去人比较少的地方,先找地下有没有新鲜的洞穴,再看周围树干,最后仔细观察树枝。遇到杂草和灌木多的地方,就竖起耳朵细听。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在一棵小柳树旁的杂草中,传来一丝细微的窸窸窣窣声,循着声音看去,果然有一个爬叉探头探脑的爬出草丛,先稍稍停顿一下,然后快速前行,那警觉和惊恐的样子,让人心生怜悯。我捡起来放在手心,这个爬叉好小,颜色也和其它爬叉不一样,全身呈青绿色,身体也不如其他爬叉圆润,整个身体有些细长,典型的营养不良。看看它生存的环境,周边没有高大的树木,当然也没有发达的根系供它成长,能够存活下来实属不易。更何况,出洞之后还要逃过蛤蟆、老鼠等天敌的捕食。看着手中不断挣扎着要爬出手心的小东西,我快速找到一棵壮硕的大树,尽可能地把它放到最高处。它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但我希望它和其他金蝉一样,蜕变后能在高高的树枝上,放声歌唱!

看着仍在摸爬叉的人们,我想,在食物丰富的今天,他们应该和我一样,来这儿并不是希望能摸到多少,主要是收获一份喜悦,捕捉一种童年情怀,体验一下乡土气息,拾起一段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