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高春云 ‖ 守护文字的园圃

来源:本站    作者:高春云    时间:2024-08-28      分享到:

与友小聚,席间一友接领导电话通知,嘱速完成一汇报材料,明天一早要用。友并不慌忙,举杯提箸间,打开手机APP,输入简单关键词,很快由写作软件自动生成一篇文稿,欣欣然交差。

同伴们纷赞其高效,戏言,人工智能怕是要挤了文秘的岗位了;未来的诺奖是不是也会AI生成?把酒言欢,宴席继续。

忘了是哪一年,国庆长假是在妈妈家度过的。适逢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这是父亲一直在关注的一档汉字听写竞赛节目,在父亲的推荐下,我和儿子也很快被精彩的节目所吸引,这个带有竞技趣味的文字游戏,伴随我们渡过了一个欢乐的假期。

每天节目开播前,我和儿子便准备好纸和笔,守在电视机旁,比赛谁能够快速、准确的写出考官的读词。父亲带上花镜,认真地在一旁评判,不时地翻开《辞海》,做一下确认。有些词听起来熟悉,但写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譬如:邋遢、炉箅子、盥洗室……提笔忘字是常有的;而生僻的词语,难度就更大一些,譬如:瘐毙、木铎……不仅考验词汇掌握能力,也考量着文学知识及阅读知识的积淀。节目中所听写词汇的广博,让你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字的丰美,地理名称如滹沱河、昆虫名字螟蛉、化学名词核苷酸、历史人物桀纣…….另外还有大量的成语如:瓮牖绳枢、穷兵黩武、户枢不蠹、怙恶不悛…….听上去都似曾相识,但书写出来,不是漏了偏旁就是错了部首,要不就是写成了白字儿。

儿子每写正确一个,便会得意的冲我扮个鬼脸,特别是听到主持人播报“现场参与书写的成人观众,没有一位书写正确”,更鼓舞了他小小的骄傲。

五千年的文化凝练出的词汇毕竟太丰富了,不少的词语还是难住了我们,每一场比赛结束后,父亲就将我们写错的词组,对照《辞海》查找出来,祖孙三代围坐在一起按照词语的读音、释义、字体结构等一一进行普及与巩固。第二天节目开播前,父亲再将我们前一天的错词进行复习听写。

节目中参赛的选手虽然都是中学生,却也是对每一位成年人文字掌握的检验,引起我们对文字温柔的怀想。

曾经,是那样热切的盼望着一封远方来信,那隐匿于信封里的文字,是不忍拆解的惊喜与感动;

曾于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将心灵深处汇聚的文字,写进日记锁进抽屉,多年后,再打开尘封的记忆,依然带着心脉的温热;

也曾满怀希冀创作一篇习作,立意、段落,句句斟酌,一字千改,惴惴然投稿,忐忑忑期待,终于等到那带着油墨香的方块字在晚报一隅发表......

键盘输入让我们忘记了握笔的姿势,写作软件冲淡了我们的创作灵感。现代文明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那份书写的美好意境。

从学龄前开始,我们便接触了“认字”、“写字”,但随着年龄增长却一点点丢弃,有些简单的词语竟也“相见不相识”,当下的家长们,对于孩子英语补习的热衷也许远远超过了汉语言文学的关注,传统书法中的篆书、隶书、草书渐行渐远,陌生而模糊,更不要说那隔着博物馆的玻璃匣子,看到的三千五百年前的骨片了。

汉字是富有智慧的文字,一撇一捺尽显魅力,横平竖直蕴藏无数哲理。中华汉字之美,是那样的简朴、单纯,却又是那样的震撼人心。

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是便捷、是效率、是现代科技的福利,而那些深植于内心的情感是无法合成的。

在这个多元的不断更新迭代的世界,或许只有不断学习与改变才能和这个时代同步,我爱这个时代,并时时带着点儿好奇的心思去探索新的领域。

但,我深信,内心仍有一方园圃,葆有原始的方式,读书、写字、成文,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