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蔡月萍 ‖ 结缘文学,感遇《鲁地文艺》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蔡月萍 ‖ 结缘文学,感遇《鲁地文艺》

来源:本站    作者:蔡月萍    时间:2024-08-30      分享到:


我没写多少东西,还够不上谈创作交流,主要是旁听学习。谢谢《鲁地文艺》用心良苦集结大家的作品,又组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更让我体会到王海青老师常说的:在文学的道路上携手前行。谢谢王海青老师和《鲁地文艺》对普通文学爱好者的支持、扶持和引领。《鲁地文艺》不仅是文字栖息的平台,更成了文友相聚、以文会友的家园。 

我的开始动笔属偶然。我原来不是文学爱好者,自从在北湖区老年大学跟着刘亮老师写作班的学习,才开始动笔并喜欢上文学。其实报写作班也是机缘巧合,觉着写作有点高大上,自己不行。听了李木生老师在市文化馆的讲座《写作需要怎样的准备》,写作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什么方式内容都可以,语言不论白描、高雅各有千秋。他介绍了几位写作者,不乏退休后才拿起笔。多阅读是前提,还当场介绍老年大学写作班第一任老师王海青和现任老师刘亮俩人都是阅读的模范,文章也写得好。像得到鼓励,我虽不是文学爱好者,但书我是能读进去的,这才决定报写作班。学习半年,后来周三没时间了,加上全天候的带小孙女,总共也没写出多少东西。 

但我觉着尝试写作,收获挺大。提高了阅读效果,养成动脑子勤思考的习惯。原来读书都是看故事性、知识性,观其大略。现在认真阅读,能沉下心,也注意阅读时的体验,体会作者的心境、感受、思想境界,有时遐想身临其境,自己会是怎样的状态。 

每次书写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动笔确实是最好的思考。我写的第一篇是《故乡的秋》。老师布置作业描写秋天,我不会写景,便回忆了故乡。经刘老师推荐发表,并鼓励留言,让这次发表文章充满了仪式感,增加了我写作的信心。 

《鲁地文艺作品选》上收录的《远而不疏的黄河》,是刘亮老师让我写的一篇黄河故事。首先想到黄河对我的影响,生活精神,消极和积极的都有,一时浮想联翩。因处黄河滩区,黄河发水经常让我们秋收无望,给生活带来压力;黄河累次的不断改道东移,使我们村西的黄河变成了村中河;黄河把村土地分成了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每次过河去种地都有种种不便。每次发大水和过河种地,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和坐船到河心时的上下激荡,都能体会到生活不易。每季的庄稼收获也是考验:河西土地搭界河南,为避免收成落入别人囊中,要成立声势浩大的护卫队。哪天收割,全村一声令下,一致行动,行动慢的就无法保证自家能有收获。还有发生武斗的记忆,护卫庄稼被打伤,后把对方抓住渡河带回我们村以示警告。及秋天种绿豆发水前能有部分收获,豆夹不是一齐成熟,而是绿色渐次分批的一点点变黄。等不及全部成熟,天天过河去看,有发黄的豆荚抓紧摘下,甚至有“外人”和我们同时在地里摘豆荚的奇观,人少时都敢怒不敢言。后来略有大籽的青豆荚都摘了。同样情形我们上游十几里路的地方,是另一部分河南人的土地在河东岸。分析利弊,我们村就用河西岸的土地换了这部分河东岸的土地,结果是种地要到十几里开外。因种地不方便,土地很早就对外出租了。再后来随着渡河人车的不断增多,原有的船少也慢,村里人集资在黄河上架起浮桥,过河收费,人车都可以无阻。过河不再困难,我们村的经济条件也改善了,可谓双赢。发大水的记忆和人面对困难的坚忍,人的生存能力之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人亲近的黄沙我也倍感亲切。经过取舍,因今昔对比明显,现在已无水患,我选择写了两次大水经历。写得比较粗浅,刘老师曾说再详细些比较好。 

阅读鲁地文友的文章:王海青老师不时放出哲思之光,刘亮老师文章充满生动细腻的画面之感,张玉岗文韵十足让人感受其积淀的深厚,高春云满身诗书文章理趣横生。老年大学写作班几位同学:刘东丽自然清新思而不群,柴玉霞文字国画般的余韵悠长,王继发的乡音亲情无比深厚,赵世武文笔大气跌宕,还有孙彦玲热情浪漫,宋艳诗意,王紫睿纯净及田秀华的细水流长。各位文友真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自带一份独特的鲜香。 

回看自己的作品,平铺直叙,过于平淡像流水账,缺乏文学性的语言表达,更觉算不上文学作品。抛却语言天赋之类的因素,单就感受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和文友相比就感觉差距巨大。多学习欣赏积淀,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多体会别人文中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庆幸写作起步阶段遇到《鲁地文艺》,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感谢给予的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