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谢柏梁 ‖ 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的戏曲呈现——庐剧《铁面无私》(《包公嫂娘》)的美学追求
烟波浩渺的庐州巢湖,民风民情原本应该是柔情婉转、心平如水。
但是这里却是铁面无私的中国大清官包拯的故乡。庐剧一向就是小家碧玉般的存在,民间小调,市井谣曲,串联起红尘故事,情感悲欢,因此诸多小戏色彩斑斓,喜闻乐见,而大戏多是移植兄弟剧种。但是历史故事戏《铁面无私》(《包公嫂娘》)在合肥大剧院的隆重上演,一是提供了新编的原创大戏,家乡戏唱家乡人,谁也抢不走、学不来父老乡亲们对包龙图的特殊情感和永恒挂念;二是这部原创大戏允文允武,体现出庐剧演出史上的新风貌。其三,包公是宋代大学士,因此这部戏自觉而生动地以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的探求,在一定程度上演绎了宋明美学的简约俊朗,骨相清奇,体现出情不胜理的悲怨风格;民生疾苦一定要胜过官场贪腐和自家亲情,亲情放大为家国情怀,这其中的诸般冲突成为悲剧的背景底色,因此就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编剧颜全毅与历代各种包公戏的横截面展开不一样,它将包公的认嫂娘、铡包勉的事件,铺展成为具备人生成长与历史长度的简约剧诗。
娘家人要将嫁出去的寡妇女儿接回去,小包拯万般不舍,坚执留嫂;在放学路上恰遇山洪,是嫂子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小包拯。这种以心交心、以命救命的大爱,才使得小包拯跪拜嫂娘,感恩不尽。可是当嫂娘自己的亲儿子包勉做官之后,被上司与奸商围猎,将国家粮仓转为奇货可居的高价粮,诸多百姓成为饿殍,包拯这才必须把亲侄子送上断头台,从而也不得不面对嫂娘的良心拷问和亲情审判。为百姓铁面无私的包拯,面对嫂娘却是无比凄惶,前因后果逻辑分明,这就是这部包公戏与众不同、特别感人的地方。
作曲徐代泉、夏晓弦的音乐创造,主要表现在民歌小调的恰当应用,老调新腔的回归与拓展上。因此中路、东路、西路等亲切的庐剧旋律与浩瀚的咏叹拓展融为一体,同样在简约中体现出丰富,于家常中升华为崇高。舞美与服装设计胡佐、秦文宝,将整个舞台设计成一部青蓝的古书,但是在翻开一页页历史画面和人物情景时却是那么的轻灵自然。服装设计上既有传统戏曲的神韵,又有现代观众容易接受的影视剧的创新,这都从声画、穿关等环境氛围上,整体上体现出新中式古典主义的风格面貌。该剧中的嫂娘,庐州人称崔三娘(京剧称吴妙贞,不同剧种的姓名都有区别)。主演段婷婷,最令人惊艳不已,交口称赞。从歌唱演员到戏曲演员,她既唱出了庐剧的韵味,又带有歌曲风、歌剧风的甜美和现代感。从没有多少童子功基础的文唱演员,到戏曲青衣、花衫、刀马旦和正旦的风采,都能在她的表演中展现出来。
山洪中冒险救包拯、梦幻中与法场上的包勉儿灵魂交会、葬儿时她的撕心裂肺,都通过唱腔体现出人物身份、性格,展示出母性的光辉和无边的忏悔,忏悔她教子不严、护子无力、埋子却不能进包家祖坟、只能带回崔家坟茔的无边痛苦。在这出大戏中,她真是做到了文武昆乱不挡,水袖与身段同美,婉转深沉的唱段都是在演人物,描情境,诉衷肠,但却又在亲子和家国大义中从情感上趋于前者,从道义上与包拯同心。也许这些从不像到像、从能文唱到能武演破茧、化蝶的锻炼过程,也是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的恰当体现。
当然,该剧中的灵魂人物还是翁国生导演。作为国家文华奖和剧协梅花奖的得主,他本身就是江南活武松盖叫天先生的第二代传人。作为 130 余出戏曲的导演,他始终有着自己将戏曲的唱念做打舞全面综合地体现在舞台上的美学追求。全剧中那么多高难度武打动作,比如马童的高难度旋子、包家叔侄的跳跪、崔三娘的长水袖,以及诸多群众演员的身手敏捷的造型,尽管点到为止,但却成为全剧的点点星光与喝彩亮点。
就连群舞的设计,也都出自于翁导的创排,因为他要将舞蹈与整体风格结合起来。庐剧演出史上最能翻转、允文允武的大戏,从此戏开创了新生面。他又能够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使得文戏与武戏有机结合,唱功与做功比翼双飞,但是所有的艺术手段都为人物服务,所有的人物剧情都体现出其无美不备、但却又简约丰富的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这就使得老观众耐看、青年人爱看,我所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黄梅戏青年人才表演班学员们喜看,体现出新时代的古典主义审美追求。诚然,作为一出刚刚正式立在舞台上的大戏,其四扇屏风般的剧情与人设还要夯实,例如包勉斩刑要有百姓饿殍的点化,母子法场的灵魂相遇与坟场哭灵如何具备差异性和统一性;再如崔三娘从开始到结束,如何体现出青衣、正旦和老旦过渡的身份感等,法场问斩是否还要有反转、惊奇和坚守,还都需要逐步检视、日臻完善。
但是作为新时代中,原创大戏新中式古典主义风格戏曲呈现的佳作,庐剧《铁面无私》(《包公嫂娘》)的美学追求和剧种升华,不仅令人惊喜,还将会在合肥文化领军者和艺术家们的逐步熔铸下,打造成为庐剧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2024 年 8 月 25 日写于香港大帽山下水盏田居所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张振建 ‖ 知识分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鲁墨 ‖ 金融伴我小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