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侯凌肖 ‖ 结伴《鲁地文艺》,共赴文学星辰大海

来源:本站    作者:侯凌肖    时间:2024-09-25      分享到:

9月6日,孙子开学季到来的第六天,我便从龙口急匆匆赶回鄄城。来到金桂园小区,就急不可耐地到2号楼寄存处寻找邮件。

剪开一包包书籍邮件,终于找到了我心仪已久的“至宝”——《鲁地文艺》。精美的封面展现在眼前,一朵淡蓝色的亚麻小花令人惊艳和喜爱,《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赫然入目。打开书页,诱人的墨香扑面而来。

在作品选序言中,济宁散文学会孙继泉会长对“草根文学”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褒扬。“草根,低得不能再低,但是,它的上升空间是最大的。作为草根,一要深深扎根泥土,汲取丰富的营养,强壮自己的体魄。二要努力向上伸展,获取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心中点起一盏灯,用这盏灯照亮自己的心府。”“愿我们不断点燃心中的灯火……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孙会长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定能激励我们在文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陌上花开》栏目里,开篇之文,便是李木生老师在鲁地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条条道路通文学》。拜读佳作,让人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受益匪浅。为文学爱好者,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我们热爱文学,道路不同,但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是条条道路通文学。”“文学,我是觉得只要是喜爱它了,你就会爱不释心,爱不释眼,爱不释手,因为它的魅力太大了。”关于阅读获得文学滋养方面,李老师谆谆教导我们:“文学也是一种淘金。我们要敢于投入生命,甚至全副的精力去淘,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去沙存金……铸就我们的金蔷薇。这就需要耐心,需要享受孤独与寂寞。”李老师的这篇文章,使我在学习和创作上有了新的收获,将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阅读和创作。

刘利民老师在《鲁地文艺》作品交流会上的发言《一朵奇葩》,高度赞扬了《鲁地文艺》,他说:“《鲁地文艺》,就这样破土而出了,长成济宁文坛的奇葩——生动、活泼、纯真、朴实、新鲜、亮丽!”“文学是一颗种子,总会在热爱文化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散发出醉人的芬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天道酬勤,也酬热爱,也酬专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经典之语,发人深省,激人奋进。

阅读陈代老师《新的文学场域与文学想象共同体》一文,得知“鲁地文艺平台”是王海青、张玉岗、张春清、闫茂坦等几位年轻人,在2020年创立的一个文学公众号,该平台2023年编辑印刷了一本《2023鲁地文艺作品选》。据不完全统计,“鲁地文艺”四年来共刊发作品1600余篇文章。数量之多,水平之高,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无不让人惊喜和赞誉!相信《鲁地文艺》这颗文学新星,将会在鲁西南冉冉升起,必将照亮齐鲁的文学天地!

杨恒坡老师写给2023鲁地文艺作品选《齐鲁大地上的一棵树》,杨老师赞美道:《鲁地文艺》就是一棵树,这棵树生长在齐鲁大地,生长在鲁西平原,为许多人带来荫凉。在此,杨老师推崇和盛赞李木生老师谈过的“民间写作”,并指出,“民间写作很重要,只有民间书写丰富起来,丰满起来,热闹起来,蓬勃起来,一个国家的血肉才会丰满,筋脉才是舒展的。”充分肯定了民间写的必要性,为作者深入民间,接地气、找素材、练文笔指明了努力方向。

张玉岗老师由“鲁地文艺”说开去《草根文学》,文中回顾了《鲁地文艺》由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成长历程,对草根文学作了中肯的评价。并坚信:有《鲁地文艺》以及相仿的平台携手呵护,激励、陪伴,为一粒种子的生发提供着扎根的土壤,前路风雨相济又何愁呢?是的,向阳而生,未来可期!

回首过往,感恩遇见。我是2020年结缘《鲁地文艺》的,那时,在群中结缘了许多老师和文友,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我人生中最为高兴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聆听文学大咖、巨匠、老师的教诲和指导,可以真挚坦诚地进行诗文交流,可以尽情地仰望众老师文友惊艳的文笔,可以敬佩这么多师友开阔的眼界,羡慕他们在文学天地里丰硕的收获。我写的《乡愁断想》《那年,父亲的劳动节》两篇散文,有幸被分别选入2023和2024作品选中,受到了鞭策和鼓励。闲暇之时,翻阅一篇篇美文佳作,真是墨香袭人,如饮甘泉,倍感收获颇多。我深深地体会到,这里是我最自由最幸福最快乐的精神家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时光里,我将与师友们结伴同行,继续见证《鲁地文艺》的精彩和辉煌!让我们一起迎着光亮出发,共赴文学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