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敬逊 ‖ 我所知道的鱼台稻改
我出生于1956年,鱼台人,自然对稻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算得上稻改的参与者、见证者。早在六十年代的中国,鱼台大米就已经声名远扬,就是因为稻改的成功,鱼台而才赢得了“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名。
据《鱼台县农业志》记载,1953年在时任县委书记张德超的组织下,最早在鱼台第六区,也就是当时唐马公社的安庄互助组,开始试种水稻,只是亩产比较低,在300斤上下。
直到1956年,金乡、鱼台合并后,济宁地委决定在西支河西岸的陈湾大队,兴建一座由国家投资的排灌站,县委才把治水和试种水稻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1958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县委决定在西支河、复新河、新、老万福河沿岸,分别建立了米滩、华庄、相里、王台等十多处机械排灌站。至今,谷亭米滩、唐马华庄排灌站,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962年,谷亭、唐马、王鲁、老砦、相里等沿湖的公社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66.67公顷,米滩大队,甄庄大队均获得了好收成。
1963年,县里成立了谷亭工委,并首次设立了稻改办公室,才算正式拉开了稻改的序幕.196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金乡、鱼台分县,恢复鱼台县制,张程震任书记,李步才任县长,组建新一界鱼台县委,提出了“治水改稻,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设想和“先治后改,改治并举”的治水方案,全县近十万群众,掀起了以稻改为中心的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的高潮,也就是大家征文中都提到的稻改历程及成就。
在稻改这场翻身仗中,舍小家,顾大家,挖了祖坟无异议,县里领导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苦干、巧干、拼命干。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事例,比比皆是,本文就不再赘述。
笔者至今仍记得那时的劳动口号是: “早起三点半,地头三顿饭,关键时候连轴转。”从以上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从1953年张德超任县委书记,在唐马公社安庄大队试程水稻,到1964年金鱼分县后,张程震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大规模实施稻改,十余年间,县委,县政府一直在不停地探索。这也就充分说明,稻改是经历了两界县委,十余年的奋斗才完成的,并不是1964年一次,两次的会战就能成功的。鱼台的稻改运动,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它记载了鱼台人民当年可歌可泣的历史,它成就了鱼台人民一个伟大的创举,是鱼台大进步,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鱼台人民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如果没有当年的鱼台稻改,也就没有今天的“鱼米之乡、滨湖水城,孝贤故里。”因为鱼台盛产了大米,鱼台人民填饱了肚子,剩余了粮食,为了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1976年,泰山硬汉子江廷华,带领十几位工友,三万元起家,建起了鱼台酒厂,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随着“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著名广告语,连续两年夺得当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好米酿好酒,鱼台大米着实在全国红火开来。
“鱼农”、“五七”等品种一时成为了鱼台大米的标志性品牌,鱼台大米真正成了鱼台人引以为自豪的资本,鱼台大米走向了辉煌,走上了顶峰。
也许是自然规律吧!有顶峰就会有低谷,一些鱼台人坐拥“鱼台大米”的金字招牌,不愿再扎扎实实地生产“鱼台大米”了。于是乎,购来外地的普通大米,换上“鱼台大米”的包装,高价发往全国各地,更有甚者,还玩起了添加香精、工业废油,陈米抛光等把戏……
2000年,鱼台“毒大米”事件一经曝光,迅速传遍全国,引爆各地媒体口诛笔伐,一夜之间,鱼台大米从消费者的餐桌上消失了。“山东名牌”、“江北第一米市”的光环从此黯然失色,这一沉轮就是十多年。近年来,鱼台县委、县政府及全县有志之士痛定思定,逐渐认识到,鱼台作为滨临微山湖,水利资源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县,要振兴、要发展,只能立足鱼台境内17条河流蜿蜒纵横的独特优势,在鱼、米、水、煤上做文章,由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鼓励企业、种田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实行水稻种植“五统一”管理模式,效果已初步显现。2008年,鱼台大米进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序列。
2017年以来,鱼台已成功举办了数届“中国.鱼台优质绿色稻米发展论坛”,让鱼台人民从新看到了鱼台大米振兴的希望。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宏扬“稻改”精神,在全县开展了“践行稻改精神,争做干事创业排头兵”活动,把我县的稻改精神,水稻种植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为了写好本次纪念稻改60周年“稻生记杯”文学征文,笔者利用周末时间驱车40余公里,对我县普遍种植水稻的东部和沿湖数个镇街稻田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先育秧再插秧的地块仍占大头,个别农户仍有弃种现象,土地荒芜,实在可惜。
为适应当前鱼台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中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育苗、移栽、种植水稻困难诸多的现实,县里统一推广了优质高产的“旱直播”水稻,其势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鱼台大米,立足鱼台,冲出山东,走向全国,不断提高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打造鱼台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和中国知名品牌,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疏离 ‖ 梦一样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井明新 ‖ 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