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马晓璇 ‖ 盛世·牡丹
牡丹花型繁复,花色艳丽,看到它,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大唐,想到大唐的盛世繁华,想到它的强盛与开放。作为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它是我们曾经的高光时刻,那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思想开放,艺术繁荣,一度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宏大局面。作为大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京都长安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圣地。曾有记载这样形容天宝八年的繁荣:是时州县殷富,仓库积粟,动以万计,弩藏充初。从这则史料的记载中不难发现那时的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国家实力雄厚。牡丹与唐代,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牡丹的雍容华贵与大唐的盛世繁华完美契合,是大唐外在繁华与丰富内涵的完美代表。
初识牡丹缘于一则民间故事,那时的我还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说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到后苑游玩,看到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万物萧条,心中十分懊恼,于是下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仙子闻诏惊慌失措,不敢违抗,纷纷决定第二天依令开放,惟有牡丹毫不畏惧,拒不开放。第二天,尽管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滴水成冰,众花仙还是依令开放了。武则天来到后苑,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放了,十分高兴。只有牡丹违抗她的命令没有开放,她勃然大怒,命令把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没想到这些被贬到洛阳的牡丹,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娇艳无比的花朵。武则天听说后更加生气,命人赶赴洛阳放火将牡丹全部烧死。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呻吟。奇特的是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娇艳夺目,牡丹因此也被称为“焦骨牡丹”。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且带有很大的演绎成份,但是却让小小的我认识了武则天的跋扈与残忍,认识了牡丹的勇敢、坚忍与铮铮傲骨。
长大后才知牡丹能从山野乡间走进皇家,成为人间富贵花,实现人生逆袭,都是得益于武则天。那道让百花不顾时令在大雪之中迎着寒风开放的诏令,其实是武则天的一首名为《腊日宣诏幸上苑/催花诗》的诗作。这首诗,看似武则天不顾时令以皇帝的身份命令百花开放,独断专行的昭显自己“大女主”的地位,实则是为了彰显“君权神授”巩固皇权。其实武则天极爱牡丹,她这样做,无形中提高了牡丹的地位,将牡丹带进了历史舞台,改变了它的命运。
牡丹原生于乡野,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从这土得掉渣的名字不难看出牡丹的出身。我们真得很难把这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名字与雍容华贵,浑身贵族气的牡丹连在一起。可这的的确确是牡丹的前世。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人们发现了牡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后,便把它移栽到家中,专心培育,从而变野生为家养。牡丹完全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另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欧阳修也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牡丹初不载文字,而以药载《草本》。”
由此可见,乡野出身的牡丹在没有走入皇家园林,成为“贵人”之前,是妥妥的“乡野村姑”,完全是做药用的。牡丹那时不但做药用,有时还会成为盘中之餐,苏轼曾经在《雨中看牡丹三首》中这样写道:“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牡丹花在美食家苏轼的眼里,不但是能欣赏的,也是能做为美食的,在牛酥的滋滋声中,牡丹花完成了生命的“轮回”。
关于牡丹从“乡野村姑”到“贵人”的成功逆袭,宋代姚勉在他的《赠彭花翁牡丹障》一诗中这样写道:“移来从武瞾,爱重由环儿。名花与倾国,初著沉香词。”由此可见,牡丹花虽然是武则天带入长安的,但真正把牡丹的富贵美丽发挥到极致,让它成为人间富贵花的则是杨玉环。想一想美人如花,花似美人,二者相得益彰,该是怎样的人间绝色。牡丹之所以有富贵之称,其实与唐时贵族的推崇,以及盛唐时代的审美有着莫大的关系,富贵浓艳,花型繁复的牡丹,不但符合唐代的繁荣与辉煌,也与大唐的风尚相得益彰。长安街上,美人浓妆,牡丹花开正盛,难怪刘禹锡会发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感慨。
大唐盛世在统治阶级的奢糜与醉生梦死中逐步走向没落,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牡丹依然花开花落,繁复艳丽,备受人民喜爱,人们对于它的栽培与繁育也从未停止。牡丹花的栽培在唐朝中后期就从皇家园林与达官显贵的花园中走向了民间,并且出现了专业栽培种植牡丹的花师,牡丹的栽培技术从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了宋代,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择地、花性、浇灌、留蕾、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成熟经验。明清时,牡丹的栽培范围已扩大到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州(即今天的菏泽地区)、北京、广西的思恩、黑龙江的河州等地,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栽培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牡丹也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喻衡先生在他所著的《牡丹花》一书中这样写道:“牡丹在国外也用于庭园栽植,植株高度可达2米,花径达20——30厘米,每到暮春时节,花朵盛开,硕大无比,清香四溢,冠居群芳,虽远离故国,也大有一副'百花之王'的气派。”
从甘肃武威,到西京长安,再到东都洛阳,牡丹从乡间陋野走进皇家园林,从自开自落的山间野花,到备受追捧的人间富贵花,从被碾压烹煮的药材食材,变为王公贵族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最后又从皇家园林和王公贵族的花园走进普通人家,无论在哪儿,牡丹都永葆初心,宠辱不惊,坚持做自己,不为外界环境所扰。大唐的没落没有带走它的风采,它依然繁复艳丽,随处灿然绽放。作为从大唐盛世的繁华富庶中成长起来的人间富贵花,它不娇矜自傲,始终坚忍大气,能时时为人们带来幸福与希望,送去富贵和祥和。不管是在甘肃武威的山野之间,还是在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皇家园林,抑或是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管把它们植入哪块土壤,它都能灿然绽放。以它的随遇而安,述说着它的坚忍与顽强;以它的雍容华贵昭示着人间的繁华与富庶;以它的包容大气,彰显它“百花之王”的风范。
第一次去山东菏泽的牡丹园,大片大片红的,粉的、紫的、白的、蓝的牡丹花飘进眼中,繁复绚丽却不艳俗,我的眼被美到了,我的灵魂被震憾了。它们犹如一群娇艳的贵妇人,悠闲自在地聚在一起喝下午茶,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脱俗却不孤傲,相对独立,又互相依附。终于明白牡丹为什么适合集中观赏了,没有什么花比牡丹更适合集中观赏了。菊花过于清雅、兰花太过孤傲、莲花又很高洁,它们都是花中的隐者,只适合独处,一旦聚在一处,总给人一种不入群,冷场的感觉。月季和玫瑰又过于娇媚喧闹,惟有牡丹,无论单独一株,还是一丛,一片,都恢弘大气,足见其“百花之王”的气度。
从山野乡间走出的牡丹,离不开大唐的盛世繁华。几千年来它一直在诗人的笔端绽放光彩,在画家的纸上尽情渲染,在音符的跳跃中姿意飞扬......既是对那个黄金时代的追忆,也是对现世美好生活的畅想。
一朵牡丹花,一部大唐史,盛于大唐的牡丹与唐朝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历史终将成为过去,大唐的盛世繁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人们惟有到史书的描绘中去寻找它昔日的盛况与繁华了,而牡丹花依然年年开放,惊艳着世人与时光。如果说在大唐盛世繁华中成长起来的牡丹,代表着大唐曾经的富庶与辉煌。那么,从大唐的繁荣与没落中走出来的牡丹,不管经历多少战火,面对怎样的磨难,身处怎样的乱世,经受怎样的屈辱,它始终年年盛放,用它繁复艳丽的花朵,为中华儿女带来慰藉与希望。就象我们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来不管经受怎样的磨难,遭受怎样的屈辱,始终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们何其相似,都历经磨难,饱受屈辱,都坚忍不拔,昂扬向上,都向往盛世繁华,人间美好。
人们喜爱牡丹花,不只喜爱它繁复艳丽的外表,富贵吉祥的寓意,更喜爱它积极向上的入世态度,向往它带给我们的祥和与美好。花开盛世,一眼千年,滑过时光的脉络,在牡丹层叠繁复的花冠之上,大唐盛世已然稳去,一个崭新的,更加强盛繁荣的时代正在人间绽放。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种晓靖 ‖ 微山,水乡绮梦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林国明 ‖ ◎情系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