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郑清银 ‖ 老年大学,这一年
去年10月份,我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没有琐碎的事情了,顿时感觉自由轻松了,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激动和感慨。有了属于自己大把大把的时间,干点什么呢?为了适应突然闲下来的日子,家人给我从网上报了济宁老年大学,他们也知道我平时的喜好,所以填报了写作班和书法班。我按时参加了这两个班的学习。
转眼间,两个学期的课程全部完成了。一年来的学习,从当初的新鲜兴奋,到期间的认真踏实,到后来的收获颇丰,至今还是兴致盎然,信心百倍。
一年来,既学到了新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眼界,还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和做法,更是收获了纯真友爱的师生情同学情。心中充满无限感动,庆幸感恩家人当初的报名。
带写作课的是刘亮老师,他年轻干练,认真实在。他原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里是兼职教我们。他的文学知识丰富渊博,写作的水平能力扎实全面。课堂上气氛热烈活泼,多姿多彩。他是同学们一致敬佩信任的好老师。
老年大学,面对的是退休或即将退休的文学爱好者,也有在当地较有名气的“笔杆子”“一支笔”,学员的来源、年龄、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指定的教材,所以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内容、标准、条件都难以把握,所以来这里带课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比正规的全日制大学的中文课还要难教难讲。但从刘老师的言谈中,并未感到有什么难处,每堂课都是在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中度过的。这主要是他知识储备丰厚,基本功夫扎实,准备工作细致周到决定的。
每次上课,刘老师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有时“同学们好”是招呼,有时浅浅的一个微笑,目光从前往后,从左到右的移动扫描,像和煦的春风徐徐飘来,带给满教室的温暖和爱意。这是最好的招呼。然后不急不躁地从他拎来的陈旧的蓝布提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本子,纸张泛着黄色,内页有些皱巴,看上去被他反复翻来翻去无数次抚摸的样子,像老朋友一样贴心,随身护卫,不离左右。有时还会掏出一个64开大小的袖珍版的小本子,那是他随手记录灵感的本子,像贴身秘书或贴身丫环,从不轻意示人。这还不够,讲到兴奋时,他会悄悄的从他裤子口袋里取出一张纸条,慢慢地展开被他折叠一层又一层的纸页。有时念上几句,有时看着笑笑,再按照原来的样子折叠起来,重新放回裤子口袋里。这里是他灵感闪烁时的《急就章》,亦或是突发奇想时的《鸭头帖》。灵感或奇思妙想,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受人的意识控制。它来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留下它,记下它。记录的纸条就没得选择了,饥不择食,就地取材。有时用考勤纸,有时用烟盒纸,有时会用自己的饭票。
能在讲课时,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灵感、日记、创作心得,说明刘老师真心把学生们当成了朋友,当成了自己亲人。这种无私奉献,毫无保留,是老师人品师德的最好体现。
刘老师的讲课,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高深的学说,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听得懂,用得上,见效快。是老年学员贴身的“衣服”合脚的“鞋”,是他自己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思考,是他的“理论”和“学说”,是无法用金钱买来的无价之宝。
刘老师以名家名作为引领,为示范,教我们写作写什么?怎样写?以同学们的习作文稿为教材,为案例,鼓励同学积极写勇敢写,积少成多,以量变求质变。我翻阅我的课堂记录本,一串串名家巨匠,构筑起近现代文学史一座座丰碑和灯塔,照耀着一代代热血青年在文学道路上不懈奋斗和前进。一篇篇经典佳作,铺就了文学史上的百花园,春夏秋冬开放着艳丽的花朵,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是有志青年学习本领吸收营养的神圣殿堂。课堂上有鲁迅、茅值、老舍、叶圣陶、朱自清、萧红等前辈的身影和作品,也有贾平凹、余秋雨、刘亮程、迟子建等当代中坚力量名家和力作。
同学们的习作范文,是离我最近的名家名作。作品接地气,人又好接触。没有大腕的脾气,写的是身边真实的故事。还能随时和作者面对面对话,研讨分析的文章特色特点,现场听到作者的创作动机、起因、创作过程,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感想。还可以听到其他同学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评论意见。大家竞相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浓厚。重要的是刘老师的分析评论。他会从文章的标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一条一条地列举出来。这么多同学的这么多作品,他都能熟记于心,说明他在课前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阅读过这些作品,对作品的细节熟记于心。这种敬业精神,这种诲人不倦、不厌其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刘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地方,实实在在,客观公道;指出的不足,提出的批评和建议,中肯坦诚,用心良苦。对习作的点评,像是刘老师用一双大手推着载满希望的车子往前走。
课堂讨论的另一种方式,是刘老师提出一个题目或主题,让同学们讨论分析如何去写,从哪里着手。像做数学题一样,有一题多解、再多解。通过多解,加深对这道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再遇此类题目,能居高临下迎刃而解。比如“我的故乡”可以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写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的亲朋好友...比如“我的第一次”,有的同学写的是第一次网购,有的写第一次上学,有的写第一次开车,有的写第一次约会....这样就把同学们的写作欲望调动激发起来了,还把写作的思路打开了,放飞了,让同学们感受到写作就是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身边的人和事,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这样写作的信心就有了。
讨论最热烈的是“写手”。刘老师布置完作业,同学们积极踊跃,佳作纷呈亮点频现。有的写父母的手,表达对父母的赞美和感恩之情;有的写自己的手,回顾自己的创业艰辛,感怀生活的不易。刘老师引导我们扩展了主题思路,农民的手,工人的手,科学家的手,书法家的手,画家的手,伟人的手,孔子的手,佛像的手……
这时,我想到了著名画家罗中立创作的《春蚕》,因为我是书画爱好者。这幅作品是他在四川美术学院上学时创作的。画面聚焦母亲的满头白发和低头摆弄桑叶的双手。双手是画家刻画表现的重点,通过母亲黢黑苍老满是皱纹的双手,表达母亲劳动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辛,歌颂了母亲的平凡和伟大。画作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该画在2014年,以4370万元的价格被拍卖,创造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细细分析原因,创造这个最高纪录的推手,就是母亲的这双“金手”。
刘老师还讲到了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手。我有幸于2023年10月,随单位组团去厦门的鼓浪屿,瞻仰了林巧稚纪念馆。纪念馆园区内有三组雕塑。一组是五个小孩组成的欢快的群雕,代表了林巧稚从医60多年,亲手接生了五万多婴儿。一尊用汉白玉雕塑的林巧稚站立在平台上,双手交叉平放胸前,象征着她高洁俊秀,白璧无瑕的品德。另一尊是汉白玉雕塑,两只大手从地面伸出,高高举起一个婴儿,左手托着婴儿的臀部,右手撑扶上身,婴儿半卧半坐躺在两手之间,微笑着看向远方。一个新生命,从天地之间来到人世间,他是家庭、社会、人世间的未来和希望。这双大手托起的像冉冉升起的旭日,照耀着大地,滋润着禾苗。
我们都有自己的双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靠的是自己的这双手。不辞辛苦,拼搏奋斗,用自己干干净净的劳动成果来创造财富,创造幸福,创造未来。
刘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些写作阅读的真谛,是我受益最大的!比如要认真阅读作家作品选集的前言后记“序”与“跋”。这是作品的说明书,也是作者创作的心理历程和心得。对于读者就是阅读指南,像指路明灯一样照亮作品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和人物风景。
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故乡。走不出自己的童年。故乡和童年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贵矿藏。
我们这个写作班,有不少高水平高风格的同学。有省市作协会员,作品时常出现在全国省市有影响的报纸杂志学刊上。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是学习写作的“活教材”“好帮手”。
我们这个班,还有一个认真负责热心服务的好班长和好班委。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这个班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好班风。
书法课的带课老师是吕源老师。年轻有为,热情奔放,又谦虚好学,而且是幼承家学,有扎实的童子功,路子正统,学养深厚。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楷行篆隶诸体兼擅,书法作品多次参展获奖,是济宁书坛的实力选手和希望之星。
第一学期学的是颜楷,颜真卿创立的楷书。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成就,是和王羲之并列的第二个高峰,至今还没出现第三个高峰。我从小就喜欢颜真卿的楷书,是不折不扣的“颜迷”。
我见过的第一本字帖就是颜真卿的楷书字帖。我上小学的时候,俺村的一位老先生,他是我们方圆百十里路书法和学问最好的先生。他的字最出名,最有个性,能得到他的只字片纸都是荣耀。因为我的铅笔字写的比较规矩,像点样子,就想学写毛笔字。他的侄子是我一个班的同学,我就经常跟着他侄子到老先生家里看他写字,去的次数多了,老先生看出来我的心思,是我的真诚感动他了,还是觉得我是这块料,他就把他经常临习的颜真卿的《双鹤铭》送给了我,“拿去练吧! ”。激动的我不知道说没说感谢的话,就像捡到宝贝一样拿回家了!
后来,济宁上学的时候,我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一本《颜真卿勤礼碑》字帖,常常拿在手里欣赏。在课暇时间,用毛笔點水,在宿舍前面的水泥板搭起的乒乓球案子上临摹。经过过一段时间练习,对颜真卿的楷书倾心的喜欢,只要见到颜真卿的字帖就比划着学习,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爱不释手。
毕业实习的时候,在兖州的颜店农技站,我看到一本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字帖,心喜若狂,手舞足蹈。于是买来白光连纸,描摹双钩,一笔一划,一字一字地将这本字帖里的901个字,成功“复印”,制订成册。这本字帖,成了我“颜迷”的最好见证,至今仍是我书厨里的“珍本”“贵客”。
吕老师以《颜真卿书勤礼碑》为教材,指导我们学习楷书。《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是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经典作。此碑立于大唐,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陕西西安出土,面貌如新,字口清晰,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文的内容,是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朝的业绩。书法艺术上,个性鲜明,是典型的颜楷。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竖画相向取势,捺画粗壮雁尾分叉,钩如鹰嘴。结体端庄大气,宽绰舒展,寓巧于拙,气势浑宏,生机勃发,符合盛唐审美风尚,是学习颜楷的常用范本。
吕老师还讲述了颜真卿伟大人格和英雄壮举,告诉我们学习书法要先学做人,心正则笔正,以德为本,德艺双馨的道理。
讲述张旭学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学习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吃苦耐劳,要长期坚持,要思考领悟。
从点画特点,到结字规律,到整篇章法,一点一点在临摹中体会领悟,积累锻炼。老年大学的同志,不一定把点画练习到端庄成形再练结字,可以在单个字的整体临摹中找到规律,以一个字的完整结构来训练用笔,训练用墨。从大字开始练习,像样后再写小字,临摹就是要“像”,忠于原帖,一模一样。用笔要想稳,就要把笔尖压下去,用笔肚笔根写字。创作时要先从字帖中找到那个需要写的字,集中起来写出来。
有的专家说,学习书法是不能没有老师的。没有老师学习书法就是盲人摸象,永远找不到门路。吕老师认同这种说法。
这些都是吕老师多年学习书法,实践创作和多年教学老年学生得出的宝贵的经验,弥足珍贵。正是我们这些老年“新学生”迫切想得到的秘诀,少走弯路的“捷径”, 实用又便捷。它像和风甘露一样润入心田,沁人心脾。能把这经验深入浅出和盘托出,吕老师称得上德艺双馨的人。
书法班第二学期,学习的是篆书,选择的字帖是汉代《袁安碑》。它是东汉早期的篆书石刻碑,内容记述的是袁安的生平。碑文所记与《后汉书·袁安传》所载基本相同。它就是袁安的明信片,把他的简历用136个字刻在了石碑上。从碑刻的书法艺术上看,属于小篆的范畴,又和小篆有明显的差别。笔画较《泰山刻石》为细瘦,比《峄山碑》粗壮,笔画出现了粗细变化;转折处有了方笔变化;结体宽博,笔势强健,骨力挺拔;气韵飘逸圆融尽显端正大方,是东汉篆书的典型代表。可惜碑文中没有撰书人姓名,书写者成了流传千古的无名英雄。
吕老师从篆书的起源,发展,规律等结合文字的演变过程讲起,对《袁安碑》的笔画,结构,章法特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分析探讨。重点突出了篆书临摹的要点和练习注意事项,还介绍了当代名家临摹的经验做法。总结规律,指点迷津。做到笔画粗细相等,间距均衡,中部结构舒朗大气。握笔要肘腕水平,圆入圆出,裹锋逆行,体会中锋在纸上运动的沙沙声,这沙沙声就像不绝于耳的绕梁之音,越听越入迷,越练越想练。笔画的转折连接处要圆融舒通,不露锋芒。这和做人要内敛含蓄中规中矩是一个道理。
按照吕老师的指导和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临摹,自我感觉进步很快,有点“入路”了。笔画流畅,结体严整,书写大胆。加上同学们的帮助鼓励,学习书法更带劲了。
通过学习《袁安碑》,我还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袁安这个人。洛阳卧雪的故事,说的就是他。他曾在我们济宁任过首长,担任任城令。当时的仼城县城,就在济宁的东南十公里的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他是一位公私分明,原则性强,严肃认真,能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经过这一年的书法学习和训练,提笔稳了,悬腕不抖不颤,拿笔像拿刀切菜拿筷子吃饭一样轻松自如,手到擒来。蘸墨运笔大胆果断,自然流畅。对照字帖临摹,像模像样,画出的“瓢”更像“葫芦”了。连硬笔字的书写也快捷了许多。心中的喜悦,不胜言表。
这一年,我还参加了老年大学组织的“跟着孔子去研学”活动和两场“大家讲堂”,收获匪浅。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曲阜是他的故里,我们是他的近邻。我们应该对他的思想学说和人生经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和学习。一天的研学紧张而快乐。所到之处,满目琳琅,遍地宝贝。孔庙里的碑刻匾额,孔府里的建筑对联,汉魏陈列馆里的石人石碑。每一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
孔子博物馆大门外的潺潺流水,是流动着的雕塑。既是对孔子学说高山流水般的景仰,又是历史长河状的形象阐释。从涓涓细流,到渐渐发展壮大,最后汇聚成一方池水。代表了儒家思想的起源,发展,还有过程中的波折,最后发扬光大,影响中国和世界。设计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智慧。
馆内,孔子游历行迹图,详细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事迹和孔子学说的形成过程。馆藏的文物,许多都是我第一次见到,惊叹之余,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有眼福的人。如果没有这样宏大的场馆,好多的文物都是“身在深宫无人识”。如果没有老年大学的这次活动,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这里参观。所以我十分感激老年大学,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每到一处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镇馆之宝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黄玉马,用新疆和田玉雕刻而成,高约5个厘米,站立,竖起双耳,马鬃、马眼、鼻孔、嘴、尾巴雕刻的极为细微,嘴角上翘,有微笑的感觉,被称为是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马。为什么它会是镇馆之宝呢?导游介绍的时候,我听她是这样解释的。一是材质稀少珍贵。玉是古代礼器的象征,美玉做成的器物佩戴身上,是身份高贵的标志。二是玉石有美好的德行,君子佩玉以显德,金声玉振是君子对音乐对和谐的追求。玉石不会被玷污,象征任何环境不会改变他的气节。三是雕刻精湛,精美绝伦。四是马的数量少,雕刻马的题材少。当时只有贵族家庭才能养得起马,用得起马车,马是交通工具,不是耕种的家畜。
这样看来,小小的玉马,真的能撑得起这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被评为镇馆之宝,言之凿凿,当之无愧。馆藏的玉璧、玛瑙、青铜器、画像、服饰、餐具等文物美不胜收,应接不暇。这些文物像穿越时空回到故乡的亲人,我们看着它们那么亲切自然,它们看着我们也像久别重逢,依依不舍。我凝视着它们,挪动着沉重的脚步,久久不忍离去。
两次“大家讲堂”也刷新了我的认知。
兖州金口坝,是我国水利史上伟大工程。自北魏建成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集交通、灌溉、防洪、济运、蓄水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11月4日,兖州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大中先生,应邀做了“兖州金口坝佛教残石”的专题讲座。他详细介绍了金口坝下游出土的石刻,碑碣残石的内容、价值、意义等问题。大量的残石,大部分是佛教碑刻,其艺术风格、精湛水平和周边的泰山、曲阜、峄山、滕州、泗水、汶上等地的碑刻相一致,这说明在北魏时期兖州就是全国的佛教中心和刻石中心。
2023年11月22日,老年大学邀请传拓技艺人牛楠楠做了《学习传拓技艺,留住传统文化》的讲座和示范。传拓技艺,是一项古老的技术,在没有复印,照像技术的时代,它能把金石器物上,如碑刻、墓志、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青铜文字、玉器花纹、瓦当图案、画像石、铜镜、货币等原始状态,拓印下来,完整保存的传统技艺。
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技艺。莫高窟的藏经洞里就有唐代拓本,说明唐代就有传拓技艺。最近拍卖行有专门拍卖古代拓本拓片的,宋代,明代的稀珍拓片不断面世。因为传拓得来的拓片,是对实物的真实再现,所以拓片本身也是珍贵的。尤其是原碑刻下落不明或被毁的,只有拓片流传在世,这样的拓片就是“孤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如《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在宋朝就被雷火焚毁,现在能看到的字帖,都是根据以前的拓片复印的,这样的拓片数量极其稀少,每一件都被视若拱璧,价值不菲。最早的汉代隶书《何君阁道碑》,从明代下落不明,原有拓片被藏家秘不示人,想学习这块碑的隶书,只能寻找它的拓片。原石于2004年又被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期间如果有一张拓片在手,它是多么珍贵,多么自豪呀!
嘉祥武氏祠里的汉画像石,以精美绝伦的雕凿技艺,包罗万象的主题内容而被誉为汉代的百科全书,世界各地的文博单位和收藏家能收藏到一套这里的拓片为荣。据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唐代拓本,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是清代拓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是民国拓本。三家收藏单位都以此为豪,多次亮宝展示。
本人也喜欢拓片,收藏了几张汉代画像石拓片,虽非名品,却也非常喜爱。闲暇之余,抚摸把玩,悦目赏心,自得其乐,胜过拥有滿屋的金银财宝。
老年大学这一年,时间不长,又有寒暑假,能聚在一起聆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们的高见,是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既学到了自己热爱的文学和书法知识,也有了练习写作的热情和信心,写出的草稿文字有四、五万之多。还有了静下心来慢慢读书的习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了观察思考,能随手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买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书法学习是慢工夫,每天能抽出一两个小时临摹字帖和阅读书法文章。看着写过的练习纸一天天增高,像爬山的台阶,引领我一步一步往上走,心里泛起阵阵喜悦和兴奋。
这一年,是我老年大学的第一年,起步之年。新学期又要开学了,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天天都有小进步,年年都有小收获。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以脚踏实地勇于攀登的精神,写好字,笔下生风;作好文,下笔如神,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老年大学生。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井明新 ‖ 红旗漫卷西风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张振建 ‖ 做一个独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