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昌杰 ‖ 乡愁之忆诗文(32)漫话土坯民居
我们的先祖几万年前没有居住房屋宅院的概念。8000年前伏羲女娲时代告别了穴居而有了房屋的意识。龙山文化5000年左右,已有了筑墙的考古证明。秦汉至公元20世纪,以土坯为主体筑墙的土屋便延续了两千多年。如今除非很落后的乡村还住有土坯屋外,有便是历史遗留的古董,而且因为长久的风化,倒坍的土坯也已经成为土堆了。
20世纪的鲁西南农村,90%以上的民居还都是土坯屋。1982年,父母为我建屋。那时,已不是全部的土坯房了。而是土坯墙外包了一层砖,取名为砖包皮。当然室内不包。砖包墙皮是一种进步,因为砖毕竟比土坯更能经风雨侵蚀,爱惜好撑上百儿八十年不成问题。那时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经济实力盖全砖屋。所以比起40年前的抗日的战争年代,得算是很大的进步了。那时常听父亲及上一辈老人讲,咱村里过节好的只有过门梁上砌砖。
为我造屋的土坯,首先是选地。那时是分开地单干的第二年。一出院全用土坯是个大数字,父亲征求建筑队的意见,得轧半亩多地的坯场。分地时很零散,一家人有13块之多。父亲选择了村西小河帮的一块半亩的地块,虽然这黑土质上比不上黄土质的,但惟有这块地适宜,离家近,取土轧场也方便。确定好之后,便一家大小齐上阵,把整个地块荡平泼湿之后,父亲一边用了分得的一头小牛,又借了一头大牛,套了碡滾,来回往复地轧实轧平,而后按尺寸量好间距,借来专用的坯锨,待采完一趟而后起出来一层层码放好。待全部采完撂完,半亩地七八行,每一行一米多高,兴好那年春天雨水少,干得也快,坯趟子最怯下雨。到麦收前就全部干好了。一家人尤其是父亲他老人家一车土一车土地从山上刨的红土垫好了地工,这样才能把土坯拉到地工上方好。待一切建材备好就开始盖了。盖屋之前,老天不作美摊上了一次下雨,而且雨下得不小。这可把全家人忙坏了,动用了全部的防雨淋的席箔塑料布,总算保全了受损极少。
盖屋的是本村在分地之后村民自动组建的建筑队,有十余人组成。垒墙到一米多高时,举坯的人就犯劲了,当时我们采制的是大而厚的土坯,一块重达30多斤。所以1米半以上就得扎架子,竖好架杆铺上架板,然后高度达到2米以上,就二传手往上举了。四周垒完之后,再用青砖包起来。砖有两种,一是从张山的砖窑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父亲带领我们自已用模板倒的水泥砖。水泥砖按石子沙水泥相应比例匹配好一块一块地倒好。这部分砖砌了后墙。
主房四间外,另盖了全坯的厨房和过堂以及全部墙头。挺好的一出农家院。冬暖夏凉。但好景不长,到了87年,村街规划,从村中心要开通一条新街,我的院正好摊上一半。拆了一半留下一半,半出院因为大动手术,屋顶受损,梁也受损,一到雨天,外不下里滴㳠。艰困蜗居到一九九四年才在原宅院后边先盖了主房到那时已全部取消了土坯,盖了全砖的全楼板的砖房。
从那之后,随着的代的进步,土房子不见了,砖房子水泥屋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土屋的冬暖夏凉!也没有了人与土的亲近!整个一出院包括地面也与土绝交了。有时一想及此心生怅意!
写了上文之后意犹未尽,觉得土坯屋是一种文化。北方地区尤其鲁西南更是对之情之切殷。沉潜之余搜古觅今又有了本文后半部分内容。
鲁西南农村民居土坯的采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土:首先,需要从合适的地点选取适合制作土坯的土壤。这些土壤通常具有较好的黏性和可塑性,便于成型和固化。人们会到田野、山坡等地寻找这样的土壤,并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石块。
和泥:将选好的土壤加水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泥浆。这个过程需要掌握适当的水量,以确保泥浆既不太稀也不太稠,便于后续的成型操作。
制坯:将和好的泥浆放入制坯模具中,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其压实成型。模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制作出不同规格和形状的土坯。
晾晒:成型后的土坯需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并使其逐渐固化。晾晒的时间取决于天气和土坯的大小,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
堆放:晾晒完成后,将土坯进行堆放,以便后续的建筑使用。堆放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坯的干燥和通风,避免受潮和损坏。
在整个采制过程中,人们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土坯作为鲁西南农村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环保、保温隔热等优点,因此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土坯制作前的准备
选地与土壤处理:在鲁西南农村,制作土坯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通常会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避免土壤过湿。选好的土地需要经过深耕细作,去除杂草和石块,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可塑性。此外,还需要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含水量进行调配,以确保土坯的质量。
工具准备:制作土坯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包括坯模子、打坯杵、铁锹、草木灰等。坯模子通常由坚硬的木材制成,形状和大小根据需求而定。打坯杵则用于夯实土壤,通常由石头或木材制成,重量适中以便于操作。
2. 土坯制作中的独特技巧
洇土与填土:在制作土坯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洇水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湿度。洇水后的土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自然风干至合适的程度。填土时,需要掌握适当的土壤量和紧实度,以确保土坯的均匀性和强度。
打坯技巧:打坯是制作土坯的关键步骤之一。需要两人协作完成,一人负责填土,一人负责打坯。填土人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将土壤填入坯模子中,打坯人则需要用力均匀地将土壤夯实。在打坯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打坯杵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损坏坯模子或影响土坯的质量。
撒草木灰:在填土和打坯的过程中,撒上一层草木灰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坯粘连在坯模子上。同时,草木灰还能增加土壤的碱性,提高土坯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3. 土坯制作后的处理与保养
晾晒与堆放:制作完成的土坯需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并使其逐渐固化。晾晒的时间取决于天气和土坯的大小,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晾晒完成后,需要将土坯进行堆放,以便后续的建筑使用。堆放时需要注意保持土坯的干燥和通风,避免受潮和损坏。
质量检测与维护:在土坯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建筑要求。通常会对土坯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对于不合格的土坯,需要进行修复或重新制作。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对土坯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 土坯制作中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传承与发展:土坯制作作为鲁西南农村的一种传统建筑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代代相传和实践创新,土坯制作技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土坯建筑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当地人民自豪感和归属感的象征。
社会与经济价值:土坯制作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土坯建筑作为一种低成本、环保、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土坯制作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鲁西南农村土坯制作有以下独特技巧:
选地洇土:选取适合打坯的土质,如粘性较好的红土。然后将土地浇上水洇湿,等待土地风干至合适的干湿程度,即能握成土团松开后散开。
准备工具:土坯制作的主要工具有坯模子、打坯杵、草木灰、铁锹等。坯模子用来成型土坯,打坯杵用来夯实土坯,草木灰可以防止湿土坯沾底沾模,铁锹用于铲土。
合作打坯: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土坯制作。一人负责铲土并填入坯模子,另一人负责用打坯杵夯实土坯。在夯实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力度进行,确保土坯均匀且结实。
技巧细节:在填土和打坯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填土要迅速且均匀,不能有土块;打坯要均匀用力,按照一定节奏进行,以确保土坯质量。
这些独特技巧使得鲁西南农村土坯制作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当地人们的建筑需求。
鲁西南农村土坯制作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非常久远的时期:
西周时期:据史料记载,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大块的土坯,用于砌筑台阶或建筑的边线部位,这显示了当时土坯制造工艺的成熟。
战国时期:土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在城门洞口和城墙的局部使用。
秦代至汉代:秦代和汉代的遗址中,能发现许多土坯砌筑的遗迹。
唐代:土坯用于砌筑城内寺庙建筑的墙壁以及城墙的部分墙基。
宋代至元代:土坯的用途继续发展,不仅用于普通的墙体砌筑,还被用于寺庙的建塔材料。元代时,土坯的应用更加广泛,包括普通的自建民宅、城墙以及土坯塔等。
由此可见,土坯制作技艺在鲁西南农村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承。
土坯为墙体的民房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即便没有文化的农民也讲究建筑美学,比如他们对开间就有独特的见解:
1. 房间功能布局的细节要求
功能分区明确:在土坯建造民居时,首先要确保各个房间的功能分区明确。例如,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等应各有其独立的空间,避免功能混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流线设计合理:房间的布局应考虑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流线,确保从一处到另一处的移动路径简短且顺畅。例如,厨房与餐厅应紧密相连,方便烹饪与用餐;卧室与卫生间之间也应保持便捷的通道。
2. 空间尺寸与比例的细节要求
控制高宽比例:在房间布局时,应合理控制房间的高宽比例,避免过高或过宽的房间带来的不适感。一般来说,房间的高宽比例不宜过大,以保持空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优化空间利用: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应优化空间利用,避免浪费。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多功能家具、利用墙面空间等方式来增加储物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3. 通风与采光的细节要求
确保良好通风:房间的布局应考虑通风需求,确保每个房间都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以通过设置窗户、天窗等方式来实现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
优化采光设计:采光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至关重要。在房间布局时,应优先考虑采光需求,确保每个房间都能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和大小、选择透光性好的建筑材料等方式来优化采光设计。
4. 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细节要求
设置安全出口:在房间布局时,应确保每个房间都有至少一个安全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同时,安全出口的位置应明显标识,并保持畅通无阻。
保护隐私空间:在布局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家庭成员的隐私空间。例如,卧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应设置在相对隐蔽的位置,避免直接面对公共区域或窗户;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隔断、屏风等方式来增强空间的私密性。
土坯建造民居时房间布局有以下讲究:
方正为宜:住宅应以方正为宜,避免户型缺角凸角或是多柱。户型不端正容易导致煞气冲,而煞气是破坏风水的元凶。
避免阴暗:房子要受到充足的光照,避免阴气过重。白天开窗屋内仍阴暗的宅子属阴气过盛、阳气不足之地,不宜居住。
注意朝向:农村住宅更好的朝向是南北朝向,这样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尊重传统:在传统观念中,有“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的说法。即房屋的开间数宜为单数,如三开间,象征着充满活力的阳气,被认为吉利;而双数开间,如四开间,则被视为阴气重,对家庭和谐不利。同时,东边被视作“青龙位”,代表生机和吉祥,最好空着或盖矮房子;西边为“白虎位”,代表凶煞,应有高大建筑或围墙来挡。
请注意,这些讲究更多是基于传统文化和风水观念,在现代建房时应结合实际需求和科学考量进行布局。
土坯建造民居的具体尺寸标准因地区、时代和建筑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坯尺寸和民居建造时的相关尺寸标准:
土坯尺寸:常见的土坯尺寸大约为长340mm、宽220mm、高(厚)60mm,但这一尺寸并非绝对,可能因土壤质地、制作工艺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墙体尺寸:土坯墙体的厚度通常由多个土坯的宽度决定,常见的墙体厚度有单坯墙、双坯墙等,具体厚度可能因保温、承重等需求而有所不同。
门窗尺寸:
门: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不宜超过2.4m;宽度则根据通行需求决定,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
窗:窗的高度和宽度也根据采光、通风等需求决定,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左右(加上窗台高度),窗宽由0.6m起。
房间尺寸:
客厅:开间设置3.6~4.5m,进深设置4.2~6.5m,面积15~30平米。
卧室:主卧室开间宽3.3~3.6m,进深4.2~4.8m,面积13~18平米;次卧或儿童房尺寸相应减小。
厨房:长度≥3m,宽≥1.5m,面积8~12平米,确保单排或双排橱柜的放置空间。
卫生间:开间1.8m,进深2.5m,面积5~9平米,实现干湿分离。
这些尺寸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建造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传统、材料供应以及个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以上这些内容,年青一代不屑一顾,放着高楼大厦住着,谁愿意啰啰这既往的陈物?其实啊,我们今天走的路包括走向明天的路都离不开昨天走的路,没有什么美感再质朴不过的土坯其实在无声地昭告世人,因为我们的存在,中华民族一辈辈的人烟才走到当下!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张克龙 ‖ 我所经历的稻改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王冲 ‖ 寒衣节:思念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