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孔伟建 ‖ 再登太白楼

来源:本站    作者:孔伟建    时间:2024-11-04      分享到:


深秋时节,我到济宁参加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这门课的考点济宁四中恰跟太白楼相邻。考完,时间尚早,我想到太白楼去看看,毕竟好几年没去了。虽然常在她身边呼啸而过,却总是缘悭一面。

这所学校是济宁一中老校区,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校,多年来,她一直跟这座名楼比邻而居。历史与当代,诗仙与学子,就这样默默相伴,无声胜有声。我想,对于莘莘学子而言,能在太白遗韵的氤氲熏陶之下读书学习,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太白楼近在咫尺,我独自迈步去登。霜降已过,但天气并不寒冷。天有些半阴,能见度不高,雾蒙蒙的,就这样我跟太白楼肌肤相亲。目光所及,足迹所至,我要对眼前的一切逐一确认。

太白楼是开放的,它因唐代大诗人、谪仙人李白而闻名天下,它在等待所有人的登临。如今,它身处城中繁华之地,跟喧嚣的车流、人流和栉次鳞比的楼群朝夕相伴,它接纳过酒仙,见证过这位谪仙人的旷世才情和独特风姿。今天,它仍以沉默的形式,见证着这座运河之都的日新月异,洞察着人间万象。

太白楼建在台基之上,站在下面需仰视才见。沿着巨大的方砖拾级而上,登级处,一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石石碑宣告着它的存在,墙上高悬着启功先生题写的济宁市李白纪念馆和济宁市李白学会两块硕大铭牌。太白酒楼、太白金店等以诗仙命名的酒肆、商店近在眼前,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到处都是太白的影子,一切都与李白有关。

我登上台阶,站在太白楼前,俯视着人间烟火与车水马龙,感觉历史与现实似乎一下子覆合在一起。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光,能消融一切,也能记住一切。

院内,松柏掩映,花木扶疏。特立独行的诗仙李白依旧站在楼前,仙姿绰约,手持酒杯,腰悬宝剑,美髯飘飘,衣袂飞扬,昂首西向,微醺之下是在酝酿诗意,还是在狂歌一曲。如此天才,其举动岂是我辈所能预料?一个奶声奶气的孩子正在他面前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文化的传承,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我双手合十,恭敬地肃立在诗仙跟前,虔诚地跟他合了个影。

一楼展厅,人流不少,男女老少,南腔北调。大家饶有兴趣地看专题片、展板、图片等史料,从一个个历史细节之中打捞寻找着李白跟济宁千丝万缕的联系。游廊之上,悬挂、镶嵌着几十方历代碑刻和当代书画名作,历史和现实就这样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生发出来的气息在秋日里散布着、氤氲着。

济宁古称任城,任城这个名称早在秦朝就有了。三国时期曹操的一个儿子曹彰就被封为任城王,封国就是现在的济宁市。

据《山东通志》记载:太白楼原名贺兰氏酒楼,并非李白旧居,因当年李白常在此宴饮,后人敬重李白,称之为太白楼。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消遣,挥洒文字。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寓意,依原楼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其后,明、清、民国年间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较大重修。

如此说来,今天我们看到的太白楼在此业已屹立七百余年。重建后的太白楼在济宁旧城墙上,两层飞檐,重檐歇山式样,高20余米,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砖木结构,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院内,明人所书“诗酒英豪”石刻大字潇洒不羁,下嵌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大字榜书“古南池”遒劲有力,跟“诗酒英豪”碑比邻而立。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豪放挺拔,字里行间足见诗仙风神。凝视、抚摸着这些老旧的斑驳的字迹漫漶的石碑,总让我想起那些洞察一切默默无语的老者,让我想起温情与安详等充满暖色调的类似词语。

李白是诗豪、酒仙、醉圣,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李白饮酒是“痛饮”“豪饮”,酒鼓舞了他的精神,也激发创作灵感和澎湃诗情。《济宁县志》载:“古南池在城南三里许小南门外,小南门即故城也。地周二三里许,内有王母阁,阁西南水中有晚凉亭,夏日荷花盛开时,清香袭人,而白莲尤胜,每有游人宴宴于是。旧有杜文公祠,祀李白、杜甫、贺知章三人。”也许除太白楼外,南池公园的王母阁是当年李白饮酒作诗最多的地方。

盛世大唐,实在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怀想的王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昌龄,随便哪个掷地有声、灿若星辰的大诗人,吟诵起他们的诗句,都会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令人向往的繁荣盛世,无数次梦回唐朝。大唐,政治开明,民族和睦,幅员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万邦来朝,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最绚丽的一抹身影。大唐盛世,筑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文化高地之一---唐诗。

没有大唐,就没有李白。没有李白,何来唐诗。是大唐盛世,造就了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造就了李白的斗酒诗百篇,造就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造就了李白的舍我其谁。假如把生命比作一朵花,唐朝是鼓励花朵要全力绽放、活出极限的大开放、大包容、大气度。

据统计,太白楼在中国一共有四处,各具风格,分别是济宁太白楼、马鞍山太白楼、歙县太白楼和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居太白楼。而位于济宁的这座太白楼,李白在此生活了二十余年,几乎天天在楼上饮酒赋诗,并在这里得到玄宗皇帝征召,赐金放还后又回到任城。由此可见,济宁的太白楼与李白关系最为密切。

济宁何其有幸,历史何其垂青济宁,让诗仙李白如此钟情此地,以至于成了诗人寓家时间最久、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儿子在这里出生,女儿在这里长大,前妻在这里去世,后妻在这里迎娶,很多名篇也在这里问世……李白用诗歌颂济宁,赞美济宁,表达“我家寄东鲁”的眷恋情怀。

李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李白,肯定熟悉这里的一切。从36岁到59岁,李白将自己人生最成熟的阶段交给了济宁。李白寄家于此,在这片热土上,他考察人文地理,畅游齐鲁名山大川。在政治仕途上他步履艰难,但在诗歌创作上却名扬天下。或许,是济宁的秀丽山河,淳朴民风吸引了他。或许,是济宁久远悠长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住了他。至今,济宁大地上仍留有众多诗仙遗迹:太白楼、浣笔泉、古南池……没有李白,济宁的文化版图成色将会减损、寂寞很多。

据载:李白到达任城后,首先拜访了县令六叔,其六叔关心照顾和妥善安排家居,向李白介绍任城的历史沿革、历史名人等,六父回京时,李白写下《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一诗。李白“辞金放还”后,任城卢主薄潜设宴为他接风,李白饱含沉痛心情作诗答谢:

海岛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诗写得含蓄豪逸、奔放苍凉,抒写其郁闷心情和未泯壮志。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这个昂扬倔强的62岁病逝的天才,面对并不顺利的仕途生涯,始终保持着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不愿屈就官场,他蔑视权贵,桀骜不驯。他恃才放旷,舍我其谁。得意时,他仗剑走天涯,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失意时,他依然浩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胸怀鲲鹏志向和英雄肝胆,又与明月美酒忠实相伴。

千年之后,生于济宁、长于济宁的当代杰出词作家乔羽登临太白楼时,吟诗一首:诗酒英豪说李白,古南池畔起高台。我来已是千年后,犹见青莲次地开。而今,先生题诗并亲撰的一方石碑就立在太白楼下,默默陪伴着诗仙。我想,乔羽之所以为乔羽,肯定跟生他养他的故土密不可分,肯定跟在这片热土上生活过二十几年的诗仙密不可分。冥冥之中,既是缘分,也是传承。

青莲居士,那个饱读诗书、巨笔绣口的诗仙,或许对佛教颇有兴趣,他手执莲花,用振聋发聩的诗章做芸芸众生的摆渡人。李白,妇孺皆知的李白,谁不会随口哼出他的几句诗呢?

我把这个晚秋一天中的几个小时交给太白楼,只为一场膜拜,一场遇见,一次洗礼。时光与故事,过去和当下,传统与现代,交融与传承。秋阳笼罩之下,一切都在发生。运河之都,儒乡圣城。千年岁月流转,诗仙李白和他流传千古的诗歌,与古城济宁的文化基因和文明血脉早已融为一体。当一座城市有了这样的光辉,自会有自己的独特气质,自会熠熠生辉。

站在太白楼上,我附庸风雅,写下几句小诗,只为向诗仙致敬:太白映日辉,重临望云归。翠竹声声细,青松节节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