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芷若 ‖ 碎碎念
把日子过成诗,是一种意向。在锅碗瓢盆的摔打声中,多数人都无能为力。终是有枷锁限制自由,有去不了的远方和回不去的故乡。
不能及远,便在小园里种几两种子,几枚青菜,几粒谷粟。微风来,灰喜鹊飞过廊檐,想起母亲的话:“早报喜,晚报忧,半晌不热的报客来。”这“客”是说成“kei”的。每当这个时候,就又念叨母亲,好似这世间任何一物都是她留下的影子。广美姐前些天出的新书《土里刨食》,朴素真诚,不脱烟火气,但一触及母亲,我便有同感。我们聊起过,那个时代的女性历经太多苦难,却又摒弃苦难赋予生命多重色彩。我曾在某些时刻想过,单是生理期,她们又怎样捱过?现在的有些孩子,又娇惯成什么样子?一言不合就摔门而去;动不动离家出走;出口就是脏话;竟因不让玩手机而当街对母亲大打出手;甚至无视生命……
小雪天气已经转凉,今年秋天格外漫长。始终不认为秋日多寂寥,每当看到山林中各种明朗的颜色,错落有致地绣在天地间,四处都是,就觉得世界很小,方寸之间一览无余。没人在乎你颓废的时刻,倒倾恋你盛发的样子。就像没人喜欢病榻老人,而更爱儿童一样。这是本性也是常理。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妍虽出身倡优,但从病重不见皇上这事来看,是智慧过人的。世间所有的情意都有保鲜期,唯一不打折扣的是母爱。
有一年夏天,我跟在母亲身后,看见奶奶的后院里卧着很多北瓜,我说:“冬瓜,西瓜,南瓜,北瓜,东西南北瓜都有呢!”“你想吃西瓜了啊,等着妈妈见了给你买。”母亲的话里有疼惜和愧意。那个年代是吃不起西瓜的,其实我真没多想,只是随口一说。后来,父亲就在地里种了几棵西瓜苗,开花结果,虽然仅碗口大小,但熟透了也好吃。只是不等全熟,母亲就摘回来,切开给我们吃,倒也甜滋滋的很过瘾。母亲在一旁看我们满口流蜜的样子,却不舍得吃一口,只是嘱咐我们要啃干净。如今,夏天,我们几乎天天吃西瓜,我也一直保留着啃干净的习惯。就像在饭馆吃饭后,每次都把桌面拾掇干净一样,这是母亲给我的小节,小节而识大礼。
那年端午节,母亲很麻利地给我缝了一个荷包,里面塞了艾草和朱砂,外面是粉红绸布,还缀了彩色缨穗。其实我也没跟母亲要荷包,是她看我的小伙伴戴着一个。母亲是要强顾脸面的人,只要力所能及,她能让别的孩子有的,我们也有;甚至别的孩子没有的,我们有。她性格爽快,做事利落,从来都是把准备的活做在前头。夏天就套好棉衣棉被;不到饭点就摆好饭菜;父亲不爱吃热饺子和手擀面,她就早早煮好放凉。对暮年的爷爷也是没有半点怠慢和怨言。当然爷爷一生极苦,第一任妻子没生孩子就病逝,而我的奶奶也早早过世,撇下四儿一女,为了孩子,爷爷没再娶,自己把他们拉扯大,而三伯又英年早逝。所有苦难都没击倒爷爷,因为他有信仰有才艺,有很多事情要做,没闲暇去顾及悲苦。因此母亲把对爷爷的敬重融入到一日三餐里,她常告诉我们:“孝道不怕天,要孝敬公婆。”
大地视雨为甘霖,忧郁的人视其为泪水。不同视角,不同结局。内心的真实想法常被掩饰,遵从本真并不容易。有人说,外相是做给别人看的,鞋子合不合脚,生活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与旧事怎能归于尽!总有些人和事让我们遍体鳞伤,但之后那些疼痛又会变成最坚硬的部分;也总有些泛着温暖的光,指引我们从暗夜走向黎明,走向朝露潜在的地方。在暗处驰而不息执着奔跑的人,定会遇到馥郁摇香的丛林,而藏在枝桠间的,必定是你所期许的。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朱艽梅 ‖ 立冬的荠菜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一个人的奔跑 ‖ 倔强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