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柳 艾 ‖ 我的恩师苗照德先生

来源:本站    作者:柳 艾    时间:2024-12-31      分享到:


我的恩师苗照德先生是滕县人。是我小学二年级至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一九六零年秋天,我们刚升小学二年级,苗老师就成为我们的班主任。除体育、画画、音乐课外,包班我们的语文和算术课。

苗老师不到三十岁,瘦高的身材,高鼻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面带微笑。苗老师原来是一年级乙班的班主任。乙班由公社机关子弟和东边官庄村的学生组成。我们甲班是中心校所在地学生。国家为了支援东北建设,在东北矿区、工厂等地,建好新房屋,从山东移民。。党员干部年青人带头,年青力壮家庭,带着子女奔赴东北安家落户。学生减少近半,甲乙两个班合成了二年级一个班。

开学第一天,老师按高矮个子分开小组。给我们点名开了个班会,老师严肃告诉我们: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做完,课堂不许乱说话,老师提问一定要先举手,老师指定后才能发言。约发三章。老师给全班同学考试摸底。不考不知道,一考苗老师吓了一跳,语文平均不及格,,算术题全班平均十五分,问题严重。苗老师知道甲班一年级语文算术差,年青的郭老师管不了这班学生。个子有的比老师还高,学习成绩全人民公社倒数第一。没想到不少同学根本不会做题。当机立断,苗老师开始给我们同学重新排位,甲乙班同学一对一帮扶,班长和学习委员分别是乙班的殷召新和周均兰女同学。从头补习一年级语文算术,叫我们每人制作二十根小木棍,查数做算术题。有同学忘了带查数棒,问老师怎么查数?老师又气又笑说:“下次哪个同学再忘带棒棒查数,数十个手指头,数十个脚指头就行了。”引的同学大笑。老师每讲完一节课,把加减法口诀抄到黑板一角,叫我们背诵,教到乘法口诀,老师用纸抄写掛在黑板左前角叫我们会背。甲班学生再也不敢捣乱,天不亮跑到学校教室里大声背囗诀,下午谁背会谁走。我年龄小特别笨,一遍遍总背不对,急的掉眼泪,怕回家晚了不能帮家里干活,父母亲不叫上学呢。

甲班同学语文作业基础差,考试默写很多同学写字缺胳膊少腿(老师形容甲班同学)。苗老师一边讲新课,一边指导我们从声母、韵母从头开始复习,把字母表挂在后面墙上,不光要求熟背,还专门教我们组字拼音。等同学们学习有了自信,上黑板默写都争着举手,乙班学生也一样复习,二个月后,我们才能和乙班同学同步学习。二年级我们全班同学都加入少先队,戴上了鲜艳的紅领巾,成为少先队员合影留念。二年级期中考试,我们二年级在公社考试成绩评比第一名。我也在这两个学期都被评上三好学生。

一九六二年,我刚升 三年级,国家经济困难,按国家规定,国家下放老、弱、病、残吃国库粮的职工干部。父亲在城前供销社工作,他是退伍残废军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吃国库粮的职工,回家务农挣工分吃饭。父亲身体不好,常年不能干重活,给生产队养牛,成了饲养员。母亲生了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全家七口人,吃饭成了大问题,我是老大,父亲不叫我再去上学。母亲看到我得的奖状掛在墙上,舍不得让我退学,天天叫我早起上学,早起帮忙推磨,太阳一出我去上学,母亲一个人抱着磨棍推。晚上月亮下我和二妹去轧辗。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纺线,我才借灯做作业。

记得有一天,母亲生病,还要推磨烙煎饼,太阳出来了还不叫我走,母亲说:“这学你不能上了,得在家帮我干活,你看你大娘家大姐,人家早就不上学了。”“不行,我要上学。”。我两眼一红,眼泪流出来了,从大娘家放下磨棍往家里跑,拿起书包就奔向学校上课,母亲在后面一边喊一边追我回去,我头也不回,一口气跑到前边的学校教室。母亲一把拉住我的手使劲向外拽。苗老师急忙赶过来拉住我的手问:“大姐,怎么回事不叫孩子上学啦?”母亲脸红了,不好意思的说:“不叫她上了,没有人帮我干活,我自己推不动磨,一大家人等着吃饭呢。”母亲上前抓住我的手又向外拉,我一只手紧紧抓住着苗老师的衣服不松手,看着老师的眼睛哭着求老师:“老师,我要上学,我不回去推磨。”我的同学们也替我求情大喊:“我们要上学,我们不推磨。”这时候苗老师又把我从母亲手中拎到他的身后说:“大姐找个人帮忙推吧,你看你这个姑娘年龄小,还没有石磨高呢,正是上学的年龄,还不能干活呢,回去吧。”同学们又起哄喊起来:“回去吧!回去吧!”母亲羞的满脸通红通红的骂我:“死妮子,你不推磨,回家别吃煎饼,饿了我叫你吃书。”母亲终于松开手叫我上学。就这样苗老师给我争取到继续上学的机会。下午苗老师来家访劝我父母亲说:“你女儿现在学习很用功,以后能考上大学成才呢,你看多少女孩子上学能当医生、老师参加工作?你们以后还能跟她享福呢。”从此母亲再苦再累再忙,再也没有阻止我上学,每学期都评上“三好学生”,她把我得的奖状贴到她的床头北面上,这是她的希望。

三年级开学,我们班主任苗老师被评为邹县县级先进教师,我的班级成为县里的实验班,。全县低年级老师经常派代表,到城前中心校听苗老师的公开课。我们开始学习描红、摹影写大仿毛笔字,天天学写日记,开始学写书信课。我给在北京当兵的大姨哥写信,问他去过天安门见过毛主席吗。我姨哥給姨妈回来一封信,鼓励我好好学习,将来能到北京,来看天安门能见到毛主席。姨哥给我邮来一本硬皮笔记本,上面有天安门、北海白塔、故宫、万里长城插图。还有一双运动球鞋呢。母亲收到大哥的礼物高兴的逢人就夸、:“我柳艾会往北京给姨哥写信了,以后写信不用去求人家啦,她还想长大去北京见毛主席呢。”母亲看着我的脸有了笑容,攒钱给我买了珠算学习打算盘。

苗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总爱给我们讲革命故事,有钱的男孩子争着去新华书店买连环画看,同学们互相讲故事借着看。老师每周教我们写一篇周记,有的写画中革命故事,当作周记交给老师作业,同学们有了听故事、看连环画写故事的兴趣。

我们升入四年级,苗老师对我们要求更严了,苗老师不光经常开县里公开课,外校老师还参观我们语文、算术作业,参欢我们写的作文、周记。四年级下学期,我们班的作文有四人突破万字关,用小毛笔在写作文,在全县受到表扬。苗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多彩,他也因此成为邹县模范教师。学校高年级的同学老师们,每逢参观学习的老师来到中心校,也都羡慕我们这个县里的实验班,苗老师给城前中心学校带来了荣誉。

这三年,老师从给我们讲小故事,又讲到大故事,《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红岩》等故事,都是苗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我们讲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比我们后来看到的书里人物更加鲜活,同学们听故事上了瘾。一有空就缠着老师讲,后来老师叫我们轮流上台复述课文,学讲故事呢。全校开故事会,我们四年级的男生徐文山同学,上台讲红军时期革命故事《老金送粮》,还得了一等奖呢。讲故事的手势、表情像极了苗老师讲故事的样子。

苗 老师每讲完一篇课文,大部份要求会背,短小的课文要会默写、复述课文、。并仿写作文。同学们写作能力提高了,老师高兴的说:“以后你们人人都能写故事,能写书,长大成为作家。”每次看完电影后写观后感,我问老师:“我们也能写电影吗?”老师说:“能,能,电影就是先写出来的故事,演出来拍成的电影呢。”

苗老师家在滕县城北,离邹县城前中心校有八十多里,那时没有公共汽车,每逢假期开学、回家往返都是步行,酷暑寒冬老师身上背个布包袱。那年秋季开学,老师上课给我们讲他从滕北来城前学校,`走了几十里山路,经过了几座山,来到南边滕县地冯卯人民公社,累的满头大汗,在-路边梨树下休息,大黄梨子熟了,一大片梨行,坐着一伸头能吃到梨子,看着那梨子,干渴的嘴里顿时就不渴了。”老师说着用手往南方指了指,同学们马上想到老师讲过的曹操帶兵打仗“望梅止渴”的典故喊起来:“望梅止渴”。同学们馋的伸长了脖子问老师:“能摘梨吃吗?”。老师说:“那是集体的东西,走路的人怎能私自采摘偷吃呢?你摘他摘人家不白栽了吗?”同学们都吃过梨子,却没见过梨树长什么样,囗水一下子涌。出来,有的同学故意伸长脖子,吧喳吧喳嘴咽口水的声音,逗得老师同学都大笑不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品尝了“望梨止渴”的感觉呢,老师随时随地给我们讲故事,启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呢。

苗老师生活俭朴,三年的冬天,老师都穿薄薄的黑布便衣棉袄上课,两只袖囗肘关节都打上了补订,很多的老师穿着制服棉袄。我们问老师:“苗老师,你怎么还穿带补丁的棉袄呢?你看我们穿上母亲做的新棉袄了,你可是老师哪?”老师笑着说:“我的棉袄也是母亲给我结婚做的新棉袄,你们没有听说吗?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新三年,旧三年,逢逢补补又三年,你们看看还新着呢,袖子磨破了,加上个新补订更结实暖和呢。”冬天老师讲完课总是倒背双手取暖,上课从不穿大衣。我们也学老师倒背双手取暖,棉衣厚,怎么也学不来呢。

我们升五年级了,城前中心小学只收两个班“五一”“五二”班。学校原来说好苗老师跟着我们实验班走,送我们小学毕业呢。中心校分来四位曲阜师范毕业的年青老师来教我们音乐、地理和算术,教音乐女老师姓刘,长的非常漂亮,教算术的孔老师长的高大威武,学校调苗老师又去教一年级。把我们四年级同学一分为二分成了五一、五二、两个班。苗老师不教我们了,语文课分别由两个刚送走毕业班的周健老师和马衡老师来教语文,当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突然象失去了父母的孩子都哭了,班长带我们去找王校长,请求我们四年级同学不分班,叫苗老师再教我们到毕业呢。

我们跑到苗老师宿舍,扯着老师衣服流着眼泪请求老师再教我们。在场的老师也感动了,苗老师眼睛红了,看着三年来经心教的小学生来到身边,眼里也充滿了眼泪,陪我们回到教室坐好,激动地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粉笔字:你们长大了!老师激动的说:你们长大了,已经升五年级了,小学再学两年,你们就要考中学,以后还要考高中,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要有更高级的老师来教你们,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成才,将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现在你们有教高年级的周健老师,马衡老师给你们当班主任,教你们语文,送你们小学毕业去考中学,你们高兴才对。我和你们一样,要听学校安排,你们马上去邹县二中小学部去上学,那里还有六年级老大哥陪你们一起学习,咱们中心校的学生要做个榜样,回到自己的班级和外校来的同学们一起好好学习,争取每个同学都能考上中学好吗?”看到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同学们擦干眼泪,露出了笑容。老师笑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离开教我们三年的苗老师。

我们“五一、五二班的教室,搬到邹县二中西半部走西门,和两个六年级学生借用二中教室学习。开始我们还经常回前边学校看望苗老师,给老师讲述我们学习的故事,告诉老师我们开始学习地理、历史政治课了,漂亮的刘老师能用风琴教我们音乐,教算术的是孔召明老师,长的高大威武,同学们在《孔明借剑》的课文添上召字,课本成了《孔召明借剑》呢,老师说:“你们回去都要擦掉,要尊敬你们的老师。”同学们高兴地说:“我们还希望教音乐刘老师和孔老师结婚呢!”说的老师和同学都高兴的笑起来。一有空我和同学们还去听苗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呢。五六年级,由于基础学习好,我都评上三好学生。

一九六五年升学考试,虽然我们高年级参加了建校劳动,同学和老师们一起,从西河抬沙子,(没有别的工具)在校园里刨黄土和泥拌沙脱砖坯,每个小组同学们,一星期能脱八百到一千多块砖坯子,学校请人盘窑烧紅砖,在邹县二中前边建成新的小学教室。校长先把我们毕业班接到新建的教室学习两个月。教数学孙宜爱副班主任和周健老师、马衡老师一道'给我们紧张复习功课,王校长一天三次看望鼓励我们好好学习,两个班升学考到邹县二中二十多人。三县两个地区学生,十人考一个名额,城前中心校成为小学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当我们来小学拿。录取通知书,苗老师和我们班主任一样的高兴,他如愿以偿看到我们升入邹县第二中学,原来的四年级同学们占了多数,我们没有辜负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三年初中毕业,有的同学推荐上了高中、大学,当了校长、市长,有的当兵、教学参加了工作,更多的同学们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新中国又红又专建设的主力军。

一九六六年,我的恩师因为评上县级模范教师,被红卫兵造反派批判,为培养封、资、修的代理人遭到批判斗争,上台罚跪、揪头发,拳打脚踢写检查,戴上用报纸糊的高帽子游街示众。当时我大弟弟跟着苗老师学习,哭着告诉家里人,苗老师在学校被批斗、挨打了。母亲伤心的说:“我们上哪里还能找到象苗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教孩子?他怎么就成了封资修的老师批斗了?”从此苗老师失去了教学资格,每天在学校接受劳动改造打扫厕所,。成了“臭老九”。直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办敎师都回原藉,苗老师才因祸得福,回到滕县家乡,在自己的村子教学。由于苗老师精神和身体受到最严重摧残,老师没有活到退休就早早去逝。永远离开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我到中心校教学,我用苗老师教我们的教学经验来教学生,虽然没上高中,没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我向中心校教师请教。仔细备课,象苗老师教我们一样,尽心尽责教好学生。我陆续从教的八年教学生涯,、苗老师教学的精神一直鼓励我,通过努力学习,所教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镇年级前边。

往事如烟随风去,而苗老师教我人生初学三年历历在目。苗老师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使我受用一生。在每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都缅怀我的恩师苗照德班主任。我和我的的同学们一样,至今深深的怀念这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苗老师。苗老师是解放后,在国家最困难时期的教学精英,全县模范人民教师,为邹东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神,一直在邹县城前镇传扬。苗老师永远地还活在我们同学的心中,永不忘怀。 

2024年九月九日 写于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