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爱玲 ‖ 别样的压岁钱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怀揣着对母亲满满的爱,我走进了银行。
银行大厅里熙熙攘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新年的憧憬,各自忙碌地办理着业务。我站在等候区,目光紧紧追随着前方的叫号屏,心也随着那跳动的数字起伏。“请A008到1号窗口。”终于,广播里传出了我的号码。很快,业务员微笑着将一沓崭崭新的钞票递到我的手中。
手指轻轻摩挲着这些新钱,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思绪也随之飘回到了小时候。那时,每到春节去看姥姥,母亲总会郑重地把一元压岁钱交到我手上,让我给姥姥。一路上,我紧紧攥着这一元钱,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小手反复地将它展开、握住,再展开、再握住。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元钱对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毕竟平日里,母亲让我打醋买酱油,给的不过是两个5分硬币。
到了姥姥家,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张崭新的一元钱递给老人家。姥姥那布满皱纹的手缓缓伸出,轻轻接过钱,她的眼睛里瞬间溢满了欣慰与幸福,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眼角的泪花闪烁着。她把我拉到身边,轻声说道:“乖乖,我攒着给你上学用。你老爷给你的压岁钱在那香炉下,走了别忘喽。”那时的我,年纪尚小,不太能理解姥姥眼中的复杂情感和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但那个场景,却如同一张老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姥姥已经离开了我们。然而,给长辈压岁钱的习惯,却在我们家顺畅地延续了下来。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每次给母亲压岁钱,都是崭新的1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慢慢地涨到了如今的600元。这数字的变化,不仅仅是金钱数额的增加,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每一次递增,都饱含着我对母亲日益深厚浓烈的爱。
今年,母亲已经92岁高龄了。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每度过一年,对她来说都愈发艰难。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满是心疼。往后不仅要多给母亲一些压岁钱,更要多回娘家看看她。每次回去,也不能忘了给老哥老嫂带上些他们爱吃的东西,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母亲的照顾。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压岁钱,在我们家却有着沉甸甸的意义,它宛如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紧密地连接着三代人的情感。一头系着长辈对晚辈无私的庇佑与疼爱,另一头则牵着晚辈对长辈深深的感恩与敬意。在这新旧交替、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压岁钱承载着温暖,传递着亲情,让这份珍贵的爱,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永不落幕 。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贾振涛 ‖ 我和母亲的约会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胡勤贵 ‖ 沿着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