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景兰 ‖ 流苏飘儒香
流苏树,又称四月雪,因其洁白如雪的花朵和轻盈的流苏状而得名。流苏树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的恋情,寓意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流苏树还具有坚强独立、坚韧和勇敢的品质,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在山东邹城孟府有两棵300多岁的流苏树,见证了儒家历史,散发着儒韵之香。为孟府增添了诗情画意,吸引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孟子的思想和文化也被传扬到全国各地。
2025年1月1号在孟子大剧院上演的音乐剧《流苏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恢弘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特殊的声效音响和布景,再现了北宋末年战场的撕杀和惨烈,完美演绎了孟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
该剧以北宋末年金人攻破汴梁,掳走徽钦二帝,袭庆城成为邹鲁之地一座孤城为背景,讲述了主战派孟忠承蒙祖训,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浩然气节,誓与孤城共存亡,率领臣民血战数月。终因孤战无援,城池崩陷而遇难的故事。战争的血雨腥风与爱情的美好,家国情怀在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人说该剧和流苏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流苏是一条暗线,流苏精神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孟义与韩妙青的爱情是美好的,他们初见是在流苏树下,花美,人美,爱情更美,不正是流苏的象征么?孟浩,小小年纪,特有主意,父母命他和哥哥护送老幼妇孺南下,他表面佯装答应却偷偷地跑回来拿起红缨枪上战场杀敌,不幸被抓,誓死不跪敌人,英勇就义。他的坚强独立不正是流苏精神的体现吗?孟忠做为袭庆城的将领,浴血奋战多日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他誓死不降,慷慨赴死,他的坚韧勇敢不也是流苏精神么?剧情的结尾是漫天飞雪,孟义夫妇护送百姓南下的路上祭奠父母,漫天大雪就像流苏花落,暗示英烈生命结束,也暗示着下一次流苏花开,百姓将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剧震撼人心还在于导演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开篇的布景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战况惨烈,喊杀声惊天动地,宋朝战败,皇帝被金兵掳走。沉郁的旁白解说,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镜头一转,花开满树,载歌载舞,是一个温馨浪漫安宁的场景,孟义妙青在相会,二人互诉衷肠表心意,一起荡秋千,美好的场景与开篇的腥风血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着人们的感官,激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
该剧很多台词十分经典,大都来自孟子一书。该剧是音乐剧,里面的对白很少。大部分以唱词表达人物的情感,思想和心理,很多经典台词出自于孟子一书。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吾养浩然之气。”“仁民爱物。”“民为贵,社稷次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台词很好的诠释了孟子的思想。
《流苏雪》以孟子思想为主题,以流苏精神为暗线,结合了现代音乐的唱腔,完美的诠释了孟子的思想,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和完美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体现了文化两创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把传统文化以新形式新内涵传承并发扬光大。
“那年一场流苏雪,一弯新月映红衣。一眼花开一念雪落。花开是你 ,雪落还是你。”歌声婉转悠扬,如泣如诉······时光不老,离人不散,花开花落,流苏年年飘儒香,儒家文化世代传扬。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张燕林 ‖ 你好,2025年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杨恒坡 ‖ 观“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