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刘永琪 ‖ 读马加强的《老家南阳镇》有感|| 一曲对家乡真诚的恋歌
最近读完了微山湖青年作家马加强的散文集《 老家南阳镇》,我内心感触颇深,感慨万分。这本书主要写了南阳镇的古往今来,时事变迁,风土人情,写了作者对南阳镇的眷恋之情,也穿插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整个读下来,他是以情为为主线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则是穿在这条线上的珍珠。
作为写作新手的我,在遣词造句,段落衔接,思想感情入文等方面还是非常粗陋和生硬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进益良多,收获丰盈,对我来说它几乎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我急切地想说说自己粗浅的见解和喷涌的感慨。
作家的文体意识非常强,注重散文的文体要素。本书每部分都有独立的小标题,独立成篇,便于阅读。标题即该篇的主题,直接而明确。从简洁生动的标题就能知道作者想要展现的内容。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文中词语丰富贴切,语言优美灵动,修饰手法众多,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来了解南阳镇的前生今世,物华天宝。书中有巧妙的比喻,恰当的拟人,工整的对仗,感人的抒情,生动的描写,很多句段都如诗如歌,在这里我摘抄一些与大家分享。
描写捕鱼:“鱼儿出水,喜悦入心;行在脚下,乐在心头。”人们的幸福之情也就掩饰不住了;描写爷爷的日常:“一件件物品摆放的恰到好处,一处处景观打造的妙趣横生。”一个利索自律的老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爷爷还教导他“生意中有亏盈,人生中有得失。”展现了老人的人生智慧;描述儿时的夜空,“星星睁大眼睛,弯月侧耳倾听”夜的广袤与安静,便在我们头脑中铺散开了;写到与弟弟分别时,“那一回头一挥手,我的心酸的没有理由。”这真是一首饱含手足之情的离歌,读得我眼眶都热了。这样优美的句子比比皆是。
作者记忆的闸门一打开,那些湖区特有的生活场景和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尽情流淌。这些画面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已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甚至是融入了血液里,所以他的文笔是自然的,纯粹的,流畅的。他提到的点点滴滴都彰显了南阳古镇独特的地理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光辉。当我读到《买不到的味道》和《古镇特色》时,竟被里面描述的南阳镇的各类美食给馋到了。“南阳快餐不一般,烧饼配上咸鸭蛋,一边吃一边看,有滋有味还省钱。”这些描写凸显食物的特征,细节当中蕴含着作者对故乡风物的热爱和迷恋。作为读者的我也被他的描写吸引着,那外焦里嫩的烧饼,那流着红油的咸鸭蛋,瞬间我把自己给读饿了。
该书有一部分是作者的人生故事。这些文字饱含着他的深切的人生体验,饱含着作者无尽的心酸与痛楚。读完他的人生过往,再看看他的人生成就,就会感动于他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这是很给人激励和鼓舞的,也让人感到欣慰的。但是,作为一个母亲,读完这部分之后,更多的还是心疼他。小小的年纪遭遇家庭的变故,失去父母的陪护,从中能读出他内心的寂寞和寥落,“每天跟着一朵云上学放学,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要是看到我摔倒了,他就耐心地等我一会儿,要是我摔疼了,他也会心疼地看着我,时常会让阳光扶起我来……”优美的文字里蕴藏着他的孤苦和对关爱的渴望。还有他对月姥姥的依恋,羡慕同伴等着父母打工回来,而他却连这份等待都没有,读完令我心酸落泪。当我读到“祖父去世那一年,老家的葡萄树彻底消失了,没留下任何的影子,像从未来过那样。”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孩子深深的绝望和万般的无奈。
作家并没有过多沉溺于自己情感的悲伤和过往中。文章的基调是积极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作者的字里行间里一直透着乐观和希望,“古镇的夜色顺着点点的渔火延伸到了渴望,顺着闪闪的灯彩延伸到了诗和远方……”, “毕竟视野开阔一些,方向和目标就更清晰一些,倾听广泛一些,意志和信仰就更坚定一些。”我们花甲之年都悟不出来的东西,他一个毛头小伙子就少年老成地给领悟到了。
这些希望和能量让我体会到,好的作品是要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引领的。
这本书,打动我的不仅有优美的句式,还有句式中饱含的真诚和深情,“故乡的码头时常贴着胸口,他最懂我的乡愁,也最清楚我在哪儿漂流……”。
这部作品,是作家重新去发现故乡,书写故乡的一曲真诚的恋歌。他流露的所有情思都真诚的,所有的歌咏都是真挚的,所以很能引起人的共鸣,从而感人至深。这真是一本字字珠玑,值得品读的好书。
作者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从小他就有一颗爱思考的脑袋和一颗不平凡的心。星光照耀他赶路的辛苦,努力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祝愿他以后的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幸福。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岳增展 ‖ 岁月悠悠,四季轮回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王传钧 ‖ 给你机会的人才是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