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雪荷 ‖ 牙山
无数次的攀爬牙山,从一开始的兴奋,胆怯,到中期的狂热,惊险刺激,再到现在的稳妥小心,一年又一年,牙山一直在,我也一直走进牙山。
牙山是邹城的一座小山,怪石林立,植被较少,沟壑,悬崖繁多,地缝.崖缝.石片比比皆是。而石头的形状几乎常见的动物都有,而且形神具备,惟妙惟肖,不得不赞叹造物神奇!第一个发现的人都有命名的权利,所以牙山上传下来的那些石头的名字,具体是谁给起的也不甚知晓,但它确实有名字。
比如《老鼠爱大米》是山南面的一块特别像一只老鼠的石头,头上放着一粒米,很形象,大家也认可,就这样叫起来了。知道的从那儿过就会告诉新来的:“看那块石头叫老鼠爱大米,看像不像一只老鼠闻着一粒大米呢?”新人于是观察,确实如此形象,也就知晓了,肯定还会往下传。
就是这样神奇的流传!《牙山美女》《牙山龟》《牙山蛇》《牙山老头石》要《牙山刀片石》《牙山猪》《牙山小海豚》等等。爬着山就听着别人的嘴里传来的声音:“地缝到了”“看鬼脸石到了”,总能听到那些命名的地方,大家都心领神会知道指的是哪里。
这是热爱拍摄石头造型的兵锋哥整理的,还有很多,从这一部分都能看出,那些石头真的好像成精了。已经初具生命的形状了。
牙山的石头是坚硬的花岗岩,而且表面粗糙不堪,适合徒手攀爬。只要来过一次的人,一般都如勾了魂一样,天天想来,日日想爬,就是这么神奇!
我带过三岁左右的小侄来过,从第一次爬山开始,就心心念念的天天想爬牙山。他小学写的最好的作文,就是难忘的一件事,他写的就是攀爬牙山。
我带过,生活中压力大有烦恼的朋友来爬牙山,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想爬,最低一星期得来一趟。摔得少皮无毛的,也是死性不改,瘸着腿也得来。据他说是在山里畅快,自己控制身体攀爬,脑子可以什么都不想,因为爬这种山得集中精神调动所有神经,用劳累来消磨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而且攀爬还带来征服的满足感。
还带过女同学来爬牙山,我这女同学平常是个不太喜欢社交的人,后来狂热到每周必爬,比我还狂热!每个人总能从牙山的身上找到需求。每一个在爬牙山的人都是快乐的,舒坦的。无论是累的,害怕的,刺激,战胜的,大家都身心舒坦的上上下下。
这山的魅力老少通吃,在山上闪展腾挪的有六十多的老人,有七八岁的黄口小儿,有男有女,一个个到了山上,那性情都和孩子一样,玩的不亦乐乎。这两年短视频的风起,牙山成了网络名山。各种大神,各种挑战,很多的动作都感到不可思议。几乎没什么攀抓的崖壁,竟然不用手,好像飞一样的奔上去。每每怪异高峭的石头上各种造型,即美又炫,有男有女既彪悍又飒爽!也有的是哭着叫着,被人拖着拉着扛着弄上石头的,总之牙山很热闹,很躁动。
就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牙山成了附近的户外名山。不止是本地的驴友爱玩,还吸引来了周边的旅友,有一次竟然看到了南京的大巴车!
牙山的环山公路上平常经常都会有二三十辆小车停在路边,这都是周边驴友三五一约,来攀爬牙山。周日就更多,偶尔还有大巴。从山上往下看排列的车辆也是很壮观。
只是这些人撒在山上也不会像赶集的一样。因为牙山处处是路,处处又不是路!对于玩石头的玩家来说,哪儿都是路哪儿都能上下;对于爬其他山的驴友来说,哪儿都不是路,全是石头。想上山,就得跟猴子一样,蹲跳闪展腾挪一刻也不得闲。
经常会遇到外地来的驴友,在山的石头上问我们,哪儿好上哪儿好下?这个还真不好回答,每个人对爬山的定义不一样,对于经常爬的是哪儿都好下,对于不经常爬的哪儿也都不好下。所以爬牙山必须心理上有准备就是来玩石头的,轻装上阵,最主要的是一双适合攀爬的鞋子。老玩家都知道玩牙山,军胶鞋最好!柔软抓地好,一双好鞋是攀爬牙山的基础。
于是各种大神不断挑战牙山的难点,虽然也有过几次事故,好像出事故的本人,伤好了还来。这种狂爱,说不清道不明,也许爱玩是人的天性,在这个社会生活也有很多的压抑和不得已,来牙山释放释放压力,多点征服感的自足罢了。总之牙山只要你来,有需要你就有自己满足自己,这很公平!
牙山还是牙山,处万变而不惊。照样不动不惊的变换着四季承载着满山的生命。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初春的兰花,五月的槐花,六月的枣花,还有驴友们喜欢的贼蒜,紫色的桐花,都在山的角角落落里安然开放,到了秋天又奉献出无数的香甜。山里的蜥蜴,蛇,各种虫,飞鸟,照样安然的在自己的领地,互不打扰互不侵犯,据说来的驴友多了,小动物们藏的更隐蔽了,胆小的已经换领地了。
牙山始终巍然不动,看世事变化,看生命繁华,无论是喧嚣还是沉寂,牙山一直保持真我,这才是为何山能千百年常在之道吧~我等世人珍惜并善待,向山学习做人之道吧。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王相雷 ‖ 冬日里的树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王冲 ‖ 人际格局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