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随笔」李如德 ‖ 敦煌莫高窟

来源:本站    作者:李如德    时间:2025-02-18      分享到: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时隔十年,我再一次走向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

    它位于辽阔的大西北腹地,隐藏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深处。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被人们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因为洞窟都是在沙漠之上的断崖高处开凿的,所以称“漠高窟”。漠与莫通用,后世便称之为“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三危山与鸣沙山接壤处的宕泉河西岸断崖砾岩上。南北长约1600米,上下排列共分五层,高低错落有致,如同蜂房鸽舍,整体造型十分壮观。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傍晚时分,他忽见对面的三危山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意在筑窟造像,使之真正成为圣地。此后,有法良禅师等人继续在此开窟修禅。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开凿兴建,莫高窟规模越来越大。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主体,即礼佛场所,有487个洞窟,洞窟内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洞窟有壁画或塑像,其余为当时僧侣们的生活区。

    洞窟最大的有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一平方米。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其彩塑内容主要有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多为木骨泥塑。

    莫高窟最大的佛窟是第96号窟,又称“大佛殿”。它始建于公元695年,原为五层,后改建为九层木构窟檐,整个建筑只是一尊佛像,佛高33米。

    南大佛位于130号窟,为敦煌第二大像,佛像高26米。另外,大卧佛是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又称涅槃像、睡佛,吐蕃时期所造,佛像身长15.8米,头南脚北面东而卧。

    洞窟内壁画总计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藏经洞曾出土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文物5万余件,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于建筑、塑信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神奇的故事应该是藏经洞的发现,以及洞藏文物流出国外的过程。这不得不从道士王圆箓说起。

    清朝末年,湖北麻城人王圆箓,为生计逃至肃州巡防营当了兵勇,退役后便成了道士,道号法真。王道士四处云游,发现了已被废弃的佛教圣地莫高窟,不经意中他却成了这处佛窟的“保护神”。

    王道士身着土布衣,目光呆滞,畏缩胆怯,一个普通的农民打扮。

    王道士作为莫高窟的主人,这里转转,那里瞧瞧,总感觉有此地方不尽人意。于是他雇人用石灰水粉刷内壁,对不顺眼的塑像砸了改造。他折腾了几天,粉刷了几个洞窟,觉得成本太高,就住手不干了。

    王道士聘请了杨秀才为文案,在今编号为16窟的甬道设置桌案,接待香客,兼收布施。一天杨秀才在洞窟北壁上磕烟锅头时,听到了空洞的回音,他怀疑墙内藏有秘室,便给王圆箓作了汇报。

    1900年5月26日,接待收摊之后,王道士和杨秀才便破壁探察,果然发现一大约三米见方的密室,内中藏满了写卷、印本、画幡、铜佛等。

    这座密室藏经洞,现编号为第17号窟,藏有十六国北宋即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共5万余件。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法历、方志、图经、医书、民俗、诗文、方言、习书、宗教等。可谓包罗万象。

    藏经洞始建于851年。约在11世纪,在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之前,僧徒们担心战乱,便把寺院历代保存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外筑补壁,并绘上壁画,以掩人耳目。后来僧徒们因逃避战乱,洞窟颓废。洞窟甬通被风沙淤塞,藏经洞里的经卷也幽闭了近800年。

    王道士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也觉得文物有价值。他曾向官府报告过,偶尔也拿几卷送给官府。一晃数年过去了,却始终没有引起各级官府的重视。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仅用随身携带的一点俄国商品,就轻而易举地换走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年3月,匈牙利籍英国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来到莫高窟。当他发现藏经洞的钥匙竟然挂在一个道士的裤腰带上,原来设想的几套取经方案显然用不着了。斯坦因编造了唐僧去西天取经,而他又是从印度回来寻获唐僧遗典的故事。王道士听了信以为真。斯坦因用七天时间挑选后,仅用四块银元宝,折合白银二百两换取了29箱经卷、织绢和绘画。

     1908年7月,法国探险考察家保罗.伯希和也来到敦煌莫高窟,他凭借着深厚的汉学功底和丰富的考古知识,把藏经洞中所有的遗书通检了一遍。用少量的银元换走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人也以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时隔七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仍用少量银元又换走了5大箱计600多卷经卷及绘画。

    莫高窟洞藏文物五分之四流落到国外,被分藏于英、法、日、俄、美、印度、丹麦等十多个国家,国内仅存不到五分之一,而且都是被人挑选过的。

    听着一段段离奇的故事,翻阅着一宗宗历史资料。我似乎看到了当年文物被盗的一幕幕场景,看到了一批批文物被车队运走,看到了王道士向强盗们挥手告别,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肉体在流血。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发现。1949年建国后设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洞窟内进行了全面维修。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