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村姑 ‖ 梦圆“ 鲁 地”
2024年,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收到《鲁地文艺2024作品选》。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书里面登载了我的一篇散文《马大嫂》。
回想我这一路走来都是翻书读着别人的文章,从中汲取知识与灵感而受益。而现在也有人翻书时读到了我的文章,欣赏和评论其内容和写作水平。这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和荣幸。手里拿着这本沉甸甸的“作品选”,看了很多遍,舍不得放下,有时推荐给亲友阅读,也都给予很好的评价。我觉得是一份特别的收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从心里感谢鲁地文艺和读者们的肯定。
退休之后的我总感觉时间过得有点快,一转眼将临古稀之年。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读书,上学写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也有过写点啥的想法,总是因为忙于工作、家庭、孩子很少有时间读书学习,更别说静下心来写点啥了。现在好了,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和阅读。我自己订了喜欢看的报纸,买了相关的书籍,还有手机上电子版的文章。特别是一些公众号里有好多古今名家名文,还有一些文字优美,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强的文章,使我感受颇深。有些文章写的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我们曾经亲身经过的事情,读着特别的亲切,能产生思想共鸣,不断激发我拿起笔来写一写的欲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犹䂊,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笔,大小脑同时启动,立马搜索到儿时自己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纺棉、挖野菜、拾麦子的情景。过去是回不去了,但可以把这些美好的回忆写出来。还有我故去的母亲,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更是历历在目,永记于心,通过自己的作品留下对母亲的记忆和思念。家乡的风俗人情,优良传统,生活趣事以及野菜特产等,许许多多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细节,也都潮涌般的回想起来。把这些即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可贵资料写成文学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我把脑海深处的记忆仔细进行了梳理,像以前写作文一样,边学边问边写,先后为多家文学平台写了100多篇稿件。这些作品虽然在平台上发表了,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和期待,但不一定能永久存留,随时阅读。看到平台提醒作者自留底稿,觉得能把作品以书面形式留存应该更好。因此我也渴望自己的作品不但能发表,还能形成书面文字,编辑入书永久保存。为了能保留底稿,我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看,看看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没有提高。
让我没想到的是,《鲁地文艺》的老师们想我之所想,圆我之所梦,不辞辛苦,排除困难,把我的作品刊登入书,帮助和我有同样愿望的文学爱好者们实现了不敢想的文学梦。
《鲁地文艺作品选》,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和鼓励,也是我给孙子做出的榜样。俗话说“有样学样”,我刚刚两周岁的小孙子,拿着作品选,给他爸爸妈妈说“奶奶的书”。然后走到我跟前说“奶奶讲,奶奶从头讲”。每当我把书中的文章读给他听的时候,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却听的特别认真。每当看到我拿着书看的时候,他也拿着他的书坐在我旁边,有模有样的看着,翻着。这小小的举动,让我心里满是温暖与欣慰。
在这里,我真心的感谢《鲁地文艺》所有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的作品得以留存、传播。同时真心的祝福和期待《鲁地文艺》继续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刋登更多更好的作品,把《鲁地文艺》办得越来越红火,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平台好刊物。
2025-2-21
- 上一篇:上一篇:「随笔」芳语馨声 ‖ 节后随笔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陈大学 ‖ 最亲莫过手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