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李瑞华 ‖ ​香椿芽儿

来源:本站    作者:李瑞华    时间:2025-03-01      分享到:


在有关春天的美食记忆里,我对香椿芽儿情有独钟。

香椿芽的味道,是一种混合着春日蓬勃生机与乡村质朴气息独特的清香,淡雅却又极具辨识度,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树木的醇厚。若是与鸡蛋同炒,便不再是单纯的清新,多了几分浓郁,又多了几分醇厚,更多了几分烟火的温暖。入口的刹那,香椿独特的味道在舌尖上瞬间绽放,那股清新与醇厚交织的奇妙口感,带着春的鲜香与嫩滑,氤氲在唇齿间,每一口都是对春天最深情的礼赞。

晨起去早市买菜,看到附近的乡民,把一捆捆得很小的、红红的,稍微带些绿意的香椿芽儿摆在菜市场上叫卖,惹得我的鼻子贪婪地多闻了几口香气,眼睛也多看了红赫赫的香椿芽儿。

红红的香椿芽儿,在小城被叫卖到了十多块钱一斤,就是小把儿的也要五到七元不等的价格。我不禁哑然失笑,老家里很平凡的香椿芽儿怎么到了城里这么值钱?别的地方不说,就我家的房前屋后,光土里冒出来的香椿芽儿都比市场里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尽管如此,看到这熟悉的香椿芽儿,我想起了老家和老家里的香椿芽儿……

记忆中,过罢春节一直到麦口这段时间,青黄不接,没有太多可吃的蔬菜,而自然生长发芽的香椿芽儿,无疑成了这段时间的时令菜品。香椿芽儿,无论是凉拌,还是烹炒,都是上等的美味。那时候,乡亲们尚未发现藏在香椿芽里的商机,还没有人驮到城里售卖。只是就地取材,掰了那嫩芽,吃个新鲜。待到头茬掰完,又长出新叶的时候,香椿的味道少了些许的鲜嫩和馨香,但那独特的醇厚仍在。乡亲们把二茬的香椿叶采来洗净,用盐腌上,留待夏天下凉面条做佐料。过了凉水的面条浇上豆角鸡蛋麻汁佐料,再撒上剁碎的墨绿色的香椿芽就让人吃出了春天的凉爽和温馨。寒冬腊月,存放的香椿叶,可以用炒鸡蛋炒,可拌成凉菜,虽不及刚采摘时鲜香,可那浓重的香气,依然让你感到春天尚在,清香犹存。

想来,老家的屋后,是有一棵香椿树的。奶奶说,老树上的香椿芽儿才叫香椿呢,小树上的香椿,忒嫩,没有老树上的香椿香。搬到城里后,每次回家,母亲总会让我带回一些,吃个新鲜。从老家带回的香椿芽儿,妻细心地洗净、切碎,炒盘鸡蛋让我佐酒,那叫一个享受!这个季节,家里人都因了房前屋后有香椿树而多出些许自豪,在别家还做梦品尝香椿芽的时候,我们却早已是上顿下顿地大快朵颐了。

最有趣的是,有别出心裁的乡亲,惊蛰一过,拿了鸡蛋壳扣在未发芽的香椿骨朵上,停上个十天八天的,将蛋壳连同芽骨朵采下,磕开,里面就有圆圆的一团黄绿色的嫩芽枝叶相交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香椿的浓香和着鸡蛋的鲜香溢满一屋,因为没见阳光,那芽也就更嫩,因为密不透风,那孕育了一冬的香气也就更浓了。

如今,随着父母的离世,回老家的次数更少了。也有好几年没吃到过老家的香椿芽儿了。但家乡每到农历三月份掰香椿的记忆,却深深的印在了记忆深处,成为一抹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