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边展康 ‖ 迷彩纹路生长时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家中躺平的我再也按耐不住出去游山玩水的心情。索性拿起手机,与张老师约定好去邹城爬高橛子山。
翌日清晨,我起个大早,唯恐登山途中因饥肠辘辘导致无法走完行程,将饮品零食装入背包。急匆匆赶到与张老师的汇合点,伴随着照耀在脸上的阳光,我们的高橛子山之旅开始了。
从车内走出,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抚,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清点行囊,我们整装待发。
早春,山径蜿蜒向前,几缕暖阳穿过树梢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张老师放慢脚步侧身问我毕业后的打算,山风掠过枯树的沙沙声中,我听见自己掷地有声地回答:"献身国防,报效祖国!"老师驻足凝视远方层峦,眼角笑纹渐深,忽然抬手在我肩头重重一按,掌心传来的温度比四月的阳光更灼热。
随着时间的流逝,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径,我不禁向一旁的张老师发起了牢骚,本就是感受爬野山手脚并用的乐趣,光走这些小路有什么意思。张老师扶额打趣道:“看你浮躁的,你平日去旅游观光,上山爬台阶的时候,可没见你这么着急的上强度。”谈笑间,我们来到了山脚下
看着矗立在面前的高橛子山,我不禁感慨,从远处没感觉到有多么高的山,走到眼前,却像是变了一个模样。我似鼓励般的拍拍手掌,打起精神,跟着张老师走入树林之中。在乱石与厚厚的落叶中,我们向着高橛子山挺进。
跟随在张老师身后,很快,开始气息不匀,我不禁为刚才催促张老师上山的行为而懊恼,放着好端端的路不走,非要上啥强度。脚下的灰尘随着我们的踏步变得飞扬,感受着口腔中涩涩的泥土味我悔不当初。
张老师看我喘着粗气,停停歇歇的狼狈样,打趣道:“怎么样,和你平时爬过的山不一样吧,野山的乐趣不就是无路找路吗?”
尽管早春的风不像夏日酷暑时带来的滚滚热浪那般令人难堪,但经过长途跋涉的我仍觉得浑身燥热不已。山顶还遥不可及,此时我面临的不仅是肉体的折磨,还有放弃的火苗在燃烧。
猛地想起自己想当兵报效祖国的念头,倘若无法战胜此时放弃的想法,那又怎么成为国家与人民坚强的盾呢?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在脑海中回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习红军战士面对苦难与挫折的百折不挠,我要登顶,一定登顶!
拖动沉重的双腿,手脚并用向着山巅继续前进。近了,更近了,只剩下眼前类似于隧道的山洞。我小心翼翼地向洞内挪去,生怕岩石将背包挂住,更怕一不小心撞到头。洞内初极狭窄,才通人,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
我用尽浑身力气,攀爬上最后一块巨石,此时壮阔的山河尽收眼底。远处的泗河如银练般蜿蜒,点缀在绿野间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张老师指着东方,城郭连绵:"看,那边就是曲阜。"遥望圣城,生发出会当凌绝顶的豪迈。
我恍然大悟:人生就像登山,收获的不仅是登顶的喜悦,更是途中与师长同行的温暖,以及那份永不言弃的勇气。
沿着下山的路走到村子,回头望去,高橛子山依旧静默地矗立在那里,尽管对于它来说,我们在它的时间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在我心中却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正如张老师所言:“真正的攀登,从不会因到达顶峰而结束。”带着这份感悟,我明白,迷彩纹路生长时,人生之旅方才启航。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王冲 ‖ 又是一年樱花季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李雪影 ‖ 归乡寻梦,水墨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