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王超 ‖ 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什么
刚才,罗艳老师与我们一起重温了《雷锋日记》,她通过对《雷锋日记》的深刻解读,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雷锋形象。同时,她还结合自己多年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丰富实践,分享了她在教育与公益的道路上,如何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在亚龙书城这个充满着书香与爱心的氛围中,很受教育和启发,心灵受到了洗礼,感情得到了升华,心里特别温暖,汲取到了向上的力量。
三月是春天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我们在这里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特别有意义。"雷锋叔叔没有走",他就在我们身边。雷锋精神也没有走远,他的思想,依然深埋在我们心中,不断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雷锋的精神依然是我们衡量世间善恶美丑的一把标尺,激励着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沿着雷锋的路,昂首奋进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我觉得,用一句话来概括,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一心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就是懂感恩,爱国家,做好事,为他人。就是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时时处处想着奉献,时时处处爱憎分明。所以,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展现。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用一句话来概括,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只要有需求,雷锋就会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的一生,积小善为大善,做了一辈子好事,这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见贤思齐,远学雷锋,近学身边的榜样,向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学习。今天作报告的罗艳老师就是我们身边活着的雷锋。雷锋精神不是高不可攀,他的伟大形象正是由一件件可学、可信、可复制的好人好事树立起来的。
所以,我们要发现、培养和宣传身边的一个个“活雷锋”,让雷锋永远活在我们身边,指导我们的行为,成为我们的榜样,激励和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活着的雷锋。
大家从罗艳老师介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尽管她很低调,许多事迹她没有讲。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得到,她在雷锋精神的影响感召下,用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她曾取得全省公开课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省级优质课执教者的荣誉称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看望孤寡老人,走访抗战老兵,帮扶特困学生,圆贫困学子大学梦,扶危救难,坚持做公益活动十几年。那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就是雷锋精神的延续传扬。从她参加工作到现在的20多年的时间里,她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真是让人敬佩!我觉得,罗艳老师无愧“山东好人”的称号,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罗艳老师说,在热心公益的道路上,她并不孤单。儿子从小就陪着她参加公益活动;爱人始终支持她做公益,抽出时间做司机,开着车陪她四处走访;家中姊妹也纷纷加入公益活动的队伍里,拎着爱心物资走访贫困户。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在她的影响下,纷纷加入到公益活动的队伍中来,目前,在她身后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队伍,共同奔赴在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的道路上。她以微山益起来助学团的名义,动员社会各界做好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的善举,现在已形成一个阳春的小环境,犹如一缕春风,正轻轻地吹拂在齐鲁大地,温暖着越来越多人的心。雷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让别人过得更好。罗艳老师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喜欢雪花的品格。下雨声哗啦啦,大家都听得见;而下雪时却悄然无声,默默无闻,不张扬、不自夸。大雪无痕,飘飘洒洒覆盖大地,融化了自己,滋润了禾苗。”说得多好呀!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这就是一种雪花的品格!
虽然我们现在已进入了新时代,但新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社会更期待雷锋精神的回归,人们的内心都在呼唤雷锋的到来!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向远处说,就要学习古人先贤的德行智慧,做到尊礼善行,崇德守道。注重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仪,讲究恭敬谦和,崇尚与人为善。向近处说,就要学习雷锋,让雷锋一心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全社会成为共识,形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我认为,雷锋精神也可以说是体现在了两个字上。一个是"上",一是"善"。"上"是指他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雷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保持着对新中国和新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这种乐观向上、积极作为的精神,在当今我们各行各业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工作上,我们需要发扬雷锋忠于职守精神,即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尽职尽责。这种敬业精神不仅是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将雷锋的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做出我们每个人应做的贡献!
雷锋的"善”,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始终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他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将永远成为我们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因为他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党和祖国人民的,所以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复杂情况,都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才做到了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没有走,他就在我们身边。雷锋精神也没有远离,他就在我们的心中!
- 上一篇:上一篇:「特稿」王超 ‖ 点亮心灵的文学之光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井明新 ‖ 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