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商海蠡测 ‖ 先知出世
虽然19-20世纪的革命狂飙早已尘埃落定,但支撑这场旷日持久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革命理论及其遗产却仍在影响着当今世界。回首这段历史,人类好像是一手拿剑一手拿鲜花的开拓者,一路走来眼见的朵朵鲜花手起剑落化为斑斑血泪。
当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搅动了整个欧洲,托洛茨基的《总结与展望》搅动了俄罗斯大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陈独秀、毛泽东、鲁迅等人毫无疑问都是无产阶级革命路上的先知。新世界在血与火里诞生,但却不是先知们原先想象的样子。但革命确是人类进步的桥梁,可以通达更高级文明的彼岸。我们得以隔岸观火。
在自马克思起的所有革命先知的行列里,托洛茨基无疑是分外特出的一位。这不仅来源于他思想的天才与高远,来自于他头脑风暴与现实的激烈矛盾,更来自于他指出的一条与众不同的革命与建设道路,而这条道路可能是人类通向自我解放天堂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波兰作家,托洛茨基的拥趸者伊萨克*多伊彻所著的《先知三部曲》,为世人勾勒出革命先知托洛茨基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一生。今天的人们通过这部书和托洛茨基的回忆录-《我的生平》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年俄国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解决了“和平与土地”这一时代命题。这与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取得全国政权的时代命题如出一辙。
托洛茨基的思想宝贵之处正如再版译者前言:“《先知三部曲》的出版为重新研究、认识这场革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参照系,因为重新评价托洛茨基,绝不是简单地为一个冤假错案的牺牲者平反,而是事关对整个无产阶级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再认识。托洛茨基在列宁因病退出政坛之后,直到他被斯大林派的杀手刺杀之前,对斯大林在理论、内政外交乃至社会生活领域推行的政策的批判中,提出了一条与斯大林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路线。在世界革命和反法西斯斗争的舞台上,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就洞悉纳粹本质和它将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人,并提出一条能战胜纳粹,阻止他掌权的切实可行战略--以自下而上的革命战胜自下而上的反革命。同时,他严厉批判了斯大林推行的导致德国共产党不战而降的自杀性的“第三时期理论”和后来右倾投降的“人民阵线”政策。正如俄国历史学家瓦迪姆*罗高文七卷本巨著--《是否有另一种选择》中所说的那样,托洛茨基的理论、方针、路线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之外的“另一种选择”,而且这一种选择很可能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符合人类发展进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由于历史的曲折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大家对这位影响人类思想甚巨的革命先知难窥一豹。革命先知托洛茨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托洛茨基本名:列夫*勃朗施坦,犹太人,生于1879年10月26日,正是38年后列夫*托洛茨基领导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起义的日子。他的父亲大卫*勃朗施坦、母亲安娜*勃朗施坦一家住在南乌克兰赫尔松省一个叫博布里涅兹的小镇。大卫*勃朗施坦是一个雄心勃勃、吃苦耐劳的农民,列夫是他的第五个孩子。
1888年秋天,9岁的小勃朗施坦(爱称廖瓦)跟随安娜*勃朗施坦的远房侄子莫伊塞*菲利波维奇*施宾策尔到黑海岸边的港口城市敖德萨接受正规教育。在圣保罗实科中学的七年,廖瓦成为班上最出色的学生。他的性格和想象力都是在施宾策尔家中形成的。他深受他们的宠爱和称赞,在他看来,作家、记者、演员的世界始终是最迷人的世界,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进入这个世界。他感兴趣的是文学,他自己并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革命家。17岁以前的托洛茨基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先知。
最初,是偶然的影响使年轻的勃朗施坦走上革命道路的。勃朗施坦通过跟他同住的人结识了一个名叫弗朗茨*什维戈夫斯基的人,是个在郊区租种果园的穷园丁,这人居住的果园里的茅草屋是思想激进的学生和工人的小型俱乐部。此人非同寻常,他读过不同语种的书刊,精通俄国和德国古典文学,订阅外国报刊,总是乐于拿被禁的政治书籍或小册子满足朋友们的需要。1896年冬天,勃朗施坦还不满18岁,但“他的杰出天资和才能已经引起弗朗茨所有客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当时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他后来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索科洛夫斯卡娅。在这里,他主动放弃了父亲给他的生活费而去担任家庭教师,从舒适的住宅搬进了什维戈夫斯基的茅屋。这一变化使他振奋!他像老一辈先驱一样,“到民间去”,成为人民的一分子。他化名利沃夫,组织南俄工人协会,由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一变而为秘密组织的创始人,自愿走上革命家的艰难道路。他的朋友和敌人都一致承认他是推动事业的灵魂、代言人和组织家,是协会中精力最旺盛、最忠诚的人。
1899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前的勃朗施坦,在莫斯科监狱读到了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爱德华*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从此他把为社会主义奋斗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监狱成为了他斗争的舞台,写作成为他对敌斗争的武器。1900年春天,他跟亚历山德拉*索科洛夫斯卡娅在莫斯科监狱结婚。1902年夏天,在妻子的帮助下,勃朗施坦逃出西伯利亚,他的同志给了他一张假护照,他在姓名一栏草草写上敖德萨监狱中一个看守的姓名。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托洛茨基。
这位只有23岁,文学声誉卓著的“笔杆子”受到了来自列宁的急信:要“笔杆子”尽快到《火星报》的伦敦总部报到!1902年10月的一个早上,几乎可以说在拂晓时分,这个从西伯利亚逃出来的年轻人在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附近猛敲霍夫特广场10号住宅的门。此时的他确实是在敲历史的大门。这里住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和他的妻子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
在伦敦的《火星报》编辑部,托洛茨基见到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杰出人物普列汉诺夫、维拉*查苏利奇、阿克雪里罗得(这三个流亡者是社会民主工党的先驱)以及年轻的列宁、马尔托夫、波特列索夫。这里是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从此托洛茨基将在这些杰出且观点彼此对立的人物的影响下迅速成长并展现出其超能特性。
1902年,在巴黎,托洛茨基结识了他未来的第二个妻子,娜塔莉亚*谢多娃。1903年7月,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火星报》编辑部仍是党的领导。追随列宁的人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反对列宁的人为孟什维克(少数派)。
1904年4月,托洛茨基离开《火星报》,8月他在日内瓦出版了《我们的政治任务》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的历史与传记的意义在于,在以往所有社会民主党人写的批评列宁的文章中,这是最刺耳的一篇;它独到的思维进程和散见于一百多页印得密密麻麻的谩骂文字上那惊人的闪光的历史直觉。这种历史直觉就是先知的第六感,好像预感到那个时刻似的,他一想到列宁的党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党时,他就感到“透骨寒彻”。
在日内瓦,托洛茨基结识了俄裔犹太人经济学家、政论家,亚*利*格尔方德,此时的他正用帕尔乌斯的笔名给考茨基主编的《世界政治评论》撰稿。早在1895年,他就在该刊上预言日俄将发生战争,并且预见到战争将推动俄国革命。帕尔乌斯认为:俄罗斯国家是亚洲专制与欧洲专制杂交的变种,建成的不是俄国社会中任何阶级的机构,而是主要为抵制文明程度比它高的西方的压力而设计的军事官僚机器。托洛茨基被帕尔乌斯的远见和有力文风深深吸引。
1905年1月9日,彼得堡工人前往沙皇的冬宫进行声势浩大的和平请愿。但沙皇拒不接见请愿者,还命令守卫东宫的军队向群众开枪。这样一来他点燃了引爆革命的雷管。托洛茨基发表《彼得堡起义以后》,并于2月动身回国。
在基辅,托洛茨基结识了布尔什维克处于秘密组织负责地位的实际当家人列昂尼德*克拉欣。在克拉欣看来,托洛茨基是当时俄国国内唯一杰出的制定社会民主党政策的人。他给《火星报》写信称,除了社会民主党之外,“再也没有一个党能在革命战场”上组织全国性的起义。随着罢工的发展,诞生了俄国第一个“工人代表委员会”,或称“工人苏维埃”。苏维埃立即取得令人惊异的权力,它成为俄国革命的头等重要因素。
10月15日,托洛茨基在理工学院召开的苏维埃会议上露面,参会工人代表560人。苏维埃决定出版自己的报纸《消息报》。理工学院大厅和走廊里是一片热闹激动的气氛--这情景简直是1917年苏维埃的一场预演。他面对人群大声说:“公民们!因为我们完全制服了统治集团,他们才答应给我们自由。公民们!我们的力量在于自己。我们必须手拿利剑捍卫自由。”俄国的首都就这样第一次听到了这位革命演说家的讲话。
苏维埃瞬息之间成为革命的主要焦点,以此所有集团、党派连估量其意义或使自己适应这一新形势的时间都没有。记得年初,当他向这些流亡者告别时,他们还像对待神童那样,用赞赏俯就兼有的态度对待他。此刻他们对他刮目相看,充满敬意,注视着他在讲坛上那副高屋建瓴的姿态,在工人集会上的一张张粗鲁而又严肃的脸上察觉到他赢得的威望和信赖。
1917年的二月革命将1905年流传下来的思想付诸实施,而实施者正是1905年聆听过托洛茨基演讲的工人。
当时,初露锋芒的先知只有26岁。他的身后还有浩茫的未知。
2025.3.28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煤山乐天 ‖ 渔皇路上樱花笑
- 下一篇:下一篇:「随笔」白中乾 ‖ 陪护